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所制备的恶嗪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了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用SCF-PPP-CI汉地双恶嗪化合物进行了分子轨道计算,能量计算值与实验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恶嗪化合物光谱性能预测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2.
光致变色双螺萘并恶嗪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恶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下螺恶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合成三种N,N‘-1,4-亚丁基双螺吡喃和双螺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这些化合物熔点比相应的单螺环化合物高。还研究了闭环体与开环体的光致变性能,发现双螺环化合物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单螺环化合物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六个双恶嗪化合物,即:6,13-二氯双恶嗪;3,6,10,13-四氯双恶嗪;2,9-二甲氧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乙氧基-6,13-二氯双恶嗪;3,10-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测试了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计算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呈现出较好的镜像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变温红外和变温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一个新的席夫碱型液晶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羰基和亚胺基团在红外光谱中对SB-SG转变较敏感;在拉曼光谱中,对N*-SB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C下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三羰基环戊二烯基烷基钼「(η-C5H4SiMe2SiMe3)(CO)3Mo-RR=Me,PhCH2,CH2COEt」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硅与茂环发生电子的反馈作用表现在红外光谱上分子的键振动吸收位移,从而讨论了硅甲在取代茂环后对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影响并对标题化合物的主题红外吸收带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8.
3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 ,对3 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进行了构型优化,并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用PM3系列方法对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得到C2V对称性的稳定构型,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了该分子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计算数据与它的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螺吡喃,螺恶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8个在N位上不同取代的螺吡喃和螺恶嗪,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它们的结构。研究了螺环化合物和开环体的光致变色性能,测定了部花菁在12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讨论取代基对部花菁的光谱性能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一种新化合物1-(2,4-二甲氧基苯亚甲基)-3,6-二甲氧基环丙萘的合成,测定了该化合物的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和13C的核磁共振谱.光谱数据与预期的化合物结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化合物N-甲基螺恶嗪,对它进行了IR和^1N NMR表征,并对共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锌酞菁(ZnPc)-球烯(C60)复合物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光谱性质.UV-Vis光谱在710nm附近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峰位置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这表明ZnPc和C60形成了分子间电荷转移复合物(CTC).荧光光谱中激发峰的位移和荧光猝灭低谷现象进一步证实形成了ZnPc-C60的CTC.通过Job′s光度滴定等方法表明ZnPc与C60以1∶1和2∶1的复合比生成CTC.对ZnPc-C60在不同温度下的生成平衡常数KC及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LYP/6-31G^*水平上计算丙酮气态的红外光谱,并用On-sager模型自恰反应场方法在BLYP/6-31G^*水平上计算液态丙酮的红外光谱.将计算所得的丙酮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与文献值比对,气态值差1cm^-1,液态值差8cm^-1,说明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由此确证量子化学Onsager模型对液态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计算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LYP/6-31G^*水平上计算丙酮气态的红外光谱,并用On-sager模型自恰反应场方法在BLYP/6-31G^*水平上计算液态丙酮的红外光谱.将计算所得的丙酮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与文献值比对,气态值差1cm^-1,液态值差8cm^-1,说明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由此确证量子化学Onsager模型对液态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计算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荧光法测定两种维生素B相关联的杂环化合物进行构型优化,并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染料体系的光谱转换率、热效应和多重染料对灯泵染料激光器输出的影响;通过计算施主和受主的光谱转换率,得出系统中施主和受主浓度都低的结论;提出了分离施主和受主是使用多重染料的最佳方案.实验表明,分离C6-R6G体系比单独R6G体系激光输出高2.6倍,而分离三重染料体系又比分离C6-R6G体系使激光输出提高1.8倍,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以3-羟基-2-萘酸为原料,通过溴化、还原、酯化、亚硝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得中间体4-亚硝基-7-溴-2-萘酸甲酯(Ⅳ).化合物(Ⅳ)与费歇尔碱缩合即得题示化合物——N-十八烷基-3,3-二甲基-5′-甲氧羰基-8′-溴吲哚啉螺萘并口恶嗪(Ⅴ).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的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Ⅴ)具有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CCD多道分析器对Cu弧等离子体光谱强度进行高精度实时采集,并以Hg灯普为标准对Cu弧激光发谱线进行波长标定,利用激发原子的玻耳慈曼分布公式,计算Cu弧等离子体温度,当激发电流从2.0A增加到8.0A时,相应的Cu弧温度从6260-K增大到7562K。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苯并(口,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步法,以部分交联的聚氨酯(PU)为聚合物I,双酚A型苯并恶嗪(BA)的聚合物Ⅱ合成聚氨酯/苯并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PU/BA IPN),并应用动态机械热力学分析对产物的阻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U/BA IPN在PU:BA为1.5:1时具有最佳的宽温域的阻尼性能,低的PU联度有利于阻尼性能;适当地延长固化时间可提高体系的阻尼值,但是会使阻尼温度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