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活》以对权力政治社会的反思与鞭挞完成了对理想的民间自治社会的期待与向往,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启迪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同时,小说以返朴归真的美学尝试给欲望世界的人们以镇定从容的审美净化。  相似文献   
2.
陈炯明地方自治思想内涵丰富,符合近代民治主义精神。在南北不能统一的历史条件下,他顺应潮流和民意,主张通过地方自治方式来实现国家统一,并在广东推行县自治,其地方自治理论和实践均有值得肯定之处。  相似文献   
3.
试论仲裁诉讼化的利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际商事仲裁的诉讼化倾向进行了利弊分析,从仲裁的分析性质入手,从契约性第一位,司法性第二位出发,得出仲裁诉讼化不利于仲裁的健康发展.只会沦为诉讼的简单翻版的结论。再以1994年《仲裁法》实施后的仲裁现实为背景,阐述我国仲裁诉讼化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楼盘小区是城市的新型社区。楼盘小区的社区自治组织由多个部门组成,并各司其职。建立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是楼盘小区自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这种根植于城市的新型基层社区管理模式,能够为政府和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适时地针对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 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并不断加予改进和完善,才能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个大变局时代.白坚武作为局内人对政局进行观察,提出解决乱局的思路:包括各省自治、南北统一、文人治国等,提供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可能路径,亦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众对时局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国家权力为加强对基层社会资源的控制,不断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整合,而实行地方自治则是当时通常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在此背景下,以阎锡山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山西进行创制新"村制"探索,并最终走上了乡村社会体制变革的道路。由此,国家权力不仅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直接控制,也正式以国家行政管理系统替代了乡村社会原有的权力组织。由此可知,当时国家政策不仅在有计划地改造基层社会,且已成功介入了乡村社会的秩序再构、权威重塑等领域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对民国时期以山西"村制"为主要内容的具体考察,可以揭示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自治思潮兴衰的主要特征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与大搜索引擎相比,美国的小搜索引擎发展更具优势,借助孕育的原创新的微型公司,更能主导国家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创新、创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微型公司市"等地方治理制度,尤其是是权力治理与产权配置水平较高的浙江,改革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城镇化战略,以赶超美国。  相似文献   
9.
"原住民自治"是近三十年来加拿大国家与原住民群体之间关系的焦点。原住民以争取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与省政府和联邦政府谈判,以获得自治(self-government)并最终自主(self-determination)为终极目标。尼斯加阿(the Nisga’a)人是他们之中成功的代表之一。以尼斯加阿人为代表的原住民自治实践,在加拿大的公共讨论中引起了广泛争议,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体现出"多元文化"与"政治博弈"互为表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直选之后民选村官的村庄治理显然成为一个衡量选举前景的标准,但是有些村庄在民选村官治理下却还是存在着经济没有改观、村庄治理方式没有改变、干群关系依旧紧张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村庄经济薄弱、乡村关系不正常、村委会自身义务偏离及对村委会监督的丧失等等,这种民选村官治理村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的局面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会严重地影响到中国乡村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