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由于多芯片组件(MCM)布线中所使用的四通孔(v4R)算法在时钟线网布线中不考虑其无时延偏差的特殊布线要求,会使同步功能失控。针对这一缺陷,对MCM的时钟布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引入MMM(Method of Meansand Medians)方法,使得自动布线结果中,时钟源点到各作用单元的时延相等,从而改进了v4R算法。  相似文献   

2.
王德东  李征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11):1616-1618,1623
对多芯片组件的布线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以MCM布线中的四通孔算法(v4R)为基础,针对其易对图的拓扑结构信息丢失的缺陷,通过引入最小斯坦纳树(Minimum Steiner Tree,MST),减少总布线层数,使总布线长度缩短,减小延迟,以达到总体布线结果优化。此外,针对v4R算法自动布线结果不均匀的缺点,引入预分配层进行手动预布线,使最后MCM总布线层数减少,软件模拟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利用了整个布线空间,在电特性方面使整体延时减小。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排考染色-匹配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安排考试课程与分配班级考场分别化为图的染色与最大匹配问题,进而将两种算法融合并改进,使之适合于实际应用.最后以染色一匹配算法解决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排考冲突问题为例,实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保证准确重建性出发.给出一个基于“局部最大标号”的各向同性细化 (IT)和连通中轴变换(CMAT)算法。其骨架点判别全部由几个简单3×3旋转模 式匹配完成,因而比现有的IT和 CMAT算法更简单直观。产生的骨架多余点也比 其它类似的算法更少,并能通过重建算法准确重建原图象.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将手写签名笔划轨迹视为空间曲线,并采用点-点加权弹性匹配对其进行鉴别的方法.该方法强调签名在形状和签名压力的动态特征上都具有相似性.算法中权重系数根据签名样本的稳定度来确定,加权的匹配算法考虑了局部相似性不同的特点,有利于认证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匹配问题(MODLEMATCHINGPROBLEM简称MMP)。模型匹配是指,用参考模型的输入输出行为匹配结果,为实际控制系统设计一个补偿原,实质上就是强制的模型跟踪问题。文中所述非线性模型匹配问题的局部解决是通过静态反馈解耦后给出的。其指导思想是在一般条件下,当且仅当线性化控制系统和参考模型在其平衡点附近可解,则非线性模型匹配问题才可解。而且,一般条件是可辨识的。这些条件也可用来解决实际控制系统的动态输入输出解耦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一种VLSI中的三边Swithc-box的布线转化为图论中的求偶图的最大非交叉匹配问题,并在文献[1]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求偶图的最大非交叉匹配的有效算法。该算法已在IBM PC/XT上用FORTRAN77实现。最后给了算法用于三边Switch-box布线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设P与Q是平面内任意两个互不相交的凸多边形,为任一给定方向,研究并行判定P沿以平移方式移动可与Q碰撞的问题。采用S分搜索策略,在MIMD-CL模型上给出了求解此问题的并行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坏情况下,在超立方结构上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_2(m+n)),通讯复杂度为O(elog_2(m+n)/log_2S)  相似文献   

9.
基于切分模板的实时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关匹配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匹配算法 ,通过计算模板图像和待匹配图像的互相关值来确定匹配的程度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在目标跟踪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相关匹配算法计算耗时过于庞大 ,难以达到实时要求 ,并且当目标在模板中所占比例很小时 ,很难确定模板的准确位置 ,使得此算法在实时目标跟踪中难以得到应用。文中在相关匹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切分模板的实时跟踪算法。匹配的模板被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均有不同的加权值 ,最后的相关匹配度为各部分匹配度的加权和。算法中还设置了一个不是实时更新的加权模板 ,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 ,并采用金字塔搜索算法进行加速。实验结果显示 ,此算法有效地克服了相关匹配算法的缺点 ,具有较好的匹配精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统计估计的盲信号分离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大熵法(MaximumEntropy,ME)和最小互信息量法(MinimumMutualInformation,MMI)是两种目前最常用的盲信号分离算法.在分析ME与MM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反馈结构的输出信号概率密度函数(pdf)估计的增强ME算法.与传统ME算法相比较,新算法无需给出传统ME算法中神经元非线性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而是直接利用输出信号pdf估计来推导算法的迭代核,进行算法自适应.分析了应用几种不同pdf估计方法的新算法迭代公式.通过计算机模拟表明,新算法比传统ME算法对于解决卷积混合输入的盲信号分离问题时,具有更好的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时变速度情况下带时间窗与回程的车辆路径问题模型,考虑最小化车辆行驶总时间和最小化总延误时间两个相互冲突目标,将双目标的问题通过加权法转化为单目标问题.由于求解固定速度车辆路径问题的方法在时变速度下不可行,因而对传统优化方法作了改进,提出两阶段方法.从计算的结果看,第二阶段的RTS(reactive tabu search)算法相对第一阶段算法的求解有较大的改进.根据不同的权重的取值,可以在两个目标之间找到一个权衡的区间,决策者根据服务的要求可以在此区间选择合适的权重获得可行的车辆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研究了供应链节点间配送线路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建立数学模型。介绍并运用蚁群算法来求解供应链节点间配送路径安排问题。实证效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搜优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DH网络管理中的路由配置方法,引入了图论中的最大容量算法,作了必要的个性使之适用于SDH光纤网的规划,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实践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动态路由配置算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延约束多播路由问题考虑链路代价,提出一种新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路径(DCM-CA)算法,作为搜寻节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又改进了基于代价-时延比率(CDR)函数的有效中心节点选择算法;基于CBT树,应用上述2种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中心选择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多播路由(CS-DCMCMR)算法,该算法在搜寻路径和中心节点选择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路径的时延和代价。仿真证明CS-DCMCMR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logn),与CSDVC算法和CCLD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没有增加复杂度和满足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的条件下,较大程度地减小了最终多播树的总代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低轨(lowearthorbit,LEO)卫星网络中需要快速高效组播路由协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LEO卫星IP网络组播路由算法。在分析建立LEO卫星网络拓扑模型的基础上,该算法利用了LEO卫星网络的自身特点,采用分布式迭代的计算模式,生成基于源端的组播路由树,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LEO卫星网络组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生成的组播路由树具有较小的开销。相比于传统MRA算法,该算法生成的组播树中源点到组播成员节点的平均延时大约为前者的90%。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中需要快速高效组播路由协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LEO卫星IP网络组播路由算法。在分析建立LEO卫星网络拓扑模型的基础上,该算法利用LEO卫星网络的自身特点,采用分布式迭代的计算模式,生成基于源端的组播路由树,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EO卫星网络组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生成的组播路由树具有较小的开销。相比于传统MRA算法,该算法生成的组播树中源点到组播成员节点的平均延时大约为前者的90%。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规模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提出其整数规划数学模型,把大规模配送车辆调度问题(VRP)转化为配送区域划分问题和单车线路优化问题2个子问题,用改进的基地启发式分区算法(ILBH)解决配送区域划分问题,运用混合遗传算法(GA NS)解决分区域后区域内的配送车辆的单车线路优化问题.此改进的2阶段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配送条件下,在可行时间内得到近似解或满意解的问题,该方法已在某物流企业中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成果在城市配送系统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簇头以多跳方式传输数据到网关时,靠近网关的簇头由于负担较多的转发任务而过早死亡,从而造成了“能量空洞”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分簇的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UCRA).它包括非均匀分簇算法和最小能耗路由算法2部分.首先提出一种加权的非均匀分簇算法(WUCA),在分簇时考虑了节点的选票和传输距离.在簇间通信时提出了最小能耗多跳路由算法.它利用位置信息计算最优转发簇头位置,从而指导下一跳簇头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UCRA算法能很好地平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均匀分簇; 路由算法; 能量效率
中图分类号: TP 212.1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19.
P2P系统中采用的随机选择邻居节点的方法会降低路由效率以及增大网络开销.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现有的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环网络拓扑结构的P2P路由算法RMCT.该算法将P2P节点划分为若干簇并设立簇核节点进行管理.RMCT采用常数级别的路由表,设计了节点加入、退出算法以及簇的划分、簇核选举等算法.通过实验与经典Chord算法进行性能对比,证明了RMCT在路由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是一种有效的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解决元搜索引擎结果排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加权的位置文本排序算法。分析了现有基础算法,并在充分考虑结构信息的基础上将记录的PageRank值转化为权值。结合文本信息及其在结果列表中的位置信息实现局部相似度的调整,对排序位置的相关分值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对摘要排序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查询词条匹配度和词条间关联度的概念。最后将各相关分值进行合并得到搜索结果的最终相关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