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槲皮素又名栎精 (Quercetin,简写为 HL· 2 H2 O) ,是黄酮醇类化合物 ,其化学命名为3,3 ,4 ,5 ,7-五羟基黄酮 .槲皮素本身有明显的扩冠、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同时还有抗氧化、抗血凝、抗病毒、抗癌活性的报道[1 ,2 ] ,但其抗氧性和抗癌活性都不高 .最近的研究表明 ,利用槲皮素特殊的药理作用以及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协同效应 ,可使合成的新配合物不仅具有更高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提高抗肿瘤活性 ,同时还可降低毒副作用 ,这对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癌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合成出了 Cd( ) ,Sc( )的槲皮素配合物 ,并对其…  相似文献   

2.
利用槲皮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将二者进行缩合反应制备出槲皮素席夫碱,并在含无水碳酸钠的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槲皮素席夫碱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所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确定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常规方法合成槲皮素铕稀土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来表征和研究它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槲皮素铕稀土配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爵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用4种显色方法对芦丁和槲皮素标准品以及爵床的总黄酮进行波长扫描.每种显色方法各确定两个波长,在各波长下分别以芦丁和槲皮素建立标准曲线,并测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Fenton反应的方法测定爵床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建立了爵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以槲皮素为对照品,KOH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237nm,在此条件下测得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分别为1.36%、1.76%、1.06%、95.92%±4.89%,爵床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92.39%.结论:该方法显色操作简便,使用试剂廉价易得、结果可靠,总黄酮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极强.  相似文献   

5.
槲皮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与许多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环状配合物.目前,国内外共合成35个槲皮素金属配合物,其中主族元素5个:Mg、Ca、Al、Se和Pb;副族16个:V、Sc、Cr、Fe、Co、Ni、Cu、Zn、Mn、Y、Mo、Cd、Ag、Pt、Au和Hg;稀土金属14个: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它们有的具有抗肿瘤活性、有的具有抗炎抗菌作用、有的具有抗氧化和抗自由基活性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配位化学及中药学的研究理论,结合槲皮素稀土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将槲皮素与稀土Dy3+离子按1:1比例配合形成稳定二元体系配合物,其分子式为DyC15H8O7Cl2·6H2O。研究表明,在紫外光谱中,配合物的吸收波长分别红移了11nm和38nm;红外光谱显示槲皮素分子中1656.42 cm-1上的苯环骨架在槲皮素-Dy3+配合物中消失,表明槲皮素羰基中的氧与Dy3+发生了反应;在荧光光谱中,配合物在最大激发波长为253 nm及最大发射波长为582 nm时表现出强的荧光效应;在二元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Tween 20)形成三元配合物,当加入量为2.0 mL时,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分别是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的1.5倍和2倍。  相似文献   

7.
首次以信阳废次茶和氯化锌为原料,合成了茶多酚-锌(Ⅱ)配合物(TP-Zn),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热分析技术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以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为模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茶多酚及其配合物对模型中DPPH.、O2-.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锌(Ⅱ)配合物清除DP-PH.、O2-.和.OH的能力强于茶多酚,其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能稳定和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通过Wistar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H2O2氧化损伤及大鼠脑脂质过氧化实验,检测了槲皮素及芦丁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对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及脑脂质过氧化均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并且槲皮素的活性大于芦丁.  相似文献   

9.
采用八通道微量热法探讨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热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在槲皮素镧配合物作用下S.Pombe细胞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并研究其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发热功率(pmax)、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等热动力学参数。微量热结果表明:随着槲皮素镧配合物浓度 c 的增大,最大发热功率pmax和速率常数k减小;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增大。研究表明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八通道微量热法探讨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热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在槲皮素镧配合物作用下S.Pombe细胞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并研究其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发热功率(pmax)、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等热动力学参数。微量热结果表明:随着槲皮素镧配合物浓度c的增大,最大发热功率pmax和速率常数k减小;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增大。研究表明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