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胶原蛋白的影响,为肾脏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第2~4代,经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TUNEL法检测其PCNA、p27、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凋亡情况.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PCNA和Ⅲ型胶原蛋白,促进p27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一定浓度、时间范围内具有量效、时效关系(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在体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胃蛋白酶从罗非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根据测定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计算胶原蛋白提取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底物质量分数7%,胃蛋白酶酶解罗非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温度、pH、加酶量、时间分别为65℃、2.0、2%、2 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94.24%。  相似文献   

3.
一种胶原蛋白寡肽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胶原蛋白寡肤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采用体外透皮实验模型考察胶原蛋白寡肽(平均分子量920 Da,其中寡肽约占50%,三肤约占12%)对小鼠皮肤的透皮吸收性.结果表明,胶原寡肽24 h的累积渗透量为1160.3μg/cm2,体外渗透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Q=41.574t+164.58,r=0.997,表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以点带石斑鱼为原料,分别从鱼皮和鱼鳞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并研究其纯度、热变性温度、溶解度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鱼皮和鱼鳞中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76.21%和2.50%;(2)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氨基酸分析,确定所提取的胶原蛋白是Ⅰ型胶原蛋白,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3)SDS-PAGE电泳测定证明鱼皮和鱼鳞胶原蛋白均含有α1、α2、β和γ链,α1、α2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79×105和2.87×105,纯度分别为91%和85%;(4)鱼皮、鱼鳞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40.16和42.06℃;(5)等电点分别为7.12和7.15;(6)两者在酸性pH(2~4)时具有高的溶解度,并且当NaC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和20 g/L时,溶解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混合鱼鳞为材料,采用水提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最优提取工艺为:温度7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为1:40,得率为30.06%.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确定提取物中羟脯氨酸含量,根据羟脯氨酸含量进一步确定提取物中胶原蛋白含量为84.29%.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提取鳊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原理,以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胶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3个影响鱼鳞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因素,其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优化分析获得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1.32℃、pH值4.24、酶解时间1.95 h、加酶量1.5%,胶原蛋白的含量为883.64 mg/g。为了方便实际操作,将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修正为:酶解温度31℃,pH值4.2,提取时间2 h、加酶量1.5%,实际得到胶原蛋白含量为881.78 mg/g,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法从乌龟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测龟皮胶原蛋白多肽产品分子量的分布,并将龟皮胶原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样品进行液相色谱分析(HPLC),比较其氨基酸成分和含量.SDS-PAGE电泳结果分析表明龟皮胶原为Ⅰ型胶原蛋白,分子量约为288ku.龟皮胶原蛋白中,甘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总量的24.69%;其次是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分别为9.95%、8.08%和9.31%;天冬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在5.58%~1.28%之间;组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最低,仅占0.79%和0.09%.由于龟皮胶原蛋白的含量高于Ⅰ型胶原蛋白,且与Ⅰ型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因此,龟皮胶原蛋白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皮胶原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酶解法提取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选择酶解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案为A2B2C3D1,即酶解温度30℃,pH值4,加酶量2%,酶解时间1h.在该条件下草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为92.28%.  相似文献   

9.
鱼皮胶原蛋白的纯化及酶解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对鲨鱼、鲢鱼、草鱼、罗非鱼鱼皮的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纯化并进行SDS PAGE电泳分析,对它们的酶解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胶原蛋白有较高纯度,是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4种鱼皮胶原蛋白均能被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水解,两种酶酶切位点有差异.不同鱼种鱼皮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不同.本实验的酶解条件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原代培养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传代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20、50、100mg/L)对其生长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干预后24、48、72h时FB细胞活力变化,碱水解法测定药物干预后3、6d时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变化,以分别反映EGb761对大鼠真皮FB增殖及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研究表明EGB761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大鼠真皮FB增殖及及胶原蛋白分泌,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1,25双羟维生素D3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为实验模型,将1,25双羟维生素D31nmol/L、0.1nmol/L、0.01n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干预并与乙醇对照组比较,用乳酸脱氢酶实验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并通过MTT实验和羟脯氨酸测定实验分别检测药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影响.0.1nmol/L、1nmol/L的1,25双羟维生素D3组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1nmol/L、0.1nmol/L、1nmol/L的1,25双羟维生素D3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1,25双羟维生素D3在体外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之一,是动物体内组成骨骼、皮肤以及血管等结缔组织主要成分. 除此之外,胶原蛋白的丝状结构对动物体内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阐明机理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狭鳕鱼(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为实际生产提供工艺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乙酸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建立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考察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对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酸浓度;交互项中"料液比-提取时间"项对提取率影响极其显著,"料液比-乙酸浓度"项对提取率影响显著,其他交互项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通过实验数据结合回归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得到提取狭鳕鱼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酸浓度0.5mol/L、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9。在优化参数条件下,酸溶性胶原蛋白质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20.53%,实测值为20.10%;试验提取得到的胶原蛋白电泳图谱较为清晰,无杂条带出现。【结论】该回归模型合理可行,提取的产物基本保持了胶原蛋白质的原有结构。  相似文献   

14.
探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简称AIS)患者侧凸区椎间盘胶原代谢模式的异常 .实验组为顶椎为腰椎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 2 0例 ,其中男性 4例、女性 1 6例 ,年龄 1 2~ 1 9岁 (平均 1 4 .5岁 ) .术前Cobb角 38°~ 90°,平均 60°.1 5例同年龄段先天性脊柱侧凸为对照组 .标本取自脊柱侧凸前路手术 ,取材节段为L1~L2和L2~L3 .该取材节段在实验组为侧凸顶椎区 ,而在对照组则为侧凸的下终椎区 ,胃蛋白酶 -乙酸 (0 .5mol/L)体系提取胶原组织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及抗原抗体Western印记法进行胶原的分类和定量测定 .在GelWork图像分析系统中进行泳道的对比定量分析 .分别计算病变组和正常组纤维环和髓核中Ⅰ型、Ⅱ型胶原含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X±s) ,并对正常组和病变组之间差异进行显著性t检验 .结果显示AIS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 .Ⅰ型、Ⅱ型胶原在纤维环中的含量在AIS的凹侧明显低于凸侧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和对照组相比较 ,Ⅰ型、Ⅱ型胶原的含量也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Ⅰ型胶原在AIS椎间盘的髓核中有升高 ,而Ⅱ型胶原在髓核的凹侧凸侧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和对照组相比较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本实验所采用的胶原提取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直观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酸法和酶法从东北特产梅花鹿鹿皮中提取胶原蛋白 ,对其中的水分、灰分、氮含量、微量元素及羟脯氨酸含量、分子量、氨基酸及饱湿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 ,并与牛皮和猪皮的胶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CircularDichroismAnalysisoftheEffectofMetalicIonsonStructureofColagenMolecules*ZhangXiufang(张秀芳),GongYandao(公衍道),DouJiangang(...  相似文献   

17.
可促进神经再生的胶原蛋白中空湿法纺丝成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胶原蛋白的可纺性厦湿法中空成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胶原蛋白不同的制备工艺参数如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对胶原蛋白可纺性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纺丝速度、填充液压力、致孔剂含量等纺丝工艺参数与胶原中空纤维膜性能厦结构的关系。体外细胞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胶原蛋白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EDC/NHS交联对胶原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胶原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剂对胶原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浓度对胶原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吸水率、膨胀动力学、抗酶解性能、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手段对胶原交联前后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胶原经EDC/NHS交联后,热稳定性、形态稳定性增强,抵抗酶解的能力显著增加,胶原的显微结构由交联前的无序状态变为紧密有序的结构.说明EDC/NHS交联可有效改善胶原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