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运用"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选择230名西藏藏族听力残疾儿童,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藏族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发现藏族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与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611,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系数为0.507,它们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变量联合解释社会适应行为变量51.8%的变异量,支持变量与社会适应行为变量联合解释生活满意度变量59.4%的变异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不存在直接效果,而是通过社会适应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效应。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可以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0-6岁残疾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为政府部门建构残疾儿童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建议.问卷从专业支持、心理支持、服务支持、经济支持四个维度对752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四川省0-6岁残疾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在这四个维度上均处于较高需求状态.其中:经济支持占首位;家庭最需要“如何让残疾儿童接受残疾这个事实并能够努力的快乐生活及家庭如何接纳残疾这个事实并能够像其他正常儿童家庭一样健康发展”的心理支持.这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略为不同.政府部门应重视并整合各种资源给予残疾儿童家庭系列服务来满足残疾儿童家庭亲职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名唐氏综合症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的个案研究,探讨对多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意义。研究过程采用情境一对一教学法进行康复训练,发现儿童的言语发展迅速。因此,针对唐氏综合症听力障碍儿童,情境一对一教学法可有效促进儿童的言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盲童由于视力的缺陷,其机能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刺激、感觉经验被剥夺和来自于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在幼儿期各方面的发展很不乐观。盲兼其他儿童就更尤甚。近年开始了学前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研究,通过1例学前多重残疾盲童的个案实验研究案例,对该名学前多重残疾儿童进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教育、康复、训练,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语言测试中的听力测试的探索,阐明了听力测试的用途及英语老师在听力测试的组织、内容、评分、评估四方面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6.
分析脑卒中患者中开展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选取脑卒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仅接受电话随访,45例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观察比较。与出院时相比,两组出院后半年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ESCA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出院后半年相比,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ESCA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的再次入院率为2.2%,便秘发生率为6.7%,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1%,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2%,压疮发生率为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20.0%、33.3%、35.6%、62.2%(P0.05)。为脑卒中提供家庭延续康复护理,不仅能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和自护能力,促进恢复神经功能,而且还能让并发症减少,让再次入院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尽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以来,人们给予了残疾儿童大量物质、技术及心理的支持,但是残疾儿童还是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影响着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借鉴Thoits,Kessler以及肖水源等人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假设:教师、家长以及同伴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进行的心理支持,由于没有被残疾儿童所感知并加以利用,失去了它支持的有效性,从而使残疾儿童仍处于心理不利位置。为此,本论文通过互证的方式对随班就读心理支持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约有五万学前智力残疾儿童.庞大的残疾人基数、特殊教育机构资源的匮乏以及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大量的智力残疾儿童难以得到康复和发展.虽然影响四川省学前智力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却是——如何为四川省学前智力残疾儿童教育提供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论.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蒙氏教育模式与相关理论的梳理,从:敏感期、有准备的环境、教师、日常生活教育等四大方面探讨蒙氏教育模式对四川省学前智力残疾儿童教育带来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9.
家庭随访护理措施应用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之中,以此分析家庭随访护理措施的实施价值。选择居家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涉及例数40例,时间:2016(2017)年2月~2018(2019)年2月,采用数字编号的形式分2个小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家庭随访护理。对组间的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率、动静结合率、疾病复发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指标对比。对于研究组而言,其服药依从性(75.00%)、合理饮食率(70.00%)、动静结合率(75.00%)、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86.77±1.21分)指标均比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率、动静结合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45.00%、40.00%、35.00%、72.23±3.66分)更高,P0.05,差异性显著;研究组的疾病复发率(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P0.05,差异性显著。家庭随访护理措施应用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之中,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认知功能,保持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急需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然而我国的残疾儿童社会支持系统还处于分割状态,难以发挥其基本功能。为此,需要建立具有多元主体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支持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儿童的基本生活场所,也是儿童接受消费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儿童的消费行为的形成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家庭关于儿童消费的动机归纳为5方面,并明确了家庭消费对儿童消费的主导作用,然后针对家庭消费特点提出了关于儿童用品设计的注意事项,并对儿童用品设计市场的未来进行预测.可为儿童产品的市场销售和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一个向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米歇尔.福柯关于空间与权力不可分割的理论,本论文认为无论就社会文化习俗还是就儿童文学文本而言,在英国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对于儿童的权力控制是一个客观的空间政治现实。尽管英国儿童文学中不断重复的关于完美家庭的描写刻意消解这一现实,但在完美家庭中权力架构仍然存在。本论文通过细读大量第一手文本,试图剖析其中以完美家庭为蓝本的空间政治的主要形态并阐明其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XX小学四年级全体流动儿童家长的调查及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的家访,对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一些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283名4—7岁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剖宫产分娩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剖宫产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分娩方式在体诉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剖宫产分娩儿童在CBCL问卷体诉行为上的得分低于自然分娩儿童;(2)不同分娩方式中气质类型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3)不同气质类型中分娩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三所高校内单亲大学生9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校的非单亲大学生97例为研究对照;结果表明:①单亲组和非单亲组EPQ的外倾向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单亲组和非单亲组人格的气质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不同性别单亲大学生EPQ的神经质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单亲组与非单亲组SCL-90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认为单亲家庭的氛围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长大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单亲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缺失具体现象的分析,认为父母之间存在严重冲突、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离异后家庭经济压力大等是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家庭内部因素出发提出父母应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共同解决家庭经济压力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与社会适应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143-145,148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无结构化访谈法,从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在情感发展水平、应激水平以及家庭生活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几个方面着手,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状况.提出通过向留守家庭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完善农村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求教育政策支持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并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提出发展儿童智力须抓住关键期,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及儿童语言、智力、品行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父母要以身作则等。研究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早期教育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EMBU和情感平衡量表,对太原市分层随机抽取的450名初中生进行评定,探讨初中生积极情绪、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因素的相互关系。测评结果表明:父母亲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初中生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父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母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情感得分的学校间有差异,与学生来源有关,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初中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体验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的初中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家庭因素中父母是否离异,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其积极情绪有明显影响,尤其是人均月收入高的家庭,给予子女的是情感温暖理解,其情感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驱动下的儿童美术经验与情感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美术经验生成和情感培养在于早期的感性体验。目前,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家庭、学校、公共艺术机构缺乏有效的教育机能,另一方面是儿童面对错综复杂的视觉文化毫无辨别能力,要想对儿童的道德情感、认知意向和人格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正确选择视觉文化、有效利用视觉文化资源拓展儿童美术教育视野,引领儿童建构丰富的美术经验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