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西门塔尔牛对凉山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选择示范区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代的体重、体尺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西本F1代牛的各项指标均比黄牛有明显的提高,并在全县29个乡得到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0~8月龄甘肃仔马鹿为研究对象,对其体重和体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结果表明:0~1月龄仔马鹿体重变化最大,平均日增重达610 g,杂种仔马鹿体重从0~8月龄,一直高于纯种仔马鹿,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在体尺变化方面,仔马鹿在0~1月龄各项体尺指标变化最快,此后逐渐平缓,杂种仔马鹿除尾长生长强度弱于纯种仔马鹿外,其他体尺指标都强于纯种仔马鹿;生长模型拟合表明,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马鹿体重增长状况(R2>0.97),其中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较高(R2>0.98),为最优模型,可更好地描述甘肃仔马鹿体重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黄牛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经千年驯养选育的古老品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优良遗传种质资源,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适应性强与肉质细嫩等优点。但由于长期役用为主,存在生长速度慢、后躯不发达、育肥增重速度慢、胴体产肉少等缺陷,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要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影响肌肉发育的myostatin基因为靶标,选择不同位点进行定点敲除,经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牛。共构建了4个编辑载体,得到25株阳性细胞系;将481枚基因编辑克隆胚胎分别移植入253头受体牛,生产基因编辑牛9头。利用编辑牛精液分别与鲁西牛、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配种,生产了221头F1代;观察并测量F1代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F1代的屠宰性状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yostatin基因编辑牛的各项体尺指标普遍优于普通牛,后躯发育极显著提升,体型外貌呈典型肉牛特征。所选用的基因编辑位点不影响胎儿发育,出生体重正常,无明显难产现象。胴体肉产量显著提升,肉质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证实,CRISPR/Cas9技术对myostatin基因进行编辑改造,可实现黄牛肉用性能提升,在黄牛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培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般母猪一年只能产1.8窝。如采用以下办法可使母猪年产仔猪提高到2~2.5窝。 1.提早断奶一般仔猪60日龄断奶,为了使母猪提前发情、配种和受孕,将仔猪断奶日龄提早至35~40日龄。其方法是,在仔猪7~10龄时开始调教开食,到20日龄已能正式吃食,35~40日龄即可断奶。 2.合理安排配种季节对初产母猪,最好安排春季4~5月份配种,8~9月份产仔,9~10月份再配种,翌年1~2月产仔,2~3月份再配种,反复循环。可使母猪多在春秋两季配种、产仔,提高母猪繁殖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高迁移率蛋白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基因插入缺失(InDel)多态与云岭牛体尺性状的关联性,以356头云岭牛为实验对象,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HMGA2基因的遗传变异,并利用SPSS软件对其InDel多态性与云岭牛体尺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HMGA2基因的ARS-UCD1.2 5:47872723位点存在15 bp缺失,并根据缺失的类型,分为野生型(II)、杂合型(ID)、突变型(DD)(I:insertion,D:deletion),这3种不同的基因型所对应的个体,在腹围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的体尺性状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把HMGA2基因此位点InDel多态作为云岭牛腹围性状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应用于肉牛新品种的标记辅助培育.  相似文献   

6.
成都麻羊的生长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成都麻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以探讨其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初生公羔体重为1.80±0.42kg,母羔为1.54±0.27kg;2月龄断奶公羔重为8.89±1.80kg,母羔为8.53±1.91kg;6月龄公羊重为17.40±5.80kg,母羊为18.50±5.84;12月龄公羊体重为28.32±1.81kg,母羊为26.22±4.52kg;3岁公羊体重为51±3.48kg,母羊为36.2±5.98kg;哺乳期日增重公羊111.33g,母羊为74.50g;2~6月龄公羊日增重为45.90~109.50g,母羊为73.30~116.20g;6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34.05%以上,母羊51.10%以上;12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55.42%,母羊72.43%;6月龄公羊体尺指标占成年的76.67%,母羊占74.76%;12月龄公羊体尺指标为成年的84.07%以上,母羊为80.46%;6月龄母羊胴体重7.00±0.41kg,屠宰率为43.20%;成年母羊胴体重13.41±3.38kg,屠宰率为47.20%.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的川南山地黄牛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三峡库区不同性别的川南山地黄牛的体尺体质量,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rody模型进行了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公牛各月龄的体尺体质量均高于母牛,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公、母牛的体尺体质量生长曲线,除公牛的体直长用Gompertz模型、母牛的体高用Logistic模型拟合较好外,其余公、母牛的体尺体质量用Brody模型拟合较好.公牛的体高生长速度一直高于母牛;而体直长、胸围、管围、体质量在前期母牛快于公牛,而后期公牛更快.生长强度最高的为体质量,其次是胸围、体直长、最后是体高.公、母牛早期生长强度明显高于后期.  相似文献   

8.
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群体结构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1.17,雄性群体2-3龄鱼占81.4%,雌性群体2-3龄鱼占92.5%。体长13-15㎝㎝体㎝㎝繁殖群体的㎝㎝㎝㎝,雌雄繁殖群体体㎝㎝㎝㎝㎝㎝㎝集中在30-50g和40-70g之间。不同年龄、不同性㎝、不同性腺发育阶段之间,其肥满度和脂肪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差异,通常以2龄鱼和性腺发育到Ⅱ、Ⅲ期㎝体较高,发育到同期的雄性群体脂肪系数通常高于雌性群体,而肥满度略低于雌性群体。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10.
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三月龄和六月龄的内江猪、伍隍猪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并与相应月龄的体尺、体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江猪和伍隍猪血清LDH同工酶表现出五条正常酶带。由正极到负板依次为LDH_1,LDH_2,LDH_3,LDH_4,LDH_5。三月龄时,内江猪和伍隍猪血清LDH同工酶活力均值(%)的顺序是LDH_1>LDH_5>LDH_3>LDH_4>LDH_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六月龄时,两组LDH同工酶活力均值(%)顺序为LDH_1>LDH_5>LDH_4>LDH_3>LDH_3,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内江猪的LDH同工酶三月龄与六月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伍隍猪的LDH_2在三月龄时极显著的高于六月龄(P<0.01),其余差异不显著。血清LDH同工酶与体尺体重等的关系,在内江猪与伍隍猪之间和三月龄与六月龄之间均未发现什么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3种不同演化地位的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的配子体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的增加,海金沙、水蕨和狗脊孢子的萌发速率加快,丝状体的长度增长; 2)在缺水条件下,配子体易发育成雄性配子体,而在水分充足条件下,配子体易发育成两性配子体或雌性配子体; 3)次生假根的形态及毛状体的数量等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 4)孢子萌发类型、配子体发育类型及成熟原叶体和毛状体的形态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可作为蕨类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疾病引起不孕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用促孕散对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进行分组治疗,并与激素治疗作对比。结果表明,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试验牛发情有效率为97.62%,配种受胎率为90.24%;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试验牛发情有效率为92.59%,配种受胎率为92.0%;经氯前列烯醇治疗持久黄体试验牛的配种受胎率为71.11%,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卵巢静止试验牛的配种受胎率为58.33%。由此说明,促孕散在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性不孕症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有名的兼用牛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与大量的繁殖,现正在发展成为我国自己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在体型外貌、体尺体重、产奶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以及适应性和遗传性等方面,都优于我国本地牛。它杂交改良本地牛效果显著。这对我国今后养牛业的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上述诸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159只8周龄朗德鹅(公鹅78只,母鹅81只)的体尺和体质量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探讨朗德鹅体尺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朗德鹅的颈长(x1)、胸宽(x2)、背宽(x3)、胫长(x4)、胸深(x5)、体长(x6)和龙骨长(x7)等7个性状与体质量(y)性状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且相关的密切程度有性别差异;龙骨长是影响公鹅体质量的最主要体尺指标,颈长、胸宽是影响母鹅体质量的2个主要体尺指标.公、母鹅体质量与体尺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35.952+64.342x1+116.103x2-99.995x3+79.856x5和y=1 568.344+108.661x1-131.012x4+122.937x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黄姑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个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形态和生理学特征,将黄姑鱼性腺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的发育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2月龄之前,黄姑鱼精巢和卵巢均处于第Ⅰ期;5月龄时黄姑鱼卵巢发育至第Ⅱ期,11月龄时卵巢发育进入第Ⅲ期,23月龄进入到第Ⅳ期,24月龄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在3月龄时处在第Ⅱ期,4月龄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进入Ⅳ期,11月龄即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发育明显快于卵巢。随着日龄的增加,黄姑鱼孵化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份,雌性和雄性GSI都出现了明显增加,特别是在24月龄时,GSI系数显著增长,标志着黄姑鱼已经开始进行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训练基地32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为对象,拍摄其左手、腕部X光片确定骨龄,以骨龄评价其发育状况,进而探讨竞技体操对少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者随年龄的增长出现发育延迟的趋势,且其腕骨的发育延迟于桡、尺、掌、指骨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运用SPSS14.0软件分析6月龄重庆市大足黑山羊公羊、母羊的体尺与体质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公、母羊的体尺指标均与其体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公羊尻高、胸深、体长以直接作用为主,其余则以间接作用为主;母羊胸围、腰角宽、体高、尻高以直接作用为主.公羊最优回归方程:Y=-20.789+0.227 X2+0.348 X3+0.433 X5;母羊:Y=-14.713+0.140X1+0.145 X3+0.321 X4--0.190 X.8  相似文献   

19.
用单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了夏南牛种公牛18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后腿围和管围5项体尺性状的育种值.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种公牛5项体尺指标的综合育种值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213号公牛除胸围育种值不在前10位外,其余几项指标育种值均在前2位;104号公牛除体长育种值不在前10位外,其余几项指标育种值均在前2位;213,104,248号3头公牛各性状的育种值均排在前10位;综合育种值排名前10位的种公牛从大到小排名顺序为213,104,286,201,103,266,248,278,1516,0007.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牛乳蛋白多态性与产奶量和体尺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新疆克拉玛依2个牛场共72头健康荷斯坦牛,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其乳蛋白进行分型,并运用最小二乘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蛋白多态性与产奶量、体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β-Lg座位基因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κ-N座位BB型对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该基因对产奶量的提高有密切关系,有望成为遗传标记,为产奶量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信息。κ-CN,β-Lg两个座位基因对体尺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