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iSEND 免疫评分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选择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141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性别、ECOG PS评分、基线NLR、DNLR 计算iSEND 免疫评分,按iSEND 免疫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iSEND 免疫评分=0 分为优组,iSEND 免疫评分≥1 分为中/差组,分析iSEND 免疫评分与免疫联合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在141 例入组患者中,iSEND 免疫评分优组60 例,评分中/差组81 例,优组中位PFS 为10.4 个月,中/差组的中位PFS 只有6.0 个月.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79 例,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组42 例,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组20 例. 各免疫联合治疗亚组中,评分优组中位PFS 均优于中/差组. 因此,iSEND免疫评分可作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治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类型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2016年确诊晚期NSCLC并接受EGFR-TKI治疗的病例。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s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226例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的NSCLC患者,19del突变113例,21 L858R突变113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类型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经一线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含19del突变组的PFS优于21 L858R突变(P=0.038),经二三线EGFR-TKI治疗,19del突变组的PFS优于21 L858R突变(P=0.012)。结论经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含19del突变组的PFS显著优于21 L858R突变。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药物相继问世,而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突出贡献的免疫学家,更是确立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本文概述了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包括新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T细胞耗竭的深入探究、新的肿瘤免疫抑制细胞亚群的发现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TP方案和GP方案进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以上,其中Ⅲ期NSCLC患者30例,占63.8%,IV期NSCLC患者17例,占36.2%。结果TP和GP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2.8%和40.5%,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在可控制的范围。结论紫衫醇联合顺铂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均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均可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28例NSCLC患者采用罔产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注射30min,第1、8天,3~4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8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30.6%(11/36),受益反应63.9%(23/36),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常见.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肿瘤发病率及死亡人数最高的肿瘤.每年全球被诊断为NSCLC的患者超过100万.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NSCLC占80%以上.作为治疗NSCLC的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给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临床获益.随着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的逐步深入,EGFR-TKI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代表药物为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这两种药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被大量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其是关于EGFR阳性敏感突变者.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7~13个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会对EGFR-TKI产生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EGFR-TKI在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因此EGFR-TKI耐药机制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第一代EGFR-TKI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其中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超过10 min,第1天;顺铂75 mg/m^2或卡铂剂量AUC=5第2天,静脉滴注.每21 d重复,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无CR病例,PR 2例,SD 8例,PD 6例,RR12.6%,DCR为62.5%.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口腔粘膜炎,多为I-Ⅱ度,经对症治疗后可以缓解,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 对18例中、晚期肝癌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相插管介入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1疗程后肿物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或腹水减轻。结论 双相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免疫编辑理论的提出阐述了免疫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靶向肿瘤免疫负调控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的成功应用,更确定了调控免疫系统对有效治疗肿瘤的重要性。未来大有发展潜力的联合免疫治疗手段主要有抗体、细胞因子、肿瘤疫苗、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和溶瘤病毒等。免疫治疗联合传统的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今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本文主要综述抗体治疗、肿瘤疫苗治疗、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溶瘤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r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40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研究均报道采用了随机方法,均未详细报道(0.82-1.37)],III-IV度白细胞下降反应相似[RR 0.70,95%CI(0.29-1.67)]。TO与TP方案相比显著降低III-IV度恶心呕吐反应[RR 0.32,95%CI(0.22-0.46)]及I-II度肾功损害[RR 0.27,95%CI(0.12-0.63)]。无研究报道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含奥沙利铂的两药方案耐受性较好,更易为患者接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NSCLC化疗方案。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程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射(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32...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工程化修饰免疫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被认为具有广阔前景。概述了2022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关键进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维持记忆性T细胞生存和功能新机制的发现、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深入探究以及瘤内微生物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CDK4/6抑制剂耐药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分析了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新型口服SERDs药物、PI3K/AKT/mTOR抑制剂、ADC类药物、AURKA抑制剂、HDAC抑制剂、免疫治疗和抗衰老药物在CDK4/6抑制剂进展后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其相关机制。展望未来,可开展更多临床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照研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顺铂(cisplatin、DDP)联合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近、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一步探讨顺铂在老年晚期NSCLC中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低剂量组NVB 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40mg/m2,静脉点滴,第1天或第1~2天;常规剂量组NVB 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70mg/m2 d1或d1~2.3周为一周期,完成四周期后进行评定疗效.结果入组病例61例,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2例和29例,用药后均可评价疗效,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31.3%和44.8%,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e times、MST)分别为41周和46周,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6%和38%,远期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毒性反应方面,低剂量顺铂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12.5%)、1(3.1%),常规剂量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3(44.8%)、8(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毒性反应较轻,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低剂量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与常规剂量组相似,毒性反应轻,特别适合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老年晚期NSCLC的联合化疗中顺铂40mg/m2为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研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顺铂(cisplatin、DDP)联合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近、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一步探讨顺铂在老年晚期NSCLC中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低剂量组:NVB 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40mg/m2,静脉点滴,第1天或第1~2天;常规剂量组:NVB 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70mg/m2 d1或d1~2.3周为一周期,完成四周期后进行评定疗效.结果入组病例61例,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2例和29例,用药后均可评价疗效,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31.3%和44.8%,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e times、MST)分别为41周和46周,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6%和38%,远期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毒性反应方面,低剂量顺铂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12.5%)、1(3.1%),常规剂量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3(44.8%)、8(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毒性反应较轻,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低剂量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与常规剂量组相似,毒性反应轻,特别适合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老年晚期NSCLC的联合化疗中顺铂40mg/m2为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34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 1 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PDD40mg/m2,第8、9天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结果:34例患者共化疗87个周期.总有效率(CR PR)44.1%(15/34).毒副作用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60例晚期食管癌放疗+射频热疗+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与单纯放疗作对比 .方法 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 3组 ,各 2 0例 .单纯放疗组 :DT 66~ 70Gy/33~ 35次 /6.5~ 7周 ;放疗 免疫治疗组 :DT 66~ 70Gy/33~ 35次 /6.5~ 7周 ,放疗期间加免疫治疗 ,白介素 Ⅱ 5 0万单位 ,每周两次 ,共 10次 ,或干扰素 10 0万单位 ,每周两次 ,共 10次 ;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组 :DT 62~ 66Gy/31~ 33次 /6~ 6.5周 ,放疗期间加用SR 10 0 0型射频热疗 ,每周两次 ,功率 5 0 0~80 0W ,每次加热 1h ,共 4~ 10次 ,并加免疫治疗 ,方法同上 .每组 10例病人放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 .结果 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组的近期疗效 (CR PR)为 90 % ,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 65 %及放疗 免疫治疗组的 75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联合方法即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治疗效果 .  相似文献   

20.
评价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五味咳喘停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将7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者(n=36)和对照组(n=36),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36例使用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儿的治疗后评价结果比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更优,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柴五味咳喘停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