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利用脱乙酰壳多糖处理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研究了絮凝剂用量、静置时间、pH值、温度及活性炭对降低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脱乙酰壳多糖具有较高的降低COD的能力,并适合于处理酸性和中性废水.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不纯糖液中蔗糖酸性分解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认为,影响蔗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K的显著因素是pH、温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非糖组分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它们是通过对pH的贡献来实施影响的。论文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无糖芦荟果冻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浸提条件(pH、温度等)对芦荟原浆浸提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比例复合凝胶剂对果冻品质的影响。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2.7,温度为60℃,时间为8min,凝胶配比为3:2。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在不同的pH下,活性炭对亚甲基兰吸附量的影响,表明了活性炭表面的ζ电位对亚甲基兰的吸附规律起着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活性炭对亚甲基兰在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参数的估算.进一步揭示了活性炭在不同pH下对亚甲基兰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CS对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测定硅藻土悬浮液在不同pH值下其胶粒表面ξ电位的变化情况,考察了pH值、无机离子、温度对PACS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的pH值为2.2~10.4范围内,硅藻土悬浮液中的胶粒表面带负电;pH值影响PACS的水解状态,因而也影响PACS的絮凝除浊效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及较宽的无机离子浓度范围内,PACS都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验用不同的试剂从苦 浆果中提取黄色素,研究了该黄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几种介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黄色素的pH值稳定性及其在4种介质中的稳定性较好,温度和光照对色素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色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色光、温度、pH对草珊瑚愈伤组织的培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草瑚珊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与光、温度、pH不同的物理因子培养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暗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物含量较高,而蓝光在草珊瑚愈伤组织培养中,表现了蓝光效应,诱导出一个优良的愈伤组织系,其相对增长率和总黄酮月产率分别为759%,1.868g/L。最佳培养温度为26℃恒温,最适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5.5;而最适愈伤组织代谢次级产物的生产培养基pH值为6.0。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镧粉体及其表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硝酸镧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用水解沉淀法合成了镧的氢氧化物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细的氧化镧粉体。通过反应温度、pH值、超声时间等条件的改变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的溶胶颗粒度的变化规律。运用粒度分析、差热、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干凝胶的分解过程及最终形成的超细氧化镧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首次从广西金穗芒果病果核仁中分离了芒果致病菌,鉴定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温度、pH 值、光照以及营养物质等条件均不能使该菌产孢.该菌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5~31℃,最适pH 在5.5~7.0之间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全毛针织绒线绞纱氯化一树脂防缩法.用二氯异氰脲酸盐作为释氯剂,阳离子自交联非硅聚合物为树脂,通过释氯剂的不同用量及处理浴的pH值和温度变化,研究全毛针织绒线的处理效果.得出采用3%释氯剂滴加(处理浴pH值为4.5、温度为30℃)和3%树脂进行绞纱防缩处理,防缩效果达到了国际羊毛局机可洗的标准.选用适当的染料(兰纳素和兰纳洒脱染料),试验释氯剂对色变的影响;对不同的颜色,根据释氯剂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处理顺序(先氯化处理后染色或先染色后氯化处理).对先氯化处理的全毛针织绒线染色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提高染浴的pH值,降低染浴的始染温度,必要附加入适当的释酸剂控制染浴的pH值,有利于染色的均匀.防缩后的全毛针织绒线的色牢度符合国际羊毛局机可洗的色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萝卜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温度条件下,从萝卜中提取的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萝卜过氧化物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pH值稳定性,其作用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影响云厚朴提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云厚朴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SFE-CO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萃取物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不同温度干燥时的含量变化并得出降解规律,干燥时降解为一级反应,在100℃降解较快。采用恒温加速实验,得出SFE-CO2萃取液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室温25℃贮存期分别为1 125.6h和975.7h。在制剂生产中,云厚朴SFE-CO2萃取物不宜长时间贮存,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由于热不稳定性,高温干燥会导致制剂质量不稳定,降低药效,应在较低温度下干燥。  相似文献   

13.
以来源于变色栓菌的同工酶LacA、LacB、LacC,杂色云芝的同工酶Lcc1、Lcc2,以及细菌ARA等6种重组漆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动力学常数Km,以及Cu2+对漆酶酶活的影响等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联甲苯胺为底物时,LacA、LacB、LacC、Lcc1、Lcc2、ARA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60、70、60、55和75 ℃; 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6种漆酶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5.0、4.5、5.0、4.5、7.0。LacA在催化ABTS、愈创木酚、邻联甲苯胺、丁香醛连氮以及2,6-二甲基苯酚时,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5、70、60、20、65 ℃。此外,真菌漆酶在30~60 ℃,pH为2.5~7.0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稳定性,细菌来源的漆酶在80 ℃下保持60 min,在pH=7.0时保持6 h仍具有较高的酶活力。Cu2+对细菌漆酶的激活作用要明显高于真菌漆酶。同时,以ABTS为底物时,Km值最小,且不同来源漆酶的Km值相差不大。因此,6种不同来源的重组漆酶在催化同一种底物时,酶学特性存在着差异性,同一种重组漆酶在催化不同底物时,其酶学特性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应力锥橡胶材料在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德国Zwick020材料试验机,进行高压电缆终端应力锥两种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单向拉伸大变形力学行为的试验研究,得到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材料的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了温度及加载速率变化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Mooney Rivlin橡胶材料模型,对试验材料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相关参数,构建了适用高压电缆终端应力锥两种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公式.对比不同温度下两种橡胶材料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的应力值,说明该本构关系满足工程实际需要,为高压电缆应力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朝鲜野菊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氢仿、苯和水为溶剂、从朝鲜野菊(Chrysanthermumkoraiense)的花中提取黄色色素,并用721分光光度计对该色素在不同的PH值,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的色素均为黄色,且在氯化钠和蔗糖两种介质中稳定性较好,色素的残存率最低为91.18%,在不同的温度下这种色素的稳定性较较好,但在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有温差两杆件接触的热传导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具有不同初始温度的杆件相互接触后产生的热传导问题。首先用Laplace变换把一维瞬态热传导方程化为易于求解的常微分方程,然后应用留数定理作Laplace反变换,第一次得到两杆件接触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解,考虑了接触热阻对杆件传热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对工程实际有应用价值的计算曲线。  相似文献   

17.
纳米Si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iO2,考察了溶胶的浓度和pH值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并用FT-IR,XRD和TEM研究了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溶胶浓度和溶胶pH值对凝胶时间影响较大.在温度为600℃时,经过烧结晶化,可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20nm,外观形状呈球形,且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复合材料叠层梁稳定性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由此进一步导出了Winkler-Pasternak地基上叠层梁稳定性问题的控制方程,其次,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利用此控制方程获得了相应的屈曲载荷方程,并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同时讨论和分析了地基参数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拓展热解酸化蔗糖制备低聚焦糖的应用领域,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干法与湿法制备的低聚焦糖的pH值、特征吸收、褐变程度、糖含量、抗氧化性,并分析了低聚焦糖的主要成分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干法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pH值先升高后缓慢降低,湿法工艺制备的则逐渐降低;干法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特征吸收及褐变程度均上升,湿法工艺制备时则在160℃达到最强,分别为3.151和2.128;两种工艺制备的低聚焦糖的总糖含量逐渐减少,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氧化性增强;低聚焦糖主要成分为蔗糖、蔗果三糖等低聚糖,以及少量的葡萄糖、果糖等;低聚焦糖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有呋喃、呋喃酮、吡唑、吡咯烷、醛、烯和酸酐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类由随机序列驱动的非线性随机差分方程; 给出了该类方程的两个比较定理; 并作为比较定理的应用, 给出了随机差分方程的解的p-阶矩稳定和p-阶矩有界的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