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市场经济体制下江南地区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特点、问题和建议同济大学杨贵庆,熊健无锡县城乡建设局惠宇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江南小城镇为对象,结合无锡市城内洛社镇实例,提出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发展的五大特点,并针对五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探究,从缓解大城市社会资源方面的压力、以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强化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指出科学规划、资金短缺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等对策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二住宅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大城市、大城市的郊县以及农村近年来第二住宅的发展,分析了我国第二住宅在不同时期受政策、经济、环境的影响各自具有的独特发展机制;阐述了第二住宅在大城市、大城市的郊县、农村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演变趋势;探讨了第二住宅对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成  王方 《工程与建设》2009,23(6):775-777,780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市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辐射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敏感性的地域。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自身以及所属的大城市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现有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主要的发展模式,以及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如何去选择发展模式,然后以合肥市三河镇为例,探讨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经济》1998,11(6):5-10
一、商贸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一)商贸中心的内涵与特征商贸中心是指一定区域范围的商业贸易中心城市。一般情况下,商贸中心是以一个商贸大城市为依托的,在一定的区域中沟通商贸活动,聚集和扩散各种商品和贸易及其相应服务,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高度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作为城市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将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各自的职能,实现圈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并焕发出比作为各自独立的单位经济更大的活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有关城市经济圈理论的阐释,并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实例进行研究,揭示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昊忠市利通区隐性城镇化的特点、形成机理和功效利弊的分析,提出了将隐性城镇化转为显性城镇化的几点举措,即创新政策体制.加快利通区小城镇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以及形成有效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旨在提升利通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带动整个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索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摆脱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以大城市为依托,通过城市产业联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目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途径。为此,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通过科技进步加快城市产业调整步伐,实现经济一元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胡耀邦同志到云南视察,看到保山县(今保山市)板桥公社的小集镇破烂不堪,凄凄凉凉。于是就在同年底的一次会议上讲到要发展商品经济,不恢复小城镇是不行的。要使农村的知识分子不想到大城市来,不解决小城镇问题就难以做到。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等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脚。(见费孝通著《小城镇,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城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尽快使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从而推动小城镇向前发展.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由于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作为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已显示出巨大作用.大力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认为,乡镇企业布局要适度集中,通过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和小商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高层次小城镇,提高现有小城镇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转换城市机制,完善城市经济结构,用市场法则取代行政原则,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确保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有序转移,将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使小城镇成为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桥梁,形成对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郊区化进程给全球大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发展带来了激烈变化.与西方国家不同,在集聚城市化背景下的郊区化,使得中国的大都市郊区小城镇未能获得普遍的繁荣.在集聚和扩散的合力作用下,大都市郊区的小城镇发展如何突破重重难题,承担起其应有的角色作用?该文将以南京为例,尝试对大都市郊区的小城镇发展作出一定分析,提出些许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作为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小城镇是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桥梁,对用围农村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文章以安徽省为例。简要论述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城镇化经历了波动徘徊—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等主要阶段。当前总体上正进入城镇化中期的快速扩展阶段,但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较大脱节、城镇化质量不高、大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散趋势加剧、城乡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应当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先导的产业支撑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协调、城镇聚合轴和都市圈有机结合的战略布局,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优先发展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的“小城镇、大战略”,以科学分类考核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武汉城市圈是一个以武汉市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面积为6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合理进行大武汉城市圈内的小城镇经济布局,有着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北小城镇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林  颜弘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5):79-81,85
从农村小城镇发展模式的两层含义入手,分析了它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它对“中部崛起”的影响,提出了培育和创新湖北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广西小城镇发展极不平衡,分布总体上东密西疏,且有明显的沿河流和交通干线及平原分布的特征,并形成四大城镇空间发展区,构成了广西小城镇的网络结构系统;针对小城镇发展腹地特点,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发展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