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思想的提出,实现工业产业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有效增强社会整体效益,已然成为我国新的发展新任务。测控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驱动力量,其在我国未来工业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测控技术及仪器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已然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鉴于此,本文即立足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内涵及发展进程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概述,进而论述其相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组成,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优越性,对该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仪器进行了总结,指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应用,着重论述了该技术在树脂吸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测量分子离子吸收光谱的速度调制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进程,着重介绍了高灵敏度的光外差磁旋转速度调制光谱技术的实验装置、特点以及应用这项技术的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先进材料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各类低维材料与新型结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发展测量材料内微观结构力学信息的实验新方法,这也是精密机械、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以显微拉曼光谱为代表的光谱力学方法,具有无损非接触、在线原位、对本征与非本征应力/应变均敏感、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与应力灵敏度、一定深度内部探测以及协同表征与解耦分析的能力等技术特征.光谱力学方法是通过定量表征材料内部形变发生变化引起光谱谱线形状的变化来实现应变/应力的相对直接的测量,对于整体变形细微、内部应力状态与分布复杂且动态演化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的适用性,故而近年来受到固体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特别关注.围绕显微拉曼光谱、显微荧光光谱(含光致荧光光谱和阴极发光光谱)和太赫兹波时域光谱等主要的光谱力学方法,综述各自的力学表征原理与适用材料、当前仪器发展水平与关键指标、应用研究的现状,重点列举了该类技术在微电子/微结构残余应力检测、复合结构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涂层结构内部界面区域应力定量表征、二维材料异质结与新型半导体纳米线应变工程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突出进展,并给出了光谱力学方法与仪器发展面临的瓶颈问...  相似文献   

5.
江济强 《广东科技》2007,(10X):260-261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其主要标志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技术、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CCD技术相结合,组成智能化测量系统应用到牛顿环实验中,使牛顿环实验观察直观,数据采集处理简便,提高了实验精度,实现了牛顿环实验测量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深度知觉测试仪结构复杂、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测试仪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使仪器从控制到长度测量都体现了智能化和数字化.仪器的测量精度可达到10^-4m,且通过数字显示器直接向主试呈现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线阵CCD光谱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方法,将线阵CCD作为一个整体,测量其光谱灵敏度。线阵CCD的整体光谱特性在用线阵CCD作为光谱仪器的接收器件时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同时分析了测量原理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给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测量精度与仪器精度和测量方法之间的传递函数,并通过葡萄糖水溶液浓度测量的基础研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不仅能为光谱方法可达到的测量精度提供一种估计手段,还可以给出采用不同测量方法时实现预期测量精度所必需的仪器精度。这为血糖无创伤检测技术乃至近红外谱分析技术的设计实现及测量精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6,(6):83-85
仪器分析理论和实验是大学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涉及多种不同实验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拉曼光谱是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光谱方法,它与红外光谱各有局限又相互补充。但由于目前教学和学生知识条件等限制,与红外光谱比较,拉曼光谱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开展较少。本文旨在设计拉曼光谱在晶体中应用的开放实验,并将实验实践引入到拉曼光谱的课堂理论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将拉曼光谱知识的难点简单化、形象化,初步了解和掌握拉曼光谱的基本知识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辅助接触应力测试技术及其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两种计算机辅助接触应力测试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使接触应力测量具有全场、静动态测试、高度数据自动化等优点。这些特点无疑对接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光学记忆薄膜计算机处理系统及多点导电橡胶计算机辅助测量装置已应用于牙颌接触和关节接触的生物力学研究课题中。这些应用表明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能较好地满足接触力学的实验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城镇地籍图的成图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利用光电测距仪等仪器设备进行综合采样,利用采集的地籍要素数据与野外所实测的界址点、大地点的坐标一起输入微机进行处理,最后由数控绘图仪自动绘制出地籍图。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2007年中国在能源与环境、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制造业、科学仪器和实验装置等工程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未来工程科技的几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复杂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需求,需要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半实物仿真系统.针对混合选别过程,研发由对象计算机、控制器设计计算机、监控计算机、虚拟执行机构与检测仪表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控制算法,运用MATLAB研发虚拟对象、虚拟执行机构和检测仪表、控制器设计模型,研发了相应的可视化界面.在对象计算机、控制器设计计算机和监控计算机的基础上完成了被控对象机理建模、控制器设计模型参数辨识、控制器设计和控制器性能评价等研究.为复杂控制算法研究进一步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戴莹  孙勇 《实验室科学》2009,(6):152-155
该文详细设计了“长安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利用校园网络并结合SNMP、WEB技术实时进行设备在线变更、设备在线追踪、设备在线核查及问题管理的设想,总结出当前高校网络中心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方面的相关办法与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DDE通讯的汽车衡计算机计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DDE通讯方式来获取仪表上传数据的汽车衡计算机计量管理系统的实现.由于采用动态改变MSComm控件的Rthreshold属性值的技术,与同类型软件产品相比较,系统反应及时、稳定性强、可适应各种仪表类型.  相似文献   

17.
刘明珠 《应用科技》2005,32(8):20-22
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较新的微机接口总线,它支持计算机外设的即插即用功能,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智能仪表的即插即用和系统的高集成度,采用了USB技术.剖析了USBHost核心技术,论述了将通用串行总线技术应用于智能仪表中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片计算机控制的电子衡器常用的自动零跟踪处理的原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实时的交通和车辆信息的采集是很多种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详细描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这种信息采集平台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性的研究、交通数据采集、现场测试等提供良好的辅助测试和验证平台.该平台还能作为智能交通多功能测试车的一个辅助检测手段,进行移动检测的研究.而虚拟仪器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优势,它能够使测量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角试验仪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和程序流程。该仪器采用单片机技术,能够在任意发动机转速下设定任意点火提前角,配合发动机测功试验,可以快速测绘出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曲线,为发动机和点火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