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深入探讨危化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提出采用变一致性优势关系粗糙集理论(VC-DRSA)定量分析危化品运输环境风险不确定因素重要度,进而揭示风险因素与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不可约简规则,为缓解和预防危化品公路运输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预防并控制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应用扎根理论对158起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和理论饱和性检验确定了事故影响因素的28个范畴、12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绘制了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鱼刺图,构建了事故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对12个主范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26日,湘西第一场雪悄然而至。在往长沙的高速公路上,记者看到不时有危化品运输车辆驶过。虽然路面有积雪冰冻,但仍有个别"胆子特大"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呼啸而过。经常跑长途运输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危化品运输车因吨位显赫和车体上的‘爆’字,足以让其它车辆敬而远之。谁知道那里面装着什么,万一爆炸可不得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危化品种类不断增加,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也不断  相似文献   

4.
<正>危化品泄漏事故是指人们在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缺欠、违章操作和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危化品外泄,造成人员较大伤亡等严重后果的事故。当前,危化品发生的爆炸、燃烧事故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人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1-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9条国道的交通事故资料,对潮湿、冰雪、积水、漫水、泥泞5种不同路面条件下的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每100 km事故起数、平均每起事故伤亡人数和平均每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发现潮湿、冰雪和积水路面是影响道路行车安全最多的3种路面状况.从交通事故后果综合指数来看, 9条国道中G108线事故损失最严重,各种路面条件下冰雪路面事故损失最严重;事故多发路段中的前3位分别为G209线、G307线吕梁段以及G309线潍坊段. 5种路面条件下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于2011年起递减,在2014年达到最低值后突增;潮湿、积水和漫水路面7-9月为事故高发时期,冰雪路面12月为事故发生高峰,泥泞路面11月为事故发生高峰;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07:00-19:00.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危化品罐式运输车道路运输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和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道路运输系统故障树模型向贝叶斯网络转化的方法确定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条件概率表;其次,结合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算法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进行推理计算;最后,分析得出危化品罐式运输车道路运输系统的可靠度.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以根据根节点故障的先验概率正向推理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并且可以通过根节点的概率重要度分析结果排查故障,同时可以通过反向推理计算根节点的后验概率诊断故障.在结论中,提出了针对系统中关键风险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210国道保护区段每日04:00—22:00时的流动车辆进行了观测,总计流动车辆65 755辆,按观测日数计算,日均车流量782.8辆,平均1.37辆/2 min.每日15:00时的车流量最大,06:00时的车流量最少;主要集中在09:00—22: 00时,而以14:00—18:00时最为集中;每日的车流量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04:00—07:00时、07:00—13:00时、13:00—19:00时和19:00—22:00时,其中13:00—19:00时最大,19:00—22:00时次之,04:00—07:00时最小.  相似文献   

8.
 长大下坡路段是重型载货车多发事故区域。当前针对重型载货车发生事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车辆超速方面,忽略了车型、天气、驾驶人特性等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罗富高速公路某长大下坡路段在2012 年内的重型载货车事故数据,研究车型、天气、驾驶人特性等因素对重型载货车事故的影响。统计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重型货车在长大下坡路段发生事故数的分布规律;然后利用K 均值聚类算法,依据不同因素造成的事故严重程度(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将所有的因素分为3 类。研究结果显示,外地车辆、六轴车和在00:00-07:59 时段发生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最重,而有雾、有雨和低温对事故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昆石(昆明—石林)高速公路与陕西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及时间分布特征,并以当量事故率为指标,采用质量控制法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最后以昆石高速公路为实例分析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将近一半是追尾事故,其次是碰撞和翻车,碰撞、追尾和翻车3类事故形态累计百分比达78.14%;事故发生时间主要在2:00~4:00、12:00~14:00、16:00~18:00这3个高峰时段,此3个时间段共占全天交通事故发生总量的42.2%;通过对当量事故率的改进,采用质量控制法鉴别事故多发路段,能够切实反映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有效提高鉴别效果和应用范围;以昆石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根据当量事故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出昆石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共计12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危险化学品交通事故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大,情况比较复杂,为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消防部队参与处置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基本的情况,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的现状;提出了科学合理处置危化品交通事故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防部队应该更加重视此类事故的处置,切实提升专业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14年我国发生的562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从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发生路段、危险化学品类别、事故致因因素、事故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路段发生事故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54%;易燃液体化学品种类运输过程危险性较大,容易导致事故;事故致因因素的统计显示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比例高于非交通事故;每年3~8月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高发时期,每天早上8~9时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高发时间.最后,基于这些特点分析提出了减少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10国道道路、地形、植被等是羚牛东西扩散的限制因素,流动车辆、采集、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沿210国道发生的人为活动是羚牛扩散的威胁因素.在诸多威胁因素中,流动车辆对羚牛扩散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每日13:00—19:00时的影响为最大,19:00—22:00时的次之,04:00—07:00时最小,羚牛的扩散成功率仅为8.53%.采集活动的干扰次之,其次是旅游活动和商业性服务活动的干扰.进行边界调整、促进国道两侧植被恢复、建立210国道生态桥、严格车辆、商户和旅游管理,是消除影响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桃源县今年以来积极探索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扎实开展了专家诊断与隐患治理、危化品"打非治违"、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危化品企业风险评估等多项行动,切实加强了危化品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重型车辆本身特点导致其侧倾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侧翻事故,为此必须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车辆侧翻预警技术,从而减少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几率,保证公路运输安全。在全面阐述国内外车辆侧翻预警方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隐马尔可夫理论和车路协同2种侧翻预警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道路危化品运输事故频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RFID技术.传感技术,结合GPS,GIS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危化品运输综合监控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及组成原理,该系统不仅实现危化品运输状态的实时监控,在发生事故后,也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应急救援,提高了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珠海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态及车辆类型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交通量大小与交通事故发生有直接关系;星期五、星期六发生交通事故比例较高,均为26.12%;小时分布波动较大,15:00~17:00发生交通事故次数最多;在洞口附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高;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隧道交通事故频数逐渐减少,但当隧道长度增加到某一长度后,交通事故频数急剧增加;碰撞是隧道内主要的事故形态;事故车型分布中,小型客车的相对比例最高,大型货车的绝对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确定公路运输有毒气体泄漏影响范围分析方法. 该方法从有毒气体扩散过程和交通流的通行过程两方面考虑,讨论了危化品连续泄漏的过程和特点. 在高斯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了不同情况下有毒气体对公路上车流的实际影响范围. 最后,以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故为例,预测分析了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高分辨率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常规探空气象资料,对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炸事故发生在全月极端高温日,干热天气成为爆炸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危化品爆炸事故导致有毒气体或者污染物扩散,风向风速起到决定性作用;降水对爆炸事故救援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小雨的影响,二是强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震 《科技资讯》2010,(32):4-4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以追尾碰撞与超车侧向碰撞事故这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如果能够在事故发生前提醒驾驶员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则是非常有用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正是基于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来实现在行车过程中,给驾驶员提供必要的安全装置。车辆防撞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和完善。防撞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车辆间的安全行车距离,还可以实现安全超车,保证高速运行车辆的安全性,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公交车单车正面碰撞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选取英国2014-2018年速度不高于30mph/h的公交车在城市交叉口范围内发生正面碰撞的数据,建立离散选择模型—有序logit模型,从公交车驾驶员特征、车辆特征、道路特征、环境特征和事故特征方面分析影响致命事故、严重事故和轻伤事故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90%的置信水平下,事故严重程度与驾驶员性别、年龄、车辆意图、车龄、车辆状态、车辆是否离开车行道、事故是否发生在工作日、路面情况、是否信号控制、光线情况、警察是否在事故现场、事故发生位置、碰撞设施这些因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使交通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公交车事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