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一种基于多面体描述系统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泰勒级数对系统线性化;采用对每个偏导数取最大最小的方法构造多面体,描述系统包裹原非线性系统;对由多面体描述系统各个顶点构成的多个线性预测模型设计相同的反馈控制器,该反馈控制器可以通过有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半正定线性规划得到,满足系统实时优化的需要.系统的稳定性由多面体描述系统的稳定性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具有可控特性的电磁弹簧模型;利用位矢量概念,描述了由电磁和永磁体组成的一对环形磁体间的电磁力计算;用有限元法仿真了电磁弹簧的磁通密度,电磁力,弹簧刚度,结果表明电磁弹簧具有较好的可控特性,便于主动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上普遍存在的一类同时由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描述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系统,讨论了它的存在形式,提出了这类系统中具有中间状态变量和扰动状态变量时的线生化解耦控制的方法,并以一类化学反应器为例作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具有可控特性的电磁弹簧模型;利用位矢量概念,描述了由电磁和永磁体组成的一对环形磁体间的电磁力计算方法;用有限元法仿真了电磁弹簧的磁通密度、电磁力、弹簧刚度,结果表明电磁弹簧具有较好的可控特性,便于主动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一类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随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设计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器,证明系统的滑动模运动的存在性,分析它的稳定性,并给出数值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6.
影响力-位置混合控制和机器人人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其工作任务的描述复杂,对使用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任务描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机器人的微运动描述之上,使描述工作由获得控制参数变成分析微运动组成,大大降低了任务描述难度,可使操作者较方便地描述机器人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由x’(t)=Ax(t)+Bu(t)描述的线性系统,当A在非自反Banach空间上生成半群和B-为一无界算子时,B是可容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SDL语言及其在TD-PRS终端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DL语言是CCITT推荐的规范与描述性语言,由ITU-T发展和标准化,被定义在兰皮书Z.100建议中,采用FSM的概念来描述对象.作为国际标准化的正式语言,它被用来规范描述实时系统,因此主要论述了规范描述语言SDL及其在TD-PRS终端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线性定常控制器Σc对一般非线性时变受控系统Σp(Σp有解且输出可控)进行实时控制的新方法.对Σp施控后希望其具有的输入输出特性用线性定常的理想目标模型Σ1来描述.Σp和Σ1的所有按输入输出等效的差异用一个施于Σ1的扰动函数向量△(t)∈RL来描述,若任给输入函数向量u(t),总存在△(t)使得Σp和Σ1输出相等,则称具有扰动△(t)的Σ为Σp的一个线性定常替代模型Σ.构造Σ的扰动状态观测器Σ0,并设计扰动前馈控制器Σ,Σ0和Σc合称Σc.由Σ对Σ施控后,扰动△(t)则不影响Σ3的输出.由于Σp和Σ转入输出等价,故知由Σc对Σp施控后,其输入输出特性可由Σ1来描述.文中给出线性定常控制器Σc的存在条件、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Σ3的存在性及其与Σp的关系等有关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机器人模糊-神经控制器的新方法。因为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是由系统的响应行为而不是由其分析模型决定的,所以机器人的开环响应可以用一系列二阶系统来描述。然后,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离线优化与该系统相关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参数,并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训练开环响应与这些优化了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当它用于设计模糊-神经控制器时,在自适应过程中不必考虑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孔介质中的控制释放-迁移含有3个物理过程:溶质透过内边界(薄膜)释放到介质中;介质中流体的流动;溶质在介质中的扩散。控制释放由边界积分-常微分方程描述,溶质迁移由带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对流扩散(含机械弥散)方程描述,速度场遵循Darcy定律,构造了一非线性耦合问题的混合元 Galerkin有限元半离散格式及全离散格式,利用先验估计理论进行收敛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简化的动态模型过程,推导了热浸镀条件下的膜层控制方程,并通过实验手段对此方程作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作为工程快速估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线性化的Clohessey-Whiltshire(C-W)方程描述相对运动虽然方便,但是精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C-W方程的改进形式。首先基于C-W方程的推导,分析了在对中心引力取近似的过程中导致原方程不准确的数学原因和物理现象;然后通过对简化部分的数量级进行分析和比较,将原推导过程中忽略掉的部分重要内容重新予以考虑,并运用数学变换将新加入的内容合并转化,最终给出了一组非齐次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精度。仿真验证表明该方程在圆轨道下相对于C-W方程精度改善很多,小椭圆轨道下也消除了C-W方程的长期误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运用该均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和投影算子将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转化为方程组.进一步,应用所得到的方程组建立了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并证明了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聚点是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解.最后,给出了2个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数值算例,并分别运用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对其进行求解,描绘了每个算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轨迹图,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轨迹收敛于均衡规划问题的解,从而说明了微分方程方法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低脂果胶对稀土金属铈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铈离子溶液的pH、吸附温度、果胶用量、铈离子浓度对果胶吸附容量的影响。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用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变量显著地影响果胶对铈离子的吸附容量,吸附前后果胶的红外光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吸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Langmuir模型相比,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果胶对铈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方程。焓变和熵变是吸附过程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HNO_3)和氢氧化钠(Na OH)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并考察其对乙酰水杨酸(ASP)的吸附性能。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活性炭结构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孔隙结构和官能团与吸附性能的关系,推断改性活性炭中对ASP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含氧官能团。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活性炭对ASP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吸附过程更适合用Langmuir方程来进行描述;也表明了活性炭对ASP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改性后活性炭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96.129 8 mg/g,且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法提取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并采用HPLC法对提取液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此来研究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在超声条件下提取的动力学特征.获得了提取液中四种主要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并根据等温动力学方程图解法确定了提取过程的反应级数.求得了不同温度下四种主要生物碱的反应速率常数k,进一步依据速率常数k求得了四种生物碱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博落回果荚中主要生物碱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人口迁移对人口发展的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对一类考虑到移民因素的人口模型,运用特征线法得到解的递推表达式,并证明了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羊毛配体与铁离子之间的配位反应,并分别采用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考察了铁离子初始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羊毛铁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液相色谱分别探讨了活性红195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羊毛与铁离子之间的反应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反应为主,在较高铁离子浓度下制备得到的羊毛铁配合物在pH≤6的水溶液中对活性红195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混凝土已有本构关系建立混凝土三维损伤模型.针对基于Ottosen本构关系建立的损伤模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改进Sargin方程和过-徐模型建立混凝土三维损伤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Sargin方程作为混凝土三维应力状态的等效单轴方程,基于等效单轴方程的割线弹性模量的下降率定义损伤指标,对典型比例加载情形全过程进行损伤计算.与Mazars、Ottosen损伤模型进行对比,该模型更符合试验结果,更能够描述不同加载比例下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