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针对大型精密薄板工件的淬火变形问题 ,提出了用带冷板的压淬模进行压淬的新工艺 ,并针对碟簧的压淬成型做了压淬模模板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和压淬模设计 .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形状与尺寸,材及结构的探讨头得的冷却曲线,分析了探讨的浸淬冷却行为,冷却效果及其对介质冷却特性评定的影响,对用探头及其 冷却曲线评定淬火介质特性的适用性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形状与尺寸、材质及结构的探头测得的冷却曲线,分析了探头的浸淬冷却行为、冷却效果及其对介质冷却特性评定的影响,对用探头及其冷却曲线法评定淬火介质冷却特性的适用性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方法求解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而求得组织场,并分析了各控冷工艺参数对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淬透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场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可以通过调整控冷工艺参数控制淬透层深度,为得到高强钢筋需要增大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钢筋端面单元剖分的粗细会影响计算结果,使淬透层深度与控冷工艺参数之间呈阶跃式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小样品在常压过冷液中的淬冷实验,揭示了液氮过冷度和样品尺寸对小样品淬冷时冷却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液氮过冷度、减小样品尺寸均能有效地提高样品的冷却速率,对小生物体的低温保存和低温固定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6.
应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水淬和空冷低钛高炉渣的矿相组成、显微结构、TiO2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淬渣和空冷渣中主要矿物组成均为玻璃质、钙钛矿、钙铝黄长石和镁硅钙石,但是两种炉渣中各矿物组分含量相差较大,空冷渣中钙铝黄长石和钙钛矿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62.5%和12.5%,是水淬渣中钙铝黄长石和钙钛矿的2.27倍和1.92倍,而玻璃质的平均体积分数不足水淬渣的1/3.水淬渣和空冷渣中矿相显微结构差异较大,空冷渣中钙铝黄长石为钉齿状,而水淬渣中钙铝黄长石为呈羽毛状和针状,且结晶粒度较小,钙钛矿在水淬渣和空冷渣中分别呈星点状和树枝状分布,两种炉渣中镁硅钙石都为纺锤体形;水淬渣中TiO2主要分布在钙钛矿、玻璃质和钙铝黄长石中,而空冷渣中TiO2主要分布在钙钛矿和钙铝黄长石中,并且空冷渣中钙钛矿TiO2的分布率比水淬渣高8.41%,空冷方式更有利于将TiO2聚集在钙钛矿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传热学的原理出发,建立了注塑件冷却的数学模型,当注塑件每个表面有1/3厚度达到固化时开模,据此推导出了注塑模冷却时间理论计算公式,此式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可用于注塑模冷却系统的设计及指导注塑件的设计与生产。  相似文献   

8.
透平叶片双工质冷却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工质冷却叶片存在尾缘温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尾缘射流孔的双工质冷却叶片.在建立的3叶片叶栅热风洞实验平台上,实验研究了冷却介质进口参数对实验叶片表面温度和冷却效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工质综合冷却下,叶片尾缘温度大幅度下降,叶片表面温度分布较均匀;当冷却介质与主流燃气的温比Tc/Tg=0.65、压比Pc/Pg=1.3、流量比Mc/Mg=0.034时,叶片尾缘和前缘区域冷却效率分别约为50%和55%,中弦区域的冷却效率高达67%;与冷却介质进口参数相比,冷却方式和冷却结构对提高叶片冷却效率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井压风机冷却水泵引水装置在底阀出现故障漏水时无法实现快速起动的弊病进行了改进,目的是实现在任何意外的情况下造成停泵时都能够快速起动,从而保证压风设备及时投入运行,保障矿井建设和煤矿正常生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针对西北地区目前使用的蒸发冷却系统模式单一及其它问题,提出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并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比较新系统和传统系统,分析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系统在西北地区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钢锭在注车上的冷却过程,推导了钢锭的非对称冷却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该模型已被实例证明,可以用来估计对称传热假设的偏差以及生产中的可用程度,也为研究钢锭任一局部位置的热状态参数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精密镗床双驱丝杠进给轴连续运行时发热严重导致热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进给轴热源的差异化主动冷却方法。首先,确定了进给轴主要热源部位为轴承、电机和丝杠螺母副,分析了进给轴热源生热和散热机理,确定了关键边界条件,建立起主动冷却下的热流固耦合仿真模型;然后,设计了内置流道的冷却板并安装于热源处,每一冷却板分别设置冷却回路并通入4号主轴油作为冷却剂,每一冷却回路单独配置油箱进行独立调温;最后,建立了进给轴的轴承、电机及丝杠螺母等热源生热模型,精确匹配各热源生热率来控制冷却系统中进出口冷却液的温度,从而差异化地带走不同热源处所产生的热量以控制各部位温度,减小热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进给轴无冷却时对比,采用差异化主动冷却方法,最大热误差下降了58.56%以上;与恒温冷却方法相比,最大热误差下降了34.55%;同时缩短了热误差的稳定时间,表明该进给轴主动冷却方法能有效减小进给轴热误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研究分析了冷却水管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入模温度与冷却水入管温度之差、水管长度、冷却水流量、混凝土基础厚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最高温度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最高温度的实用估算公式,该公式与相关实测数据及分析结果相吻合,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管的间距及水管长度对混凝土基础最高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果蔬表面水滴对其真空冷却冻伤的影响,选取不同质量的水滴为实验对象,首先研究了在特定终压下水滴的降温特性.进而研究了真空泵排量和真空冷却的终压对水滴降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的降温规律和已报道的食品降温规律差别很大,即使水滴没有沸腾现象,其温度也会迅速降低;改变水滴质量和真空泵排量无法阻止水滴结冰;终压低于3 500Pa时水滴终温将低于0℃,低于2 000Pa时水滴结冰.因此,向果蔬表面喷水时应喷洒均匀,避免出现较大的水滴,当喷水量大时,应适当提高终压,避免因水滴冻结造成果蔬冻伤.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的淬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用油作淬火冷却介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笔者在分析了聚合物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后,3种浓度的281A水溶性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进行了淬火工艺试验,并对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随后,与20号机油进行了淬火变形、介质管理等方面的比较,进而,分析了聚合物淬火介质淬长片板簧侧弯变形超差的原因是:此类冷却介质在钢的Ms点以下的温度范围,其冷却速度远较油快所致。最后,总结出在板簧行业推广使用聚合物冷却介质时,尚需解决降低该类介质在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和使用过程中的浓度校正及变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用于多种实用冷却装置却模拟系统,对工程中常用的冷却装置提出了适当的处理方法。为了分析稳态过程,将制品分成许多薄层,层与层之间的传热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对模具采用特解边界元法进行计算。多个工厂的应用实际表明,系统的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对注塑模具以及制品的冷却过程进行分析,从热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引入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了注塑冷却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边界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模具和制品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啤酒生产中普遍采用两段法汁冷却工艺,对万吨啤酒厂一段冷却法进行了论证,热麦汁用现有的2台20m^2薄板换热器冷却到8℃,酿造用水经冷冻到3.5℃后用于麦汁冷却,出口温度达78℃,作为糖化和洗槽用水,啤酒生产成本比两段法降低12.5元/t。  相似文献   

19.
干热岩利用介质发电过程中,其内部不同温度梯度的岩层会产生温度交替变化,研究循环高温作用下岩石的渗透性可提高其利用效率。本文开展了循环高温(400 ℃和600 ℃)冷却后花岗岩的气体渗透率试验,探讨温度、循环次数、冷却方式、围压对花岗岩内部流体传输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花岗岩气体渗透率在循环高温冷却作用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温度越高,岩样劣化越明显,高温淬火普遍比自然冷却劣化严重。岩样第一次高温冷却后的损伤程度最为严重,质量损失率均占6次循环过程总质量损失率的近一半。岩样表观渗透率在2次循环后增大了两个数量级(从10^-18 m2到10^-16 m2)。第4和第6次循环,其表观渗透率在高温淬火冷却下有缓慢增长,在自然冷却下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快速凝固的熔融金属取样器;其冷却速度可达105K/s,凝固速度达67.6mm/s,传热系数达105(W·m-2·K-1).该装置能够实现在现场或实验室的熔融金属中不同部位抽取液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