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妊娠过程是自然界存在的同种半异体移植免疫耐受的天然模型,母体和胎儿的免疫学关系是双向的交流,一方面由胎儿提呈的抗原来决定,另一方面依赖于母体对这些抗原的识别和反应。母胎界面滋养层上的MHC-I类分子和蜕膜淋巴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不表达经典的HLA-A和HLA-B,只表达少量的HLA-C分子,但高表达非经典的HLA-G和HLA-E,它们是主要的免疫耐受分子。蜕膜淋巴细胞群也趋向于天然免疫,主要由NK细胞组成。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机制,对其机制的研冤和阐释必将会对生殖生物学、移植免疫学及肿瘤治疗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妊娠过程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同种半异体移植免疫耐受模型,近来的研究发现母胎界面上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有重要作用,经典的和非经典的MHC I/II类抗原表达在妊娠过程中是时空动态变化的,维持妊娠的正常进行.生理剂量的干扰素-γ(IFNγ)是妊娠必需的细胞因子之一,而超过生理剂量的IFNγ则会直接导致流产.IFNγ影响妊娠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调节母胎界面MHC抗原的表达.与此同时,IFNγ下调在妊娠过程中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IL-1β和TGFβ1的表达;促进母胎界面细胞凋亡水平;抑制孕酮的分泌.超生理剂量IFNγ可通过这些作用最终导致母胎界面局部免疫微环境调控失衡,妊娠失败.文中着重介绍近年来母胎界面免疫调控及IFNγ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 ,受精卵有一半遗传物质来自父方 ,对于母体来说 ,受精卵及由受精卵发展起来的胚胎是一个典型的半同种异基因移植物 (semi-allogeneicgraft) ,一次成功的妊娠实质上是一次成功的异基因移植 ,成功的关键在于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移植抗原的耐受。在正常情况下 ,什么机制使受精卵和胚胎能逃脱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存活下来 ?母胎界面 (maternal-fetalinterface)免疫调控的细胞及分子基础是什么 ?尽管科学家们一直未停止过对这方面的研究 ,并产生了不少假说。然而 ,迄今为止母胎界面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4.
人类正常妊娠类似母体接受器官移植,不论半同种或是同种组织移植,均会被母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在妊娠刚开始时,母体和胚胎/胎儿仅在子宫蜕膜接触.中孕期,胎儿的绒毛滋养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胎儿/母体的接触变为全面接触.成功的妊娠说明母体免疫系统①受到适度的抑制,确保不对胚胎/胎儿发生排斥.②对胚胎/胎儿的抗原乃具有识别和...  相似文献   

5.
SWAP-70是鸟苷酸交换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PI3K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受体下游通路的信号分子之一. 以往的研究及我们的前期工作初步表明它在小鼠子宫和恒河猴胚胎植入位点有高表达,提示此分子可能参与了胚胎植入的调节. 为此,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方法,系统地研究了SWAP-70在妊娠初始期胚胎植入位点、妊娠期子宫和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受雌、孕激素的调节. 结果表明SWAP-70在植入位点有非常显著的高表达,其mRNA和蛋白分布于胚泡以及对系膜侧的腔上皮细胞和临近胚泡的子宫基质细胞,而在非植入位点表达强度很弱;在妊娠第7天和第9天的母胎界面上,滋养层巨细胞、迷走滋养层和海绵滋养层都维持较强的SWAP-70表达;正常动情周期中,SWAP-70在动情期子宫中表达明显上调;卵巢切除模型显示雌激素显著上调SWAP-70的表达,孕激素能够阻断雌激素的作用. 以上结果提示,SWAP-70可能参与胚胎植入过程中多种细胞行为的调节,如胚泡黏附、基质细胞的增殖与蜕膜化以及滋养层细胞的浸润和分化过程,同时在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细胞功能调控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胚胎植入过程中,滋养层细胞对母体子宫内膜的侵润过程与肿瘤的迁移非常类似,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是受严格调控的有节制侵润.利用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胚胎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模型,通过RT-PCR、明胶酶谱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比研究了整合素αvβ3对正常和肿瘤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结果表明,正常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绒毛膜上皮癌细胞均可产生整合素αvβ3;整合素αvβ3抗体能够促进正常滋养层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但抑制绒毛膜上皮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这表明整合素能够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同时也表明正常和肿瘤化的滋养层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存在截然不同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胚胎植入过程中,滋养层细胞对母体子宫内膜的侵润过程与肿瘤的迁移非常类似,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是受严格调控的有节制侵润.利用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胚胎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模型,通过RTPCR、明胶酶谱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比研究了整合素αvβ3对正常和肿瘤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 结果表明,正常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绒毛膜上皮癌细胞均可产生整合素αvβ3;整合素αvβ3抗体能够促进正常滋养层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但抑制绒毛膜上皮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 这表明整合素能够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同时也表明正常和肿瘤化的滋养层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存在截然不同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主要表达于胎盘组织中,在维持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研究HLA-G在正常胎盘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实验检测了妊娠不同阶段的胎盘绒毛组织中HLA-G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HLA-G蛋白在孕6周与7周的绒毛中表达量最高,从孕8周开始,表达量逐渐下降,至足月时,表达量达到最低水平。由此推测HLA-G在妊娠早、中期与胎盘形成有关,在妊娠晚期可能参与妊娠维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Jagged1在树突状细胞(DC)介导淋巴细胞诱导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行皮肤移植术,受体小鼠分为对照组,Jagged1 DAPT处理组和Jagged1处理组.取供体小鼠淋巴细胞加入经rmIL-4和rmGM-CSF处理9 d的供体骨髓细胞中,当日和隔日分别加入Jagged1和DAPT.2 d后取淋巴细胞,于皮肤移植第0天、第2天和第4天,经尾静脉注入受体小鼠.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移植物病理变化,并检测受体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 Jagged1处理组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83.6 d,显著长于其它各组(P<0.01); Jagged1处理组移植皮片内浸润的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Jagged1处理组小鼠对供体小鼠呈现低反应性(P<0.01),而对第三方无关供体KM小鼠表现强烈的增殖反应,Jagged1处理组小鼠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也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P<0.01).结论: 输注Jagged1联合DC处理的淋巴细胞诱导受体获得供体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检测早孕蜕膜中淋巴细胞抗原的表达。以几种抗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单克隆抗体,采用花环标记、碱磷酶抗碱磷酶(APAAP)法,对23例早孕蜕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进行测定。早孕蜕膜淋巴细胞中CD3+、CD4+、CD16+及B细胞百分率(x±s)分别为29.52±6.80%、23.60±4.80%、20.91±4.06%、1.07±1.00%、7.81±2.56%,CD4/CD8为1.2±0.2,CD3-淋巴细胞呈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形态。早孕蜕膜中存在较多CD3-、CD16-形态呈LGL的NK细胞,CD4+细胞与CD8+细胞的比值较正常外周血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母体妊娠期间胎儿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形成胎源微嵌合,在母体中以这种特殊状态存在的胎源物质一直备受关注,这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胎源微嵌合对母体健康利弊的讨论。本文拟从胎源微嵌合的分布、存在形式、动力学变化及其对母体的影响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经典免疫学理论有2个基本模式阐述抗体免疫反应的发展和功能:(1)亲和力成熟依赖于机体本身的和通过突变形成的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驱动选择过程;(2)抗体的生物效应功能是由抗体的类型所决定的.最近研究发现硬骨鱼的免疫系统通过调控结合抗原的亲和力大小来改变分泌的IgM抗体同质异构体结构的比例,从而影响其抗体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这种独特性质的发现是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补充和扩展.文章概述了硬骨鱼IgM抗体结构和功能的亲和力驱动调节,并介绍维持体液免疫记忆的长寿命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的性质以及抗体分泌细胞(如原浆细胞、浆细胞)在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了解硬骨鱼IgM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不同分化阶段B细胞维持体液免疫反应的机制,将有利于探索构建硬骨鱼免疫评价体系,并为高效的渔用疫苗开发和疫苗效果精确性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Ⅰ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胰岛β细胞免疫破坏所致.其基因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诱导免疫耐受、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及活性、改变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干扰协同刺激信号和调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是否可以诱导大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从而探索一条诱导器官移植耐受的新途径。方法以供者Lewis大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物,体外刺激受者BN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应用CFSE法检测增殖情况;以增殖后的BN大鼠淋巴细胞作为自身独特型疫苗,输注给同品系的BN大鼠,并行Lewis到BN的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生存期。结果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体外能够活跃增殖;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可以显著延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P<0.05)。结论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有可能成为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T细胞是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识别和效应细胞.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two-signal model):一是由T细胞受体(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介导的第一信号,该信号决定了T细胞抗原应答的特异性;二是由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该信号对于T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完全活化是必须的.共刺激分子的发现为调控T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T细胞共刺激信号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细胞是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识别和效应细胞.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two-signal model):一是由T细胞受体(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介导的第一信号,该信号决定了T细胞抗原应答的特异性;二是由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该信号对于T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完全活化是必须的.共刺激分子的发现为调控T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3,10(4)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近期《细胞学杂志》上报告说 ,他们发现了促使癌细胞扩散的关键分子 ,并利用其制成抗癌疫苗 ,在人体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英国最初在对胚胎干细胞滋养层和癌细胞进行比较时发现这种名为 5 T4的表面分子。滋养层是胎盘和胎儿之间的一层特殊的胚胎干细胞。由于滋养层与癌细胞同样具备防止人体免疫系统排斥的能力 ,科学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发现其中都存在 5 T4分子。他们还发现 ,老鼠胚胎干细胞中的 5 T4分子能够使培养液中的癌细胞不断扩散。另外 ,5 T4分子在癌细胞中表达过量 ,而在成熟的正常细胞中根本不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输注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是否可以延长大鼠移植肝脏的存活时间,从而探索一条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新途径.方法 以供者Lewis大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物,体外刺激受者BN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应用CFSE(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标记法检测增殖情况;将增殖后的BN大鼠淋巴细胞经照射灭活后输注给同品系的BN大鼠,并行Lewis到BN的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后BN大鼠生存期.结果 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体外能够活跃增殖;采用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可以显著延长肝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P<0.05).结论 体外诱导的同种反应性淋巴细胞输注,有可能成为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含neo和GFP基因双标记的水牛、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牛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结果发现:阿菲迪霉素可有效将胎儿成纤维细胞同步于G0/G1期;以GFP阳性细胞进行核移植,其卵裂率、囊胚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构建的重组胚,2-细胞阶段观察不到GFP的表达,4-细胞以后GFP的表达逐渐增强,在囊胚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均可检测到GFP的表达,将黄牛同种转基因克隆囊胚进行移植,获得1例妊娠;黄牛卵母细胞-水牛供核细胞构建异种重组胚囊胚率显著高于黄牛供核细胞-水牛卵母细胞构建的异种重组胚(P〈0.05),并且异种核移植重组胚中可检测到GFP表达,GFP可作为异种核移植胚胎来源的一种新标记.  相似文献   

20.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皮肤移植,受体为BALB/C鼠,供体为C57BL/6鼠。用氯化钙介导蓖麻毒蛋白(ricin)进入供体鼠的脾细胞制成毒细胞,适时地注入受体体内。带有蓖麻毒蛋白供体脾细胞,一方面可提供特异移植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使特异的T,B淋巴细胞识;另一方面,它被识别裂解后,释放蓖麻毒蛋白,又可杀伤与其识别的T,B淋巴细胞,使受体对供体移植物产生耐受。实验共设两组,在皮肤移植前后分别用包埋蓖麻毒蛋白的供体脾细胞处理,两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均比相应对照组有显著延长(tt0.01)。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了实验组对供体细胞的免疫应答及免疫细胞的分化能力均受到抑制。对这一新设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