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压自组织模糊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丹 《科技信息》2010,(36):I0242-I0243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主汽压控制对象具有时变,大惯性,大滞后的特性。常规PID控制系统的品质不高。结合滑模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优点,本文采用了一种自组织模糊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自组织模糊滑模控制在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等方面上较单纯的模糊控制或滑模控制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在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中应用此控制器。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循环流化锅炉燃烧控制问题 ,该文在多变量频域解耦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被控参数床体温度来补偿调整煤量的新方法 ,既实现了主汽压控制回路的串级控制 ,又克服了循环流化床因煤的质量流量变化而引起床体温度波动的弊端。将此新方法试用于 35 t/ h循环流化床控制 ,取得了预期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气发电锅炉主汽压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模型参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首先,使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建立主汽压的离散数学模型;其次,在常规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基础上建立主汽压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系统,简化控制算法,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增加PI结构,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串级PID和常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所提控制策略在模型适配时调节时间最多减少20 s,模型失配时超调量最多减少5.08%,调节时间最多降低36 s,系统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增强;工程应用表明,使用所提策略后主汽压控制偏差在±0.2 MPa之间,控制精度显著提高。改进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较好地满足了工业生产中对主汽压的控制要求,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层模糊控制在循环流化床床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床温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设计了两层模糊控制系统对循环流化床床温进行控制,第一层为PID控制器,第二层为模糊控制,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修正,以改善单独由PID控制形成的不足,并根据PID调制器的调节过程,给出了一组确定PID的调节规则,仿真结果表明两层模糊控制动态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定参数PID控制,且前者较后者的抗内扰能力强、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非线性、大滞后和多变量耦合的复杂系统, 很多对普通锅炉行之有效的常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研究了非线性控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燃气发电锅炉主汽压控制的非线性、纯滞后和强干扰特点,提出了一阶时延模型的主汽压滑模预测优化控制策略。利用广义预测控制对滑模控制器的增益及主汽压作出实时预测,根据主汽压预测偏差对滑模增益进行反馈校正和滚动优化,以降低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对煤气调节阀的流量特性进行非线性补偿,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求出离散形式的最佳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滑模控制和动态矩阵控制相比,模型适配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调节时间最多减少19.1s,超调量最多降低16.4%;滑模函数抖振小,系统抗干扰及鲁棒性良好。工程应用表明:使用所提策略后,系统抖振比单一滑模控制的降低60%,主汽压控制偏差小于±0.05MPa,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被控对象,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收到好的控制效果。在本文中,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被提出,通过对神经解耦网络的合理设计,使得该控制器不但可以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参数运行工况,而且可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主汽压力与床层温度的解耦。仿真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良好的流化床锅炉控制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广义预测控制(LSSVM-GPC)的多变量协调控制方法,以适应流化床锅炉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的动力学特性.在研究流化床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LSSVM算法辨识流化床模型,并将所得的决策函数转化为广义预测模型.对比结果显示,LSSVM预测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对象输出特性,并有效去除测量噪声.为了解决FBC多变量预测控制中易出现的病态矩阵以及调节量动作频繁等问题,进一步利用关联分析法,设计了基于LSSVM-GPC的流化床协调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结合该方法能使锅炉负荷响应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同时能保持床温基本稳定,并有效避免调节量的频繁变化,达到了节能优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气发电锅炉存在的纯滞后、大惯性和参数模型易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的主汽压模糊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利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辨识出主汽压模型,并引入广义预测控制(GPC),通过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实时反馈技术克服系统惯性、时滞和参数时变问题。为改善主汽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品质,对GPC算法中的控制加权系数进行模糊自校正设计。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量增量进行寻优,求取最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PSO-GPC策略和动态矩阵控制(DMC)策略相比,在施加扰动情况下,所提改进PSO-模糊GPC策略在模型适配与失配时稳定时间分别最多减少94.5s和132s,超调量分别最多降低5.1%和8%。工程运用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主汽压控制偏差低于±0.15MPa,系统受模型失配影响更小,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点,以75 h/t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为例,通过深入现场,吸取锅炉设计制造专家及熟练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提出了炉内燃烧控制系统参数的处理优化方案,完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燃烧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新一代节能燃烧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节能增效和经济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引风机是有效调节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热量和控制炉膛负压的重要设备。该文以某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对锅炉烟风系统引风机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在对不同工况下引风机节流调节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对引风机运行调节方式进行改造和优化。实践表明,变频调速技术在提高引风机调节性能和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Boiler-circuit system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nrbustion boiler is a complex and typical industrial process with a large lag and time-delay. Conventional PID algorithm can not obtain satisfied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disturbance. A cascade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CGPC) strategy, is which the inner loop can restrain the disturbance while the outer loop can eliminate the offse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cascade GPC algorithm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PID algorithm in the boiler-circuit system. Simulation on experimental boiler-circuit model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boiler shows strong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汽包水位控制、蒸汽温度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燃料控制和炉床温度控制。该控制方案已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技术特点及其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对其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燃料控制系统,鼓风变频系统,引风变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获得最佳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燃烧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们已经认识到飞灰含碳量是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问题.它影响了燃烧损失和锅炉效率.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六种煤的燃烧进行了研究,与燃用相同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果比较,并与热重分析(TGA)数据关联,结果表明,飞灰含碳量不仅受运行参数如床温、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情况、床存量及床质量的影响,而且受煤特性影响,煤本身的反应活性是最主要的.利用热重分析(TGA)数据可以预测该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型的液-液循环流化床动态制取流体冰方法,该方法采用水在另一种非相溶载冷液体中雾化形成细小水滴,水滴的运动主要受载冷液体的携带作用,水滴在循环流化床内流动过程中两相直接接触换热,水滴冻结实现制取颗粒流体冰目的.针对水雾化成水滴后循环流化床内水滴、载冷液体、冰颗粒所构成的三相系统,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颗粒轨道模型,模型考虑了相间能量、动量耦合.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循环流化床内的多相流动与传热过程展开研究,获得了循环流化床运行参数对制冰过程的传热量和制冰量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为定量预测液-液循环流化床传热与制冰性能及运行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在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运行数据和测试数据得到了其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该方法考虑了受热面结构、受热状况和物料浓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一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情况比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误差在4%以内。该计算方法可用于130~420t/h循环床锅炉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