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轻型车悬挂系统动态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轻型悬挂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给出了各种条件下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公式,为轻型车悬挂系统的减振研究,疲劳强度和寿命的预测以及预测以及设计阶段的计算仿真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Minitab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铁道客车抗侧滚扭杆装置加速寿命试验失效数据进行分析,拟合抗侧滚扭杆装置失效数据初步判定服从指数分布,进一步采用Bartlett值验证失效数据也服从指数分布.以此分布函数为基础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出抗侧滚扭杆装置失效率、可靠度、平均寿命、剩余寿命等参数.确定抗侧滚扭杆装置最佳的检查维修间隔时间是143 h,可以实现抗侧滚扭杆装置总预计检查维修费用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双横臂扭杆悬架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精确分析悬架受力、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基本公式,给出了按选定的偏频和相对阻尼比确定扭杆刚度和减震器阻尼参数的设计步骤.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发出了简明实用的双横臂扭杆悬架系统刚度和阻尼参数非线性分析与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扭杆弹簧扭转精度对其强扭过程的影响,利用弹塑性理论对扭杆弹簧强扭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获得扭杆弹簧在屈服与塑性强扭工况下的断面应力、扭矩及残余应力等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型号、强扭工况的扭杆弹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扭转精度对扭杆弹簧强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扭工艺允许范围内,扭转误差对扭杆弹簧强扭效果影响不超过5%.试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也得出扭杆弹簧强扭误差在不超过±1°工况下的强扭效果可近似等同的结论,此研究为扭杆弹簧强扭工艺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汽车扭杆的检验和质量分析,总结了五种工艺因素对扭杆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了扭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非理想条件下动力调谐陀螺仪的若干动力学问题。研究扭杆系统不垂直度和不相交度,以及转子和平衡环的质量不平衡等非理想因素对陀螺运动的影响。分析载体线振动和角振动所引起的干扰作用,并对几种扭杆轴不相交的单环和双环调谐陀螺方案给出理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弹性平衡扭杆是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机构中的一种主要零件,它承受的是特定方式的非对称、非恒定疲劳载荷。依照累积损伤理论,本文作者分析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例,发现即使在最苛刻的现场使用条件下,其疲劳寿命也超过10~(10)次循环,完全满足一台细纱机工程实用标准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偶或发生于这种零件上的失效现象应是别有原因。按静强度进行扭杆设计是安全的和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考虑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子系统与液压子系统,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数学模型,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对液压系统供油量、扭杆弹簧的刚度和转向油缸工作面积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是系统的供油流量和油缸活塞面积对齿条位移的动态响应影响比较大,而对扭杆刚度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9.
某中型卡车的驾驶室重达700 kg,单凭人力无法实现其翻转,必须借助于翻转机构.文章提出了翻转扭杆的设计方法,并结合该驾驶室的实测质量、重心坐标和扭杆材料剪切模量等数据对翻转扭杆进行了设计研究,对扭杆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扭杆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轿车扭杆梁后桥硬点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后桥衬套的安置角度及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并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杆梁后桥动力学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实际设计例子总结了扭杆梁后桥的设计要点,为整车早期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抽油杆疲劳寿命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杆作为抽油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疲劳寿命的可靠度严重影响整个抽油环节。由于抽油杆个体差异和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其疲劳寿命具有分散性,需要通过统计推断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正态分布的统计方法对抽油杆疲劳寿命可靠度进行研究,从而为油田在选择抽油杆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交异性桥面板应用广泛,其焊接接头的疲劳破坏是导致桥面板结构失效最主要的原因。采用断裂力学的方法评价正交异性桥面板典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是工程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但已有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存在精度不高、疲劳寿命预测不准等问题。以Baik等学者提出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为基础,修正了原有公式的物理概念;并通过回归有限元模型中的数据,得到了修正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经与现有试验研究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修正公式在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上的可靠性;并证明了其在正交异性桥面板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锤杆中的应力波历程包括锤击和回弹两个阶段 冲击阶段的应力波影响着锤杆的疲劳寿命 ,它的幅值主要取决于冲击速度和材料性质 就锤杆的使用期而言 ,其应力波幅值呈正态分布 根据断裂力学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推导出了锤杆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公式 进行了实例计算和讨论 ,提出了一些延长锤杆疲劳寿命的建议 图 2 ,参 5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寿命设计原理,运用波动力学、冲击钻进动力学,分析了钎杆抗断性能及其疲劳寿命影响因素,提出了具有低应力、高抗断阻力特性的薄壁管式钎杆结构·薄壁管式钎杆,以不增加钎钢消耗量为前提,通过显著增大钎杆外圆直径,达到提高钎杆抗断性能、降低钎杆循环应力水平的目的·同时,结合材料的S-N曲线和钎杆的理论载荷谱,运用电算程序,预估了新型结构钎杆的抗疲劳寿命·工业考核表明,薄壁管式钎杆的疲劳寿命达到1200m,比国产传统钎杆提高近70%·  相似文献   

15.
抽油杆承受交变载荷 ,而交变载荷往往造成材料的疲劳损坏 ,杆柱的疲劳寿命与变载循环次数和变载幅度直接相关。因此 ,同一变载循环中最大及最小载荷的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对杆柱疲劳分析有很大影响。对几种常用的载荷计算方法 ,包括 :考虑液柱惯性力的KemlerEmory方法 ,未考虑液柱惯性力的Mills方法 ,APIRP 1 1L中的推荐作法和考虑抽油杆自由纵振产生振动载荷的算法等进行分析发现 ,各种方法对最小载荷的计算结果偏差过大 ,这会对抽油杆柱的力学分析造成影响。根据载荷计算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抽油杆柱疲劳极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凿岩机理论载荷谱与钎杆抗疲劳性能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应力波理论和强度原理,在几种常用凿央理论载荷谱作用下,地国内犴钢钢种典型工艺下的机疲劳性能进行了动力响应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钎杆的制造工艺对其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凿岩机机型应与钎杆的抗疲劳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计算的铝合金活塞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燃机铝合金活塞在高温蠕变影响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以柴油机铝合金活塞弹性有限元计算所得的名义应力,应变为基础,利用Neuber原则计算其真实弹生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高周疲劳构件在平稳随机载荷作用下寿命预估的频域分析法,在现有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宽带高斯应力作用下,由危险点应力过程的自功率谱函数直接估算疲劳寿命的公式,并作了初步验证,适用于工程设计阶段和解决危险点应力-时间历程难以实测的疲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碳钢三维高温低周疲劳寿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与计算,用当量应变法、能量法和损伤法讨论了三维交变应力 作用下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并推出了相应的寿命评价公式。解析 值与实测值的对比结果令人满意,说明此三种寿命评价法可直接用于实际装 置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20.
截尾分布的应力寿命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应力寿命模型和截尾分布理论,建立了截尾分布的应力寿命模型,对工程上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寿命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这一事实,工作应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推导出疲劳可靠度计算公式·对工作应力服从其它分布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本文给出的方法推导出·所建模型消除了疲劳可靠性计算的系统误差,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实例计算表明,给出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