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预测小麦热风干燥面包烘焙品质的数学模型.以混流式干燥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有关干燥参数对干燥过程中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气流温度越高,或小麦初始水分越低,则烘焙品质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预测小麦热风干燥面包烘焙品质的数学模型,以混流式干燥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有关干燥参数对干燥过程中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气流温度越高,或小麦初始水分越低,则烘焙品质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大豆干燥和发芽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干燥过程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显示,热风干燥过程中,风温和初始含水率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当风温>42℃时,大豆发芽速度减慢,幼芽开始出现畸形,发芽率降低.当风温>62℃时,大豆发芽速度更慢,发芽率降低到70%以下,幼芽畸形率达到90%;初始含水率越低,干后种子发芽率越高.正交试验表明,风温、大豆初始含水率、干燥时间及风温与大豆初始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大豆发芽率影响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4.
油料种子热风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分析了热风温度对油料种子发芽率和干燥速度的影响 ,给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料种子的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确定了相应的参数 .分析了热风穿过一定厚度油料种子的阻力并与小麦做了比较 .  相似文献   

5.
热风干燥鹰爪虾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杨  张立娟  邹磊  李国会 《科技信息》2011,(10):146-147
本文通过对鹰爪虾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得到鹰爪虾在不同热风温度、不同风速下的干燥曲线,研究其干燥机理。并讨论风温、风速对干燥后鹰爪虾品质的影响。试验发现,风温是影响整个干燥过程的显著因素。温度为60℃时,既可缩短时间又不影响产品品质。鹰爪虾的干燥速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提高,但作用不是很明显,比改变风温所带来的变化幅度小得多。  相似文献   

6.
干燥过程对大豆发芽质量及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大豆干燥和发芽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干燥过程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显示,热风干燥过程中,风温和初始含水率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当风温〉42℃时,大豆发芽速度减慢,幼芽开始出现畸形,发芽率降低。当风温〉62℃时,大豆发芽速度更慢,发芽率降低到70%以下,幼芽畸形率达到90%;初始含水率越低,干后种子发芽率越高。正交试验表明,风温、大豆初始含水率、干燥时间及风温与大豆初始含水率的交  相似文献   

7.
合成纤维织物和棉织物热风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合成纤维和棉织物作为实验样品,对纤维织物的热风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干燥工况条件下的纤维织物温度和干基含水率变化曲线,对合成纤维织物和棉织物的表面温度和干基含水率变化特性进行了仔细分析。在热风干燥中,织物温度与干基含水率均存在4个 阶段的变化,不同的织物具有不同的干燥特性。织物的干燥是在恒速干燥阶段完成,其干燥速率由水分表面气化速度所控制;纤维织物热风干燥的临界含水率约为10%左右,降低织物的临界含水率和延长织物的恒速干燥阶段时间均有助于提高织物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的真空冷冻干燥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用于小麦种子干燥处理的可能性,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3种方式对小麦种子进行干燥处理,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研究种子中温度-时间分布曲线,并通过分析复水率、出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进一步研究了这3种干燥方法对小麦种子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干燥时必须对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严格控制,否刚容易造成种子的死亡;真空干燥的方法易削弱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不宜用于种子的干燥处理;而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的种子的生物活性没有受到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平均存活率高于其它两种方式,可以应用于小麦种子的干燥。小麦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水分冰晶升华温度与干燥室压力密切相关,在干燥室绝对压力为200-400Pa时,小麦中冰晶升华温度为18-20℃。  相似文献   

9.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茶油质量极其重要.为了优化干燥工艺,降低干燥能耗,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采用热风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堆积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40、55、70℃下,油茶籽干燥至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20、15、13 h;堆积密度为322、354、430、442 kg/m3时,对应的干燥时间约为15、20、22、25 h.常用的3种指数干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所得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及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方法,对试材大红皮萝卜进行了脱水干燥实验研究.通过对试材质量、送风温度、送风风速和萝卜丁尺寸等单因素变化实验,得出了各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分别以SMER(单位能耗除湿量)和产品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对试材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优化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鉴定了近300 份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三逆两病两虫”的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水(陆)稻品种的耐寒性和耐旱性种质频率高、强度大,耐性种质占85.60% 和48.62% ,高耐种质占20.16% 和15.52% ;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种质频率较高,为45.86% 和50.34% ,但高抗种质仅为0.34% 和1.03% ;耐盐性、抗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种质频率较低,为6.46% 、4.51% 和3.34% ,且抗性强度低。耐寒性种质频率水稻高于陆稻,随纬度增加、经度西移及温热条件降低而增加;耐旱性种质频率陆稻高于水稻,河北省东北地区高,西北及冀中库淀地区低;抗稻瘟病种质频率和强度陆稻均高于水稻,冀东集中种植亚区(唐山、秦皇岛两市)抗性种质丰富,强度高;抗白叶枯病种质频率和强度陆稻均高于水稻,随纬度的增加、生产期的缩短、海拔高度的增高及温热条件的降低,抗性频率和强度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GA-LS-SVM的水稻叶片含氮率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稻无土栽培方法人为控制含氮率,在水稻某特定生长期,同时测量水稻冠层反射率和叶片含氮率,建立了基于冠层反射率的水稻叶片氮含率的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氮环境下各冠层反射率光谱图,确定了与水稻含氮率相关性高的特征波段.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参数难定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LS-SVM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传统人为选定参数的LS-SVM算法模型的平均回判精确率达到97.21%,预测平均误差率达到5.70%,遗传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enetic algorithm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GA-LS-SVM)算法模型的平均回判精确率达到99.60%,预测平均误差率达到2.72%.GA-LS-SVM算法模型的回判及预测效果均明显优于人为选定参数的LS-SVM算法.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水稻产量灾损风险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水稻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辽宁省12个地市1971—2010年水稻产量资料,采用历年平均减产率、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产量灾损风险指数、抗灾指数等指标对全省粮食产量灾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抚顺、铁岭及锦州地区属于水稻生产高风险区,鞍山、辽阳、营口和盘锦属于水稻生产低风险区,其余地区为中风险区。分析评估结果,结合全省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从防灾减灾和灾后补救角度提出强化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强化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提高灾后补救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云霄、寿宁、龙岩四种县市为例,研究了福建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稳的生产潜力,运用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法、迈阿密及瓦格尼根法三种计算方法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测算,评定了水稻生产现有投入水平(仅处于中等投入水平),分析了水稻生产态势及增产潜力,并探讨了可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装的吸虫器对福建省古田县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进行调查 ,采集到寄生蜂 19科 78种 (或类 )。其中 ,绝大多数寄生蜂是稻田害虫的寄生性天敌 ;少数为重寄生蜂 (如螟蛉折唇姬蜂等 ) ;还有极少数种类既是害虫寄生蜂又是重寄生蜂 (如大痣细蜂等 )。这表明稻田周围杂草上贮藏着丰富的寄生蜂资源 ,是稻田寄生蜂的重要种库。适当保留稻田田埂的杂草和稻田周围的杂草地 ,有利于保护稻田寄生蜂资源 ,提高寄生蜂对水稻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水稻干燥过程中爆腰问题研究,对发展现状的检索及对在顺流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热风流速、谷物流速、谷物初水分等各个因素对爆腰程度的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了较合理的爆腰指数及爆腰指数增量做为评价干燥工艺优劣的指标.对水稻顺流干燥中的颗粒爆腰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在保证谷物品质的前提下,较合理的水稻顺流烘干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勇  沈彤 《河南科学》1996,14(2):188-193
以河南省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监测结果,分析了各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对8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SO2处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之内;NOx大多不超过一级标准;TSP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南阳、开封、平顶山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对五个陆稻品种(系)及两个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按照丁颖对水稻幼穗分化期的划分方法,划分陆稻幼穗分化各期.结果表明:1.陆稻的生育期及幼穗分化期都比水稻短.2.一般大穗、多粒型品种,幼穗分化前期分化速度比较慢.3.幼穗分化后期分化速度较快的品种,一般空秕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