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建立的儒家学说,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和对东南亚地区有过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21世纪焕发出巨大生命力,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儒家集大成智慧对新世纪人才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的孔子研究,在过度阐释孔子的同时,也重构了孔子的负面形象。学人批孔可视为自觉改造自我的象征性行为,文章以孔子为视角透视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及学人心态,具有思想史与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人格学说,是孔学体系中最有现代价值的理论。孔子人格学说的直接历史渊源是发达的周文化;孔子继承和完善了周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孔子人格学说依“人”、“禽”之辨,“人”、“民”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为梯阶,最后达到“仁”、“知”、“勇”的理想人格境地;孔子的人格学说在回应未来世纪的“文明冲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若能加入西方人格学说中的“情”、“意”因素,将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孔子道德学说的局限及历史影响。文章认为:孔子道德学说在建立和维持“道”的基础上,强调“孝悌”、“忠恕”的作用,重视道德规范与修身养性的重要,而忽视人的发展意向和生存需求。它是一种局限大而更新缓慢的道德文化,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缓慢。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位从布衣中崛起的文化巨人,他和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历尽坎坷,却一直打不倒批不臭,历久常新,其关键原因在于孔子学说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其学说具有普时性、开放性、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道德学说是构建在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遭到破坏、宗法等级制度逐级崩溃的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的;也是构建在礼治思潮兴起、人们重视社会秩序与社会规范重建的思想资源基础之上的。在具体的构建上,它以“仁”为核心,也包括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修养方法,由此开创了先秦儒家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7.
顾新苗 《科技信息》2008,(2):134-135
对古代文论今天有观照和转换两种阐释。"观照"是以古释古,强调还原历史上显性的文论范畴或隐性的文论系统;"转换"则着重要求以古释今或释今参古,即用古代的文论,包括概念与范畴、思想与精神等来主导或辅佐今天的文学理论。从文学和文论载体、批评对象、文学批评观念、批评主体思想特质等因素来看,古代文论具有浓郁的自足性和自适性,这也是古代文论观照较易、转换较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德治思想是孔子整个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孔子重视德治的思想、孔子对“政”的理解、孔子对某些政德德目的倡导以及孔子的政德修养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温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有利于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 ,作者从三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第一人,孔子的孝道思想由"秉持尊敬、善事父母","尊重长辈,广敬博爱","尽忠尽职、报效国家","立业扬名、以显父母"等多重内涵构成.注重敬爱之心,这是孔子孝道观之精华所在.孔子孝道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伦理价值观念,实际上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乃至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孔子孝道思想经过创造性价值转换, 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古语词,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语义逻辑推理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训诂考证,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保山""城堡""后尘""卧榻""宅第"等词条的释义进行剖析,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3.
吴芳吉的"白屋体"诗歌"以新内容注入旧格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诗歌形式,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对周作人与吴宓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周作人的文学观以个人为本位,提倡“人的文学”;吴宓则更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生。周作人一贯坚持“无用之用”的文学功利观,而吴宓的文学功利观以提倡道德为中心。周作人积极倡导“文学宽容观”,吴宓则站在新人文主义立场上持保守的文学观。周作人注重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艺术特征,吴宓主张文学的道德教化功用,但也表现出对形式美的推崇。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括注是释义的一部分,其准确性是词语释义准确性的保证。在我们总结的几类括注中,《现代汉语词典》皆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本文着重就括注始见书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参与并执掌了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分析了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包括农业方面编纂指导农业的书籍、建设农田水利、鼓励屯田和移民垦荒;人才方面求访贤良、量才录用、选用人才不避仇怨、爱护尊重人才;法律方面收揽民心、排挤政敌、推崇个人崇拜;军事方面安慰与讨伐并用、稳定边疆等。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管理中仍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伍子胥故事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左传>、<国语>中,伍子胥故事仅是零星记载,并不完整独立;经过<韩非子>、<吕氏春秋>的集中加工,伍子胥形象开始丰满,事迹的叙述也有了故事化倾向;司马迁以其传神之笔,使故事独立且渐趋完整,带有明显的文学色彩;<越绝书>的进一步渲染至<吴越春秋>基本定型,完成了演变的轨迹.后世小说、戏曲创作基本上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在口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作学习、实战演练、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一对一访谈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理解、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该尝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译质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叙述模式、佛经理论、佛经文学(伏魔经文)、佛家释梦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佛经对《伍子胥变文》的一系列影响。在叙述模式上《伍子胥变文》化用佛经故事,佛理"业感缘起"论是阐释《伍子胥变文》的内在线索,佛家"释梦"观在《伍子胥变文》上也有体现,历史故事是表,佛理是里。佛理是《伍子胥变文》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运动员职业意识指向问卷表”对我国部分武术运动员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武术运动员的职业意识,探索我国武术运动员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以及不同性别、不同运动年限的武术运动员在职业意识指向上的差异或特点。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职业意识主要指向于竞争型、竞争事业型、事业竞争型、竞争娱乐型、竞争求职型。男女武术运动员在职业意识指向上无较大差异。武术运动员职业意识指向随运动年限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特点。竞争型运动员最适合武术运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