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62例,正常对照标本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nm23-H1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分级、分期、复发及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nm23-H1基因在62例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1%,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增高而增高,而随复发及转移的增多而降低。因此推论,nm23-H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形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在复发和转移过程中起抑制作用。可作为评价膀胱癌恶性度、肿瘤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蛋白在66例大肠癌及22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蛋白在66例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56/66),阳性表达率84.8%,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X-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望成为预测大肠癌恶性潜能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糖蛋白(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codelin在30例子宫内膜癌及2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颈鳞癌和子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53.33%(8/15)和60%(3/5),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临床病理分期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I期75%, II期75.00%,III期50%;子宫颈癌Ia 60%,Ib 44.44%,IIa 66.66%)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织学分级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G1 70%, G2 77.78%和G3 66.67%;子宫颈癌G1 59.14%, G2 50.00%和G3 60.00%)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颈癌均有表达,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54例,正常对照标本1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NF-κB和IκB的表达,分析NF-κB与膀胱癌分级、分期、复发及转移的关系,以及NF-κB和IκB的关系。结果表明,NF-κBBP65和IκBα在54例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87.0%。NF-κB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增高有降低趋势,而随复发及转移的增多而增高。因此推论NF-κB可能在膀胱癌早期起促进作用,且有望作为评价膀胱癌恶性度、肿瘤进展的指标。NF-κB与Iκ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FAP-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20例胃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A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内,少数也可见于核周。FAP-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胃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20%(4/20),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0%(28/40),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与胃良性肿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AP-1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化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转移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PDGF-BB及Notch 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GF-BB及Notch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60例卵巢癌组织中,PDGF-BB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浆中。60%(36/60)高表达,40%(24/60)低表达。Notch1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中,细胞核、细胞浆亦有表达。63%(38/60)高表达,37%(22/60)低表达。在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DGF-BB部分染色显示高表达10%(1/10),其余均为低表达。Notch1部分染色显示高表达20%(2/10),其余均为低表达。说明在卵巢癌组织中,PDGF-BB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提示PDGF-BB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同时PDGF-BB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otch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提示Notch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同时Notch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性分析发现卵巢癌中PDGF-BB表达与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当日检测血清IL-17E水平,比较结肠癌组、对照组的血清IL-17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7E对不同分期结肠癌的预测价值,获得最佳截断值.按照结肠癌TNM分期标准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根据ROC曲线得到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IL-17E高表达组、IL-17E低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血清IL-17E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IL-17E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E水平为(491.64±80.38)pg/mL,低于对照组的(789.52±206.7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清IL-17E预测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标准误=0.046,P<0.001,95%CI=0.673~0.855).IL-17E高表达组的肿瘤Ⅰ期、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T1+T2)、高分化比例分别为50.00%、90.63%、93.75%、90.63%,高于IL-17E低表达组的17.65%、72.06%、67.65%、6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提示:血清IL-17E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0.523,P=0.013).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E水平明显下调,且其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肿瘤分期越高血清IL-17E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57例宫颈鳞癌组织、3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7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S蛋白在正常宫颈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5.8%、41.0%及71.9%,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015,P<0.01).此外,NS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提示NS在宫颈鳞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蛋白检测有望成为新的诊断和治疗宫颈鳞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G6PD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白血病患者和3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标本中白血病细胞G6PD蛋白的表达,比较白血病患者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G6PD蛋白表达率的差异。结果:G6PD蛋白在白血病骨髓组织白血病细胞中呈现弱阳性表达。3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G6P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5.7%(9/35),而3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中G6P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可能存在G6PD蛋白的表达上调,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gNOR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AgNOR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gNOR计数和p53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AgNOR计数显著升高,细胞核内AgNOR计数、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p53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AgNOR测定对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说明AgNOR和p5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1.
乙酰肝素酶(HPSE)与肿瘤生长、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学习,了解乙酰肝素酶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关系。结论:1.乙酰肝素酶的表达(heparananse HPSE)通过降解硫酸乙酰肝素细胞(heparansulfate,HS)和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破坏、改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结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2.诱导血管的生成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以生芽方式促进血管生成,通过释放肿瘤微环境和ECM中储存的高活性的HS-bFGF复合物来诱发直接的血管反应,促进肿瘤的生长。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是判断多种肿瘤预后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比较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累积复发率、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53蛋白表达阳性组1、2、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4.4%、24.2%,阴性组相应的分别为84.3%、77.8%、56.1%。与阴性组相比,p53蛋白阳性组有较高的术前AFP浓度(P=0.005)、有较大的肿瘤最大直径(P=0.042)、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者多见(P=0.023)。结论 p53蛋白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氯胺酮诱导膀胱炎大鼠逼尿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基于氯胺酮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膀胱炎模型,选择不同时间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收缩功能,收集大鼠膀胱组织,常规病理染色观察膀胱粘膜及逼尿肌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在逼尿肌中的表达水平.实验后观察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动力学表现为膀胱收缩频率显著增加及初感膀胱容量明显减小;对照组膀胱组织无明显病理及免疫表达变化,而实验组可观察到不同程度膀胱粘膜充血,炎症细胞浸润,HSP27表达水平的上升,且HSP27表达水平与诱导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HSP27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氯胺酮膀胱炎的逼尿肌收缩活动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Ov6和PCN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一张组织芯片上117例组织样本中CD44v6、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癌前病变呈阳性表达;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明显,但其表达程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CNA的表达程度随着增生细胞和癌分级增加而升高。结论: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增生上皮以及鳞癌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与人类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HPSE在自然流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选取的非意愿性正常妊娠者和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者绒毛组织中HPSE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妊娠组的HPSE表达率明显高于复发性自然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HPSE表达增高,促进正常胚泡的植入,而复发性自然流产中HPSE表达降低会影响胚泡的植入,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2例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治并在复习相关文献基础上对该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报告病例经开放及腔镜手术治疗均获痊愈,其中1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另1例随访中。结论:膀胱平滑肌瘤为非上皮来源的一种少见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和治疗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和位置,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证实,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NMP22(核基质蛋白22)在膀胱癌诊断和术后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应用美国Matritech公司提供的NMP22试剂盒检测40例膀胱癌尿液中的NMP22含量。结果 :以美国FDA的诊断参考值10U/ml为标准 ,本次研究的敏感性为100% ,特异性为65 %。病例组性别及各个年龄组的NMP22无显著性差异 (P>0.05)。病例组中的膀胱癌不同分级及分期的NMP22含量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01) ,膀胱癌是否复发的NMP2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01)。结论:NMP22检测技术具有敏感性高 ,无创伤 ,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和术后监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原发膀胱小细胞癌1例并研究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以无痛性全程血尿就诊,发现膀胱右侧壁肿块,病检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oA、NSE阳性,行TURBt两月后复发,随即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原位排尿术,随访1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此病少见,恶性程度高,尽管其临床特征同移行细胞癌相同,但治疗方案并无统一意见,治疗需多种手段共同干预,包括手术和放、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筛选106例符合慢性肝病组织穿刺活检标本,所有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D-PAS特殊染色,并评估肝穿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106例肝穿刺活检组织中检测出慢性肝炎86例,肝炎性早期肝硬化13例,肝炎后肝硬化7例,其中3例合并肝癌.在86例慢性肝炎中,轻度慢性肝炎44例,中度慢性肝炎33例,重度慢性肝炎9例.106例慢性肝病中,G1S0 12例,G1S1 39例,G2S2 26例,G3S3 19例,G4S4 10例.结论肝穿刺病理检查对评估肝组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