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行人仿真的研究可为行人设施的设计和管理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近年来,元胞自动机已应用于机动车交通流的仿真.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相关概念,借鉴机动车交通流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思想,结合前人行人交通仿真的研究,以单向行人道行人交通为研究对象,利用Java开发语言,编程实现了行人仿真.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实际交通环境下行人违规现象对车辆造成干扰,建立有机动车干扰的行人延误模型。根据行人过街选择行为的差异性,将行人分为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首先,分析无信号控制时行人延误情况,为信号控制下的行人延误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基于截断的Adams模型,引入闯红灯率,建立信号控制下行人延误的解析模型,并分析车流量等因素对行人延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通流分析在智能交通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聚焦路网交通流分析方法的回顾,综述了宏观尺度的路网交通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方面梳理了交通流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重点阐述了宏观交通流分析中的交通拥堵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随后基于交通拥堵指数提出交通指数云图的概念;最后对基于交通指数云图的路网交通流分析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行人交通冲突、有效避免交通事故,以信号交叉口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在高峰时段,运用基于视频的人工观测法采集行人与机动车冲突数据,分析人车冲突的形式与类型.获取交通冲突表征指标,运用FCM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各类型交通冲突的严重性和危险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违法率、行人观察行为与行人冲突的相关性,发现违法率与行人交通冲突存在正向线性关系,而行人的观察行为能有效防止交通冲突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一次过街方式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状况,以感应控制为核心的行人二次过街系统能够对交叉口的交通状况进行改善,并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对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相位的合理设置,同时利用行人和车辆检测器实时传输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得出交叉口感应控制系统应显示的放行时间,设计出能够兼顾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三者安全通行的最佳方案,以此来提高交叉口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6.
魏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1,(15):226-226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时空复杂性,运用交通流模型研究了一络拓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分析了交通传播动力学特征和传播规律,有助于提出消除交通拥堵的有效控制策略以及交通规划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行人步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出发,研究典型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的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调查了9条具有代表性的道路路段的几何特征及交通流特征,并采用路边询问法开展了行人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机非分隔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设施带)宽度、人行道宽度、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流率及人行道上障碍物分布状况.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简单回归模型及组合模型形式.  相似文献   

8.
造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诱发原因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失稳,根本原因是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失衡。道路交通供给与需求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实际运用中,要保持两者的相互协调,不能片面地只考虑一个系统的发展。全面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供需关系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处理城市道路交通供需关系的方法,为解决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行人夜间行街的安全系数普遍不高,人车之间的交通冲突居高不下。由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行人的过街安全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这一交通现象,将着重研究行人夜间过街的安全性,从机动车与慢行交通着手,设计行人夜间预警系统。最后利用交通仿真技术验证系统的必备性,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交叉口机动车、电动车、行人为对象,研究混合交通流的到达模型。通过调查获得3种交通流每10 s的到达数据,运用数理方法对其到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的到达特性不一致,电动车、行人的到达特性都符合负二项分布。最后确定3种交通流的到达模型和单位时间内到达交叉口的概率。结果表明,单位时间内交通流到达数越少,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盘山公路行车易发生对头碰撞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盘山公路防碰撞及监测系统,并以Android 软件模拟行人和车辆的“互联网+”终端,以百度鹰眼服务作为主要后台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系统适用于盘山公路交通防碰撞监测,可计算出防碰撞安全距离之外的动态车辆、行人位置,并进行全局可视化,以便行人、车辆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提前做好鸣笛、避让等准备,依托百度鹰眼后台将各种行驶、活动轨迹数据形成相关报表,并对其分析以便做好交通监测预警。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系统的防碰撞预警可有效降低盘山公路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The cellular automata (CA) micro-simulation model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the mixed traffic flows at crosswalks where the pedestrians compete with the vehicles to cross the roadway.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behavior of pedestrians and the influence of pedestrians’ behavior on the vehicle flow, pedestrian flows, and the vehicle waiting time. The proportion of pedestrians who do not obey traffic laws, the group effect, and expected waiting time of pedestrians,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edestrian characteristic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analysi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ability of the micro-simulation to capture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mixed traffic flow.  相似文献   

13.
白辂韬  白翰  白燕  赵亮 《科技信息》2010,(3):I0008-I0008,I0042
本文首先分析了机非混行交叉中交通参与者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三者的交通特性,其次,通过研究常用的交通管理控制措施,从交通性、安全性以及环境要求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机非混行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同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道路、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利益的交通管理控制模型,由此建立了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机非混行交叉口交通管理控制模型。并研究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道路混合交通问题,分析了小、中、大3类车型的车道、区位、断面分布特征,依据各车型车辆的道路路段固有阻抗和车型比例仿真构建了三幅路、四幅路、三幅路单行且公交可逆行等典型道路路段机动车流的车速流量实用模型(BPR模型),并以小、大型车比例差为变量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预测结果表明,修正模型能够适应各种交通组成情况,且具有相当高的计算精度,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缺乏实地调查资料的道路路段交通流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公交站点区域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冲突行为,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首先,考虑激进型行人和混合非机动车流,通过行人穿越决策规则和非机动车避让规则耦合行人运动模型和非机动车运动模型,采用双向行人Blue模型模拟进出站行人的运动行为,采用改进的NaSch模型模拟非机动车的运动行为,建立公交站点区域行人与非机动车交互模型。然后,在北京市西单商场公交站B站台开展观测实验,微观层面展现行人和非机动车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在不同流量构成下二者冲突演化规律以及进出站行人到达率、非机动车到达率对延误和冲突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机动车堵塞多发生在非机动车与行人刚开始的交互处,并向来车方向延伸。与进出站行人到达率相比,行人和非机动车延误受非机动车到达率影响更显著;在进出站行人比例为0.5时,行人和非机动车延误达到峰值;进站行人比例为1时,行人和非机动车延误比出站行人比例为1时延误小;在行人到达率一定时,冲突数随着非机动车达到率的增大而增加,当行人到达率较小时,冲突数呈缓慢地增长趋势,随着行人到达率的增大,冲突数增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辉  秦华  冉令华  石熙普  张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8):12275-12281
自动驾驶汽车要进入人车混行的无交通信号路口,需确保与行人之间的交互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现以非自动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与行人在无交通信号路口的交互过程。本文选取北京市内两处无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作为研究场景进行长期拍摄,基于视频数据从中提取行人的个体属性变量、行人的穿越行为变量、车辆的穿越行为变量以及间隙数据,将行人的过街行为分为穿越前、中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穿越阶段对行人的穿越时间具有显著性影响,穿越路口对行人的穿越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于穿越前的等待时间,在有右转车道下对其具有影响的因素有行人的拒绝车辆个数和来自方向,在无右转车道下对其具有影响的因素有行人的拒绝车辆个数和起始位置。对于穿越中的穿越时间,在有无右转车道下对其具有影响的因素均为穿越人数和车辆1的行为。今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到无交通信号路口时,可以通过此结果去识别行人,并判断出行人的穿越时间,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影响城市交通流运行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形成构成人、车、路三位一体城市交通的关键部分,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行车舒适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城市机动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扩越宽,如何有效协调成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通过现场实际调查、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从路口清空的角度提出了针对中国大城市中绿灯时长设置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宿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交通运行状态的分析研究。通过GPS系统获得浮动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修复和预处理;选用路段行程速度和交通流量作为评价参数,构建了路段行程速度计算模型。利用AGNES聚类算法对道路流量和平均车速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不同等级的区间值。结果表明:宿州市主干路严重拥堵临界值为20 km/h,低于标准值(21 km/h);同时次干路的中度和重度拥堵阈值也明显低于规范值,原因可能是车道较窄、机非混行。该研究可以为利用交通数据评估城市交通状况提供新方法,可以提高交通管理者对道路结构的认识,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减少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接驳处交通运行情况的现场调研,分析了出入口于主干道的交通特性,得到了出入口驶入和驶出的交通流比例和交通流量。利用Vissim交通仿真模拟,将地下停车场规模、出入口数量、出入口坡道长度、地下机动车环廊长度和车道宽度、地下停车泊位数、地下车辆平均车速等指标作为仿真评价的阙值,提出了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地面道路衔接段在平峰、工作日和周末早晚高峰时期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停车次数等评价指标,明确了出入口接驳处的交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接驳处主干道交通流量的不同,不同时段的出入口评价指标有明显变化,且工作日早晚高峰评价指标相对周末早晚高峰较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太原市高架交通的实测数据,将高架复合道路分为5个路段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高架桥两侧噪声主要来源于高架水平段和临近侧辅道,车流量、车型和车速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导因素。同时对高架复合交通各路段车流量和实测声压级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高架桥上的中型车、辅道上的中型车及重型车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其中高架桥上的中型车与实测声压级相关系数最高,为0.77,测点一侧的辅道上的中型车与重型车车辆数与实测声压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49。研究结果为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指示了一定方向,并探讨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