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查明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无机盐的实际效果,在水库网箱中进行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无机盐对鲤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鳞有稳定的积极作用,为必须添加的营养元素;而实验中添加的锌,镁和铜等成分则有负作用,故额外添加和水中含量较高会对鲤鱼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另外,还发生多种元素混合使用时,有相互拮抗作用,减少了磷的正作用及锌,铜的负作用。所此认为,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混合无机盐定型产品不一定能达  相似文献   

2.
青霉菌产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油脂废料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青霉菌株。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青霉菌液体发酵产植酸酶的影响。结果最佳碳源为蔗糖,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铵、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适于产植酸酶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淀粉2%,蔗糖1.5%,蛋白胨1%,硝酸铵0.2%以及少许无机盐。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影响植酸酶产生的因素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富有机质页岩水化膨胀机理,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对富有机质页岩中主要黏土矿物水化膨胀规律及无机盐溶液对其抑制效果进行了物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去离子水浸泡时间的增加,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都可以发生一定的膨胀,表明三种黏土矿物都可以发生水化反应,但蒙脱石晶层间距的膨胀程度远高于伊利石和绿泥石。无机盐溶液可以抑制蒙脱石和伊利石的水化膨胀,且对伊利石水化膨胀抑制性更好。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抑制效果受到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影响,在无机盐溶液浓度小于1.2 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同种类型无机盐溶液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加入无机盐溶液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黏土矿物水化作用始终在进行,晶层间距仍在增大,即无机盐溶液不能完全杜绝黏土矿物水化反应的发生。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水平井井壁稳定、水力压裂设计及现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无机盐作为酶抑制剂,对尿素酶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用氨气敏电极跟踪反应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无机盐能有效地抑制尿素的酶解反应。同时还研究了脲酶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5.
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NH4Cl,最适无机盐为KH2PO4和MgSO4·7H2O。并且通过L9(3^4)iE交实验得出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KH2PO4和MgSO4·7H2O)这4个主要因素中,对菌丝生长影响最大的是碳源,氮源次之,无机盐影响最小;最佳组合为玉米粉5%,NH4C10.3%,KH2PO40.05%,MgSO4·7H2O0.15%。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研制了一种新型金属清洗剂SA,并对复配机理及无机盐效应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添加剂对AN多变晶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热分析的方法对四十余种无机、有机添加剂和几种表面活性剂及水分对硝酸铵(AN)晶型转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添加剂对AN的影响应为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的方法研究无机盐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黏度影响的规律及微观机制。结果表明:无机盐对溶液黏度影响较大,其中Ca Cl2和Mg Cl2对溶液降黏作用强于Na Cl,且当Ca Cl2和Mg Cl2浓度相同时Mg Cl2的降黏作用更加明显;当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时,由于盐离子与聚合物中羧酸根基团的静电吸引,使其在聚合物周围形成阳离子层,从而减弱了聚合物分子链上羧酸根基团之间的排斥作用,导致分子链收缩,进而降低溶液的黏度;相比于Na+和Ca2+,Mg2+更易靠近HPAM分子链,对分子链构型及黏度的改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加入无机盐硝酸铵辅助合成大孔径介孔分子筛SBA-15,用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大孔径分子筛SBA-15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孔径约12 nm,比表面积894 m~2·g~(-1),孔容为2.6 cm~3·g~(-1);不加硝酸铵则不能得到具有高有序度的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测定了片状陶瓷膜的ξ电势的电渗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无机盐溶液中氧化铝陶瓷微滤膜的ξ电势,基于表面化学原理初步分析了各类溶液组分对陶瓷膜表面电性质的影响,有关结果为深入理解无机盐对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采自某矿山的硫化矿石按照4因素3水平的正交表进行实验,通过直观分析计算各因素的极差,确定各主要因素对硫化矿石结块影响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结块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为:温度>含水量>湿度>粒度。通过趋势图分析易知硫化矿石的结块率随各因素数值的变化而呈现的趋势,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分析温度、湿度、含水量及粒度对硫化矿石结块的影响机制,对各因素与结块率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定量的表达式,初步判断实验室条件下改变各因素对硫化矿石结块程度的影响,验证正交试验的可行性。单因素实验表明,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硫化矿石的含水量、粒度对硫化矿石的结块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COSTT单轴测试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检测硫化矿石结块特性的单轴测试法.采用该方法对冬瓜山铜矿硫化矿石试件施以不同荷载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单轴测试仪测力环的变形值表示试件抗压强度,并就矿石结块特性与结块时间及荷载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结块时间相同时,荷载越大,单轴测试仪测力环变形值越大,试件抗压强度越高,即结块强度越大;当荷载相同时,结块时间越长,测力环变形值越大,试件抗压强度越高,即结块强度越大;实验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硫化矿石结块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杨梅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很容易结块而使品质变差,为避免和减轻其结块,本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杨梅粉不同水分活度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之间的关系,温度湿度对杨梅粉结块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杨梅粉水分活度(Aw)与Tg呈线性关系,Tg=45.758-168.8 Aw(R2=0.863 1);杨梅粉在加工过程中,尽可能使环境温度低于15℃,相对湿度低于22%;杨梅粉结块过程中经历粉的塌陷,粘结,最终导致结块.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移动代理的主动网络进行了研究,移动代理作为一种能够在异构网络中主机间自主地进行迁移的代码机制,可用来实现主动网络、设计了一个通用的基于移动代理的主动网络安全框架,其符合主动网络安全工作组提出的主动网络的安全规范,能有效地保护主动结点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路面是以沥青或水泥为材料、粘结矿料而修建的面层,其与各类基层或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良好,并在各类道路路面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化学化工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但在公路路基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公路路基面施工以及公路领域得其它方面,亦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时间堆放后不同变质程度肥煤粘结指数、胶质层指数、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肥煤经长时间存放后,胶质层指数变化不明显,粘结指数、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等性能指标呈下降趋势,不同温度下的流动度整体向低温区移动,且变质程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肥煤经长期周转、运输后,应检测流动度、膨胀度指标,确定能否继续发挥肥煤作用,在配煤炼焦中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弱粘结煤的高温活化特性,表明弱粘结煤高温 焦 碳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的形态多、长径比大,具有良好的活性。弱粘结 煤良好的活性可以为SiC快速、大范围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盐酸对硝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80微量量热仪测定了纯硝酸铵、混有盐酸的硝酸铵在热分解过程中的反应和放热特性.比较了纯硝酸铵热分解反应和加入盐酸后硝酸铵发生热分解反应的不同机理.根据实验测得的热分解反应热流速计算得到热分解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盐酸对硝酸铵的热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其反应活化能小于纯硝酸铵的反应活化能.根据热爆炸理论,利用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混有盐酸的标准包装硝酸铵的自加速分解开始温度.  相似文献   

19.
对祁东煤矿32、61、9三个煤层的煤质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2、61到9煤层,煤的挥发分明显减少,而粘结指数略有增加,煤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气煤和气肥煤向1/3焦煤和肥煤方向转化。同时,9煤层出现挥发分急剧减少、粘结性完全丧失的热变煤。分析认为:祁东煤矿从32、61到9煤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岩浆侵入活动是形成煤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导致了这三个煤层煤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接触变质作用导致了9煤层热变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30种配煤方案,在堆积密度为1.1t/m3的条件下进行捣固炼焦试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入炉煤性质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性能指标与入炉煤性质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而增加入炉煤的黏结指数有利于提高焦炭的耐磨强度,但不利于提高焦炭的抗碎强度;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和催化指数、提高其黏结指数有利于改善焦炭的高温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