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超微结构显微术显示,腹毛目纤毛虫伪红色双轴虫(Diaronella pseudorubra)细胞内含有大、小两种皮层色素颗粒,细胞质具有黏液泡类胞器.其中皮层色素颗粒以二分裂或出芽分裂增殖,其颗粒呈现不同的大小与颗粒分裂有关;黏液泡位于细胞质深部,成熟的黏液泡在发射前成波浪形,以"阿米巴"样运动到表膜,射出泡内物质.据结果认为,该纤毛虫的两种皮层色素颗粒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两者都与纤毛虫细胞颜色的遗传有关;黏液泡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除对促进细胞内膜物质的流动和更新以及表膜的更新具有物质贡献外,可能对口区食物的摄取和促进食物泡的形成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腹毛类纤毛虫伪红色双轴虫(Diaxonella pseudorubra)的营养期细胞和休眠包囊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与营养期细胞相比,在包囊形成过程中,细胞皮层纤毛器中纤毛杆被全部吸收,但一部分基体和表膜下的微管保留下来,形成"尾柱虫类包囊".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也存在自噬泡消化现象,其中,自噬泡不仅将失去功能的线粒体等膜性细胞器进行消化,也将细胞内色素颗粒、黏液泡及共生菌等包裹在内,经历消化过程.结果表明,自噬泡消化是休眠细胞生命活动中渡过不良环境条件的基本过程,其消化对象不仅涉及细胞内胞器,还可能涉及细胞内共生体;线粒体、黏液泡、色素颗粒及共生菌等在细胞休眠生命活动中可能是细胞内物质利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生物絮凝剂对好氧污泥颗粒化性能及其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速好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过程中投加生物絮凝剂,研究其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颗粒污泥的种群结构,探讨生物絮凝剂促进污泥颗粒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的投加使污泥颗粒化的时间由56 d缩短为28 d,形成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沉降性能。DGGE分析显示颗粒污泥的群落多样性十分丰富,总共测序的28个OTUs中,存在较多的是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的α和γ亚群,大约占OTUs总数的64.3%。而且投加的能分泌胞外多糖黏液的菌种Devosia hwasunensis strain HST2-16T、Tetrasphaera elongate在颗粒形成和维持其稳定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锌掺杂的磁性纳米颗粒(ZnaFebO4NPs)比常规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NPs)具有更高的磁化率.合成了二巯基丁二酸(DMSA)包裹的Zn0.4Fe2.6O4纳米颗粒(NPs),并研究了Zn0.4Fe2.6O4NPs灌胃给药对小鼠肺的毒性效应.在整个灌胃给药一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小鼠均无异常现象发生.灌胃给药Zn0.4Fe2.6O4NPs以后,Fe在小鼠的肺内聚积.肺内Fe的聚积导致肺的脏器系数增加.Zn0.4Fe2.6O4NPs灌胃给药除了引起肺组织非常轻微的炎症反应以外,没有对肺产生明显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DMSA包裹的Zn0.4Fe2.6O4NPs毒性低,可以作为口服的药物载体或成像的造影剂.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肺、脑和肝脏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小鼠肺、脑及肝脏组织的影响. 给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溶液,14 d 后测定小鼠脑、肺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并测定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及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 结果表明,给予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小鼠肺及脑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GPX和CAT 的活性及 MDA 浓度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肝脏中GOT,GPT的活性显著增高.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并能造成脑、肺组织的氧化防御体系失衡,使抗氧化酶活性及比例失调,氧化损伤程度因组织器官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平喘颗粒的抗炎、免疫作用。方法用二甲苯及琼脂建立炎症模型观察清肺止咳平喘 颗粒对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的作用;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观察清肺止咳平喘颗粒的免疫作用。结果清 肺止咳平喘颗粒可明显对抗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论清肺止咳平喘颗粒有较好的 抗炎和抑制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十味龙胆花颗粒,对照组服用芩暴红止咳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价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分析十味龙胆花颗粒组临床痊愈74例,显效66例,有效22例,无效4例,痊愈率44.578%,愈显率84.337%;芩暴红止咳颗粒组痊愈16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痊愈率28.571%,愈显率75.00%.总痊愈率十味龙胆花颗粒组优于芩暴红止咳颗粒组(P<0.05).主要症状疗效分析:十味龙胆花颗粒组咳嗽症状痊愈95例,显效10例,有效51例,无效11例,痊愈率57.229%,愈显率63.253%;芩暴红止咳颗粒组咳嗽症状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痊愈率32.143%,愈显率42.857%.十味龙胆花颗粒组优于芩暴红止咳颗粒组(P<0.05).结论:十味龙胆花颗粒有较好的止咳作用,对痰热壅肺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用"弹簧-质量块"系统模拟"悬臂梁-颗粒阻尼器"结构的一阶振动模态,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将悬臂梁的固有阻尼和颗粒阻尼器产生的阻尼都考虑成振动速度的线性齐次函数.结合实验数据,应用理论模型分析颗粒阻尼器产生的"阻尼比"随颗粒阻尼器填充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阻尼比"随填充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阻尼比"的最大值,其对应的填充率即为最优填充率.最优填充率的存在,为颗粒阻尼器的工业生产提供关键性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颗粒流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拟流体"的思想,给出了测量颗粒流本构关系的实验方法.在颗粒斜槽流实验中,通过颗粒的抛物线运动计算流层速度分布,根据非牛顿流体理论求得颗粒流黏性的本构关系;建立了颗粒斜槽流的数学模型,流层的速度为指数分布,流量为斜槽倾角和流层厚度的函数.以小麦颗粒为例,实验结果与用"拟流体"方法所得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13%以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和川芎嗪预防大鼠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工因子(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常压缺氧方法建立HPH大鼠模型;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bFGF表达水平,结果: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均能显著阻抑缺氧大鼠肺动脉压的升高,两药莪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且肺动脉管壁增厚不明显,缺氧对照组大鼠肺内bFGF染色颗粒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缺氧加拉西地平或川芎嗪组肺内bFGF染色颗粒较缺氧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均有预防HPH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bFGF表达而调控肺血管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1.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鳖败血症的病理学观察表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脾肿胀、充血、出血;肝肿大,出血明显,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肿胀,颗粒变性,坏死;肺淤血;卡他性肠炎.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     
正"活"无人机无人机广泛应用在军方侦察、信息采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不过,倘若意外坠毁,留下的残骸不仅可能给某些敏感的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在告诉对方"你被盯住了"。但生物无人机或许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因为它在降解后,就变成了一小洼黏液。"没人知道这到底是糖水洒了留下的痕迹,还是  相似文献   

13.
白乌鱼胴体黏液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鱼胴体黏液变性前后的外表特征、抗菌性和大菌的特征,实验发现:未加热鱼胴体黏液呈现淡红色,而加热处理后的黏液呈淡绿色;接种了新鲜黏液的培养基主要生长了两种菌落(黄色菌和大菌),而接种了加热处理黏液的培养基,只生长了大菌,空白组中无菌落生长;新鲜黏液的黄色菌中主要蛋白的分子量在100~150 k D,而且其中的蛋白质种类较多;大菌不仅与其他菌间存在竞争性生长特性,而且还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
在φ250 mm×9000 mm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的压力和颗粒浓度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分布规律,并采用径向不均匀指数(RNI)对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沿轴向的变化进行了定量描述。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中循环回路压力平衡曲线呈"8"字型分布,主床压差主要集中在文丘里段,与回料口在文丘里扩张段相比,文丘里压差所占比例有所减小,文丘里压差在相似操作条件下的变化与主床一致。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浓度随固体颗粒循环流率的增大或表观气速的减小而增大,径向颗粒浓度呈典型的"中心稀边壁浓"的环-核结构,循环流化床径向平均浓度随着提升管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截面平均颗粒浓度沿轴向呈"C"型分布。固体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沿轴向先增大后减小,并与截面平均颗粒浓度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颗粒实际形状在PFC数值研究中的模拟,总结4种主要模拟方法。在简要介绍PFC计算原理及其基本命令"Clump"的基础上,对每种模拟方法的主要步骤进行概述,并对比分析每种模拟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拟方法都需要先获得颗粒的表面轮廓,然后在其表面轮廓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基本颗粒单元粘结在一起从而实现对颗粒实际形状的模拟,其中以"Clump"命令应用为主。构造颗粒实际形状所用的基本颗粒单元个数越多,数值模拟的精度就越高,但相应的计算时间也就越长,选择合适的颗粒形状模拟方法是平衡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尾气中,其排出NO约90%,NO虽然无色无味,但高浓度NO可导致人体神经中枢瘫痪,对人呼吸道与肺造成损害;同时柴油机排放物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此,应用柴油机尾气颗粒分离器,以降低尾气危害。该文分析在尾气处理中应用柴油机尾气颗粒分离器的实际情况,并对其提出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高精度单颗粒加载仪器,对不同粒径、形状的南海钙质砂颗粒进行了单颗粒破碎试验,探究静载作用下钙质砂单颗粒强度特征.运用Weibull经验公式对钙质砂单颗粒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单颗粒强度进行归一化.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单颗粒的力-位移曲线形式可分为类"硬化"型、类"软化"型与"平坦"型三种;单颗粒强度的分布与粒径有关,粒径越大,强度越低;粒径相同时,块状颗粒的单颗粒强度高于片状颗粒;单颗粒强度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Weibull模量m介于1~3之间.  相似文献   

18.
大鲵皮肤黏液的抗氧化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鲵皮肤黏液的抗氧化性及急毒性安全性评价,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了大鲵黏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通过对小鼠灌胃饲养实验检测大鲵皮肤黏液的急毒性,并采用气质联用色谱分析黏液中的毒性成分。结果显示:大鲵黏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25%;大鲵黏液全粉的LD50值为4.64 g/kg,毒性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C2H6S2)。表明大鲵黏液具有抗氧化性和低毒性,经脱毒后可开发为保健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活性污泥为种泥,研究好氧絮状污泥的厌氧颗粒化过程及其机制.UASB在污泥负荷(SLR)0.25kg(COD)/(kg(VSS)·d)和水力负荷(HLR)0.1m3/(m2·h)的条件下启动后,通过分阶段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逐步将SLR和HLR提高到0.52kg(COD)/(kg(VSS)·d)和0.3m3/m2·h,经过150d的连续运行,成功培育出了厌氧颗粒污泥,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先后经历了污泥驯化期、微生物聚集体形成期、初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次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成熟颗粒污泥形成期5个时期.好氧絮状污泥的厌氧颗粒化机制整体上符合二次核学说,其中初生颗粒污泥的形成符合黏液学说,而次生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与目前已报道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不同,其内核是由初生颗粒污泥破碎后的碎片组成,产甲烷丝状菌和其他细菌通过插入碎片中或者附着于碎片表面的方式形成聚集体,并逐渐发展成为次生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小鼠、缺氧组小鼠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肺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及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损伤后再给氧,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更严重;同时伴有肥大细胞和脱颗粒的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小鼠(P〈0.01).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较缺氧组小鼠轻;肥大细胞和脱颗粒均极显著低于同期缺氧组小鼠(P〈0.01).由此说明,肥大细胞可能在急性缺氧造成的肺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雌激素)对肺损伤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