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聚丙烯酸钠用于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低聚丙烯酸钠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6种不同的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比较,研究了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水分散体系的形貌。结果表明,低聚丙烯酸钠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比其它分散剂分散效果好的多,其水分散性体系的形貌为单包敷结构的珠链状纳米粒子;同时认为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即纳米胶粒间的排斥力、低的表面张力、高的空间位阻,并提出了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酯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聚丙烯酸酯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和应用性能。聚丙烯酸酯降凝荆是以丙烯酸、直-链高碳醇为原料,其中n(丙烯酸):n(混合醇)=1.2:1,以甲苯为溶剂,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刺(w=1%),酯化生成丙烯酸酯;再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量5.5g/mol共聚单体),恒温80℃聚合10h制得。该剂对多处柴油的纯降凝度可达16-19℃,冷滤点降低可达6~10℃。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淀粉在参与接枝聚合反应前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对最终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说明,淀粉在参加接枝聚合反应之前进行一定温度范围条件下的预糊化处理有利于最终产品的吸水性能;淀粉经过阳离子化后接枝丙烯酸(钠)对强电解质溶液的吸收倍率高于原淀粉接枝产品。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onStarchisakindofnaturalpolysaccharidewidelyusedasrawmaterialinchemicalindustry .Withthedwindlingsuppliesofpetroleum ,theusageofstarchwidelyspreadsindifferentfieldsbecausestarch sabundanceandlowcost.Graftpolymerizationofsodiumacrylateontostarc…  相似文献   
5.
利用界面电泳的方法对聚丙烯酸酯乳 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依赖于其内在结构,因含量、pH值和交联剂含量,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用电荷密度及表面积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6.
采用预聚、中和分散、乳液聚合三个独立而连贯的步骤合成PUA复合乳液,以实验手段研究了影响PUA乳胶膜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亲水基团和丙烯酸酯的含量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PUA乳胶膜。  相似文献   
7.
用单体丙烯酸和NaOH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倍吸水树脂,每克树脂吸自来水达280g;此外,对其抑制路面扬尘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用制得的聚丙烯酸钠溶胶作为路面抑尘剂,吸水、保水能力强,粘结性好,因而能长久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探索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4h,过硫酸铵用量为0.02%,单体浓度为45%,聚丙烯酸钠分子量高达106-107。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的技术──废弃聚苯乙烯(PS)的再生法,作为粘合剂和填补剂首先制成聚丙烯酸乳液,然后,再将该乳液掺合PS泡粒得到各种隔热保温材料。作为轻型的绝热外层涂装及内灌浆材料,此方法对建筑业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硅溶胶、丙烯酸酯类单体,KPS为引发剂,以反应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为复合型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与SLS配比、乳化剂总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滴加单体前加入反应型乳化剂,二者(反应型乳化剂与SLS)质量比为2∶1,乳化剂总量为0.5%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乳液。动态激光散射仪测试表明,该乳液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1nm,分布宽度为0.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