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甾酮与取代氨基硫脲缩合,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胆酸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均经1H NMR,IR,ESI-MS及元素分析所证实.此外,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测试.化合物4b,4g和4h对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香草醛、二硫化碳及水合联胺等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香草醛缩(4-苯基)氨基硫脲,并就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M( II) - -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具有杀茵活性。为了深入对具有杀茵活性配合物性质的研究 ,我们合成了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 (缩写为 H2 A) ,应用 p 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 H2 A的质子化常数和二元配合物 M( II)- - H2 A( Cu2 ,Zn2 ,Co2 ,Ni2 ,Mn2 )稳定常数 ,并讨论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α 羰基一硫代半缩醛分别与氨基脲及氨基硫脲反应 ,控制反应物比例可得一缩和二缩氨基脲及氨基硫脲四个化合物 其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式C15H22N6S,Mr=318.45,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8.730(2),b=11.546(2)A,c=17.575(2)A,α=90.00(0)°,β=92.58(3)°,Γ=90.00°,v=1 770.1(1)A3,Z=4,Dx=1.195 Mg·m-3,λ=0.710 73A,μ=0.180 0 mm-1,F(000)=680.I≥3σ(I)的可观测点为2088,偏离因子R=0.051,Rw=0.053.晶体结构显示N(2)上基团与叔丁基处于C=N的反式位置,C(2)-N(1) 和 C(2)-N(2)的键长分别是1.318A,1.359A,小于正常的C-N.亲酯基团苄基和三唑基处于相反的立体方向,满足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缩氨基硫脲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抗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并表征了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和3-硝基苯甲醛缩氨在硫脲(HX)与Cu,Co,Zn,Mn的6个配合物,用体外试管法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HL和HX是通过亚氨基N原子和S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配体,Zn(Ⅱ)和Cu(Ⅱ)配合物对腹水癌细胞的杀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7.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Cu(I)、Zn(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矩、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由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Ni(Ⅱ),Zn(Ⅱ)合成了3种新型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LB·nH2O〔M=Cu(Ⅱ),Ni(Ⅱ),Zn(Ⅱ);B=Cl-·OAc-;n=2,1,0;L=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负离子〕,并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三种氨基硫脲、香草醛脲(4—苯基)氨基硫脲及后者的铜(Ⅱ)、锌(Ⅱ)、镍(Ⅱ)、镉(Ⅱ)配合物共八种化合物的体外抗细菌作用。所选菌种为三种常见细菌,它们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实验结果表明,香草醛缩(4—苯基)氨基硫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没有抗菌活性,部分配合物及氨基硫脲在较高浓度时呈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结核菌及抗疟疾等生物活性,特别是它显著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活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最近有关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