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族在日常生活中说白语,但使用汉语作为书面语言。双语现象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但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却是近几年的事。白、汉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保护白族语言和文化,并实施普通话教育。白语和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使用,使以白语为母语的儿童的智力得到开发,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大理市的儿童英、汉双语教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取得一定成效;鹤庆金墩初级中学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比较英语和白语语音学习英语,比传统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白(僰)文”与“白语”一样是白族的民族文化特征之一。 白文已有一个较长的历史。然而,由于“白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名词出现,只不过是公元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以后的事情。所以,我国学术界对白族的研究还不算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白(僰)文”的研究还有许多空白。首先是学术界对现有的资料未能作系统科学的界定和研究,次之是在白族社会  相似文献   

3.
和一切白族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笑话、谚语、谜语和民间歌谣一样,白族的儿歌,也是白族劳动人民和孩子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同时期白族人民现实生活的反映。它们是祖国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是我们研究白族的历史、文化、风俗、语言和儿童心理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一 前言 杨黼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俗称《山花碑》,是一块用白文(即用汉字记录白语)写的白族山花体民歌的碑。因为它是白语,一向不为人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学者名流纷纷来到大理,才为研究民族历史和语言学的专家所注意。傅懋勣、肖雷南两先生曾根据庆洞庄白族郭纯仁先生的读音做了记录,进行过研究。石钟健先生、范义田先生、徐嘉瑞先生对这块碑都作过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解放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历史和语言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视,中央白语调查组,曾对这块碑进行过  相似文献   

5.
双语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现象。剑川县金华镇是白族聚居区,当地白族群众普遍使用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对该镇群众在不同场合的白、汉双语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作一定分析,指出产生双语现象的原因,并对白族人民在加强民族语言、文化保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白语中有丰富的四音格词,它们在语言中不仅发挥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在反映民族心理特征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白语四音格词因其特殊的构词方式,构词语素在意义词化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情调色彩,因而在言语交际中能够体现出白族人民特有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一书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块白文是白族历史上采用汉字的音读、训读、自造新字和汉语借词等方法来表达白语的一种文字。不仅在历史上使用过,今天仍然有在使用,收集其文献进行释读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说白语,彝族人民说彝语,汉族人民说汉语。汉语和白语彝语都属汉藏语系的有声调语言。 在长期的社会交际中,除本民族语言外,在广大的白族、彝族和部分汉族人民中还流行着一种汉语方言,它的特色主要是保留了中古入声的五声调语,可以称之为“土著汉话”。 洱海地区的土著汉话主要流行于下关、大理、剑川,鹤庆、洱源、云龙等县的白族聚居区,它的声调调类有五: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到60%的土地上。除个别外,他们都有本民族语言,有的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很古以来,我国务兄弟民族都一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把我国的社会不断地推向前进。 我们云南有二十三个少数民族,其中白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兄弟民族。白语是白族内部通用的语言。历史上白族因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并与西来的印度文化接触,所以还用汉文和梵文写作,在民间流传下大量的汉文古文物和相当多的梵文古文物。此外,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安州志》所载“焚语”与当代各主要白语方言的对比研究,认为至迟到清代中叶,贵州六盘水一带的白族仍然在使用白语;《普安州志》中所记载的焚语,与当代白语各主要方言差别很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大理地区两千多年来即是祖国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汉白人民的交往是很频繁的,南诏、大理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要更好地治理这一地区,积极吸收内地的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白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着内地汉族的影响。由于民间的交往,统治者间的战争,以及明代以来的屯垦,有不少内地汉族人民定居或流落在大理地区。他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与白族人民和睦相处,互通婚姻,有的甚至就融合于白族之中,所以白语中不断增加了汉语的成分,汉族的风俗习惯也不断影响着白族,白族的风俗习惯也同样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族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干扰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语与英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性与异性作对比,分析影响白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母语干扰、不太适宜的传统观念、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一些改进白族地区英语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1.凡例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会说白族话的共约112万余人。白语划分为中部、南部,北部三个方言:南部共有八十万余人,中部共有四十万余人,北部共约四万余人。已往对白语的研究,中部方言尤其剑川话的研究较多。徐琳、赵衍荪(1984)描述中部的八个声调:平调四个,升调一个,降调三个;声调分元音音质带紧或松作用的两组;汉  相似文献   

14.
白族勒墨人的肤纹分析及其统计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白族勒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肤纹数据,并与相关的26个民族或支系的群体进行比较,得出了白族勒墨人是白语中较原始、较纯粹的一支,在研究藏缅语族白语的起源、演化归属上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本文突破了以往肤纹分析单纯使用聚类分析法带来的局限性,将数据适当预处理后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肤纹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就白族本主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作粗略探析,试由此出发揭示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认为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其产生、形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它和白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村社生活、民族意识等密切相联,形成了一种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以村社和水系为纽带的民间宗教文化。白族本主文化与白族其它文化一样,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其中白族服饰文化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入手,分析了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具有对个体美的形象的塑造、对社会关系的整合、对民族文化的建构等美育功能.并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意蕴,从而弘扬了大理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绕三灵”,又称“绕桑林”、“绕山林”、“逛桑林”、“绕三年”等。白语为[kuε~(33)sa~(55)na~(21)],汉字音译有“观上览”、“观尚哪”、“拐上纳”等。也有不谙内情的人称之为“风流会”。“绕三灵”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个古老的节日,是在每年农历四月廿三至廿五,大理白族举行集体祭祀祈雨的活动。相传,“此会起于南诏,数千百年来不能禁止”。人称“六诏遗风”。在大理白族的众多民族节日中,绕三灵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继承了许多古代白族文化的因子,对其田野调查和研究是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人士所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语各地方言的否定表达存在差异,但都有一个不同于其他藏缅语的三分系统,与中、上古汉语的情形相似。白语方言的否定标记既有来源于原始藏缅语的共同成分,又有历史上借自汉语的否定词,具有一定的历史层次性。白语否定标记对汉藏亲属语言比较、语言类型学以及语言影响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白族家谱深受汉族家谱的影响,在秉承中国传统家谱文化的同时,在家谱编纂特征之篇幅、体裁、体例、首纂时间、追溯历史等方面;在家谱内容特性之白族姓氏族源、冠姓父子连名制、重名制、白文记载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家谱是记载白族历史文化的资料库,对补正史料、白族民俗的研究及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