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中表达。结果EGFR表达率87.01%,与组织类型明显有关(P〈0.001),P21表达率为51.94%,腺癌中表达率为85.71%,与其它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1);C-myc阳性表达率为51.94%,腺癌和其它类型间有明显差异(P〈0.05)。但未显示EGFR、P21蛋白和C-myc与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中均呈高表达,提示在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比较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累积复发率、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53蛋白表达阳性组1、2、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4.4%、24.2%,阴性组相应的分别为84.3%、77.8%、56.1%。与阴性组相比,p53蛋白阳性组有较高的术前AFP浓度(P=0.005)、有较大的肿瘤最大直径(P=0.042)、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者多见(P=0.023)。结论 p53蛋白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特征,方法: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人肺癌组织中分泌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降钙素(Calcitonin,CT)及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神经内分 细胞的表达,结果:肺神经内分泌癌,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45%和50%,GRP阳性细胞在小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及鳞癌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组织(P<0.01),CgA阳性细胞在类癌,高分化腺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癌组织(P<0.01),结论:肺癌分化程度与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的 类有显著相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肺癌组织发生过程表现出胚性重演的特点,胎肺发育与肺癌发生在一定程度可能存在相同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4.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hTERT、P53、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及正常淋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取自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NHL组织标本3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P53、PCNA的表达,并取正常淋巴结组织15例作对照。结果:NHL组织中hTERT、P53、PCNA阳性率分别为71%(25/35)、43%(15/35)和86%(30/35)。正常淋巴结组织依次为27%(4/15)、0%(0/15)和32%(6/15),NHL组hTERT、P53、PC2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结组(P〈0.05)。NHL组hTERT、P53、PCNA在恶性程度高的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00%、69%、100%,在恶性程度低的组织中分别为68%、21%、74%,P〈0.05。35例NHL组织hTERT与PCNA两者表达一致者(均阳性)25例,两基因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hTERT、P53、PCNA的表达率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并与病理分级之间有正相关性,hTERT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郑建波  刘忠 《科技信息》2009,(7):374-375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DCC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正常大肠组织、57例大肠癌组织DC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DC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6%,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组织(1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DCC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结论:DCC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分化、侵袭、转移有关,可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及肺癌组织P53表达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P53表达情况.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17.84±8.73)ng/L水平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显著升高(P〈0.001),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肺癌患者癌组织P53表达的阳性率为61.5%(168/273),肺癌患者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有关.结论血清P53抗体水平与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着良好的平行关系,测定血清P53抗体水平或检查肺癌患者癌组织P53的表达可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myc和谱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小儿肝母细胞瘤(HB)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小儿HB组织中C-myc和PCNA的表达,结果HB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C-myc阳必一表达率分别为81.8%(18/22),和33.3%(3/9),PCNA在HB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15/22)和阴性(0/9),HB组织中C-myc和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还肝组织(P<0.05),C-myc和PCNA阳性表达率与HB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临床分期愈晚期,C-myc和PCNA阳性率愈高,结论:C-myc和PCNA在HB中的表达与HB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C-myc及PCNA对估计HB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与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53癌基因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结果:c-erbB-2、p53、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8.75%(39/80)、56.25%(45/80)、52.5%(42/80)、58.75%(47/80);c-erbB-2、p53在ER、PR均阳性组的表达低于二者均阴性组的表达(P〈0.05);c-erbB-2、p53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的表达(P〈0.05);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c-erbB-2、p53、ER、PR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指导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中MTA1和nm23 - H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MTA1、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留法检测84例大肠癌MTA1、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84例大肠癌中MTA1、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和51.2%;MTA1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低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大肠癌中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rasP21和CD44的表达。结果:rasP21的阳性率鳞癌为59%,腺癌63%;CD44的阳性率鳞癌为41%,腺癌63%。统计学分析证明:不同临床分期的rasP21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CD44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鳞癌P<001,腺癌P<0025);rasP21与CD44表达强度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P21的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e expression of P53, p21WAF1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as detected in 114 sampl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89 cases benign lung tissue as control)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se marker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➀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P53, p21WAF1 and PCNA in samples of lung cancer were 47.37%, 75.44% and 80.7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amples of benign lung diseases ( p < 0.001). The odds ratios were 39.15, 5.75, and 6.76,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53, p21WAF1 and PCNA wa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➁ For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the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of P53 was 21.08,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21WAF1 (2.16), PCNA (2.11) and of all the combined tests. This shows that P53 expression was the most valuable for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➂ For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the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of P53/p21WAF1/PCNA parallel test was 0.057 1,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single and combined tests. This indicates that P53/p21WAF1/PCNA parallel test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exclusion of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对肺癌组织中TSG101基因的影响,结果是:TSG101在正常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100%(30/30),在高分化肺癌(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7.97%(92/118)、25.37%(17/67)、18.95%(18/95);P53的表达则相反,在正常组织、高分化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6.67%(2/30)、67.80%(80/118)、86.57%(58/67)、94.63%(90/95);P53基因PCR-SSCP分析谱检测P53第5~8外显子阴性56例占30.27%,阳性129例占69.73%,总突变率为69.73%(127/180);P53与TSG101呈现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53和TSG101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在体外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MEC-1)时P^21(cip1/waf1),P^53基因调控的机理,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选用0.002mol/L HMBA和0.001g/L5-FU对培养的MEC-1细胞外诱导72h,分别采用光镜,TUNEL染色,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检测及P^21(cip1/waf1),P^53表达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MBA诱导的MEC-1细胞P^21(cip1/waf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53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HMBA通过激活转录因子P^21(cip1/waf1),P^53的表达而发挥对粘液表皮样品部细胞诱导分化,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gNOR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AgNOR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gNOR计数和p53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AgNOR计数显著升高,细胞核内AgNOR计数、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p53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AgNOR测定对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说明AgNOR和p5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6.
MMP-2、MMP-9及其抑制剂在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MMP2、MMP9及其抑制剂的表达与肺癌的生长、转移等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5例肺癌组织中MMP2、MMP9及其抑制剂的表达,观察它们与肺癌的生长、TMN分期的关系.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在45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8%(26/45)、37.78%(17/45)、35.56%(16/45)及51.11%(23/45);它们的表达与肺癌的原发灶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平均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及其抑制剂的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及平均生存时间关系密切,它们在组织中的高表达是判断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FOXG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建立稳定过表达人源FOXG1基因的肺癌细胞株A549。利用TCGA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分析FOXG1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FOXG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通过HEK-293T包装慢病毒表达载体,收集病毒上清液侵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过表达FOXG1的A549细胞株。细胞核染色鉴定外源FOXG1表达定位,Western blot检测外源FOXG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FOX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FOXG1高表达能够降低患者总体生存率。FOXG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性别,分级以及TMN分期无关;细胞周期、P53、Notch等信号通路在高表达FOXG1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被激活;慢病毒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成功;病毒上清液侵染A549细胞,24 h后可见绿色荧光表达,72 h后对照组空载体病毒颗粒侵染效率高达80%左右,实验组过表达FOXG1病毒颗粒侵染效率为50%~60%;经嘌呤霉素筛选培养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荧光效率均达到90%以上;细胞核染色外源FOXG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外源FOXG1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因此可以认为FOXG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预后有关且稳定表达FOXG1的A549肺癌细胞株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 p5 3蛋白在胃癌和结肠癌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 2 0例、结肠癌 39例的癌体标本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5 3蛋白在胃癌和结肠癌标本组中阳性的表达在细胞核 ,其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和结肠癌标本中分别为 80 %和 4 8.7% .结论 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 (P <0 .0 5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