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摇瓶震荡培养两种培养方法获得丝状真菌Aspergillus sp.MF134培养物,并从中提取活性物质.应用纸片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探讨MF134菌的抗菌活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固体培养物的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cia albica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产物主要在孢子形成时产生的,而且与海水的存在有关,海水培养物所产生的抗菌活性高于淡水培养物.  相似文献   
2.
植物颗粒剂对蜗牛和蛞蝓诱杀作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药用植物的粉碎物配合对蜗牛和蛞蝓有引诱作用的食物引诱素及成型剂等原料制成的植物颗粒剂在室内和菜地进行诱杀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颗粒剂对蜗牛和蛞蝓都有较强的诱杀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3.4%和67.8%,显示了一定的实用性。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及害虫天敌无毒害,是一种新型的低毒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3.
用海藻酸钙包埋黑曲霉Ax-6分生孢子制成固定化孢子,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表面培养和间歇式培养生产柠檬酸,固定化孢子在14%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pH为3.8,温度为35℃下表面培养13d,柠檬酸产量为65.53g.L^-1,在相同条件下,间歇式培养31d,柠檬酸的产量保持在52.15-81.02g.l^-1,第2批柠檬酸产量高达81.02g.L^-1,而游离孢子仅保持发酵17d。第2批柠檬酸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从Talaromyces 属中获得更多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一株红树植物白骨 壤(Avicennia marina)根际海泥来源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21033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进行研究。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 术,对该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综合运用NMR、MS波谱对纯 化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评价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从真菌T. flavus 210331 中分离鉴定 7 个单体化合物,包括 2 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 hypoxymarin C(1)和 peniciisocoumarin F(2),1个联烯类化合物penicilactone A(3),4个苯衍生物diorcinol(4)、p-hydroxybenzaldenhyde(5)、trans-ferulic acid(6)和agidol 10(7)。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具有 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180±0.025)、(0.180±0.037)和(0.230±0.013) mmol/L,强于 阳性对照trolox[IC50=(0.290±0.011) mmol/L]。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三种不同植物的核糖体抑制蛋白(RIRs)--Momordin、Luffin和Saporin的抗真菌活性。结果显示,Momordin有最强的抗黄曲霉活性,Luffin次之,而Saporin对黄曲霉的生长无影响,所以,同一真菌对不同核糖体抑制蛋白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摘 要:以黑曲霉和植酸为原料,制备了富含磷酸基团的黑曲霉改性材料。试验探讨了U(VI)的初始浓度,pH值、植酸与黑曲霉用量比、投加量等因素对植酸改性黑曲霉吸附U(VI)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5,投加量为0.3 g/L,U(VI)初始浓度为5 mg/L,30℃的条件下,植酸改性黑曲霉菌对U(VI)的吸附量达到16.19 mg/g,吸附时间90 min后趋于平衡。研究植酸改性黑曲霉对U(VI)的吸附行为规律,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以单层吸附为主;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扫描电镜(SEM-EDS)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分析植酸改性黑曲霉吸附U(VI)的机理,结果表明植酸成功引入黑曲霉表面,主要反应官能团为—OH、—PO_4^(3-)、—CONH。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铵分级、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等方法,从黑曲霉A.S.3.4309变异菌B-11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三种电泳均一的糖化酶(G I.GⅡ和GⅢ)。收率分别为0.8%,50%和18.6%。性质研究表明,G I,GⅡ和GⅢ均由一条多肽链组成。  相似文献   
8.
以米曲霉219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6、0Co-γ射线、亚硝酸、微波及离子束交替进行的复合诱变育种技术,通过平板初筛、固体麸皮初筛、固体麸皮复筛,获得一株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ZLF 13,并对其进行了生活力试验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ZLF 13生长代谢旺盛,营养要求低,遗传稳定性好,产酶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6.4倍,达946 u/g.  相似文献   
9.
用均匀设计分析方案,进行丝裂霉素C对黑曲霉化学诱变菌丝体和原生质体诱导产植酸酶选育,并以诱变时间(X_1)和丝裂霉素C的浓度(X_2)建立回归方程.实验筛选出具有4株较高酶活的菌株,诱变菌丝体得到2株酶活是始发菌株183.89%和147.55%;诱变原生质体得到2株酶活是始发菌株395.52%和381. 98%.由响应面模型初步判断,在丝裂霉素C浓度为5~30 mg·L-1和诱变时间45~60 min时,丝裂霉素C 对黑曲霉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产植酸酶菌株的效果比对菌丝体诱变效果好.用均匀设计对丝裂霉素C诱变菌丝体和原生质体的效果进行回归分析,所得模型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89.02%和99.13%,模型拟合程度好,实验误差小,可以用此模型较好的对丝裂霉素C的黑曲霉菌丝体诱变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1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DES)处理后,采用显色平皿法及液体培养筛选,得到一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n-1.15,其产酶能力比An-1提高90%。同时研究了周期变压操作对固态发酵过程中黑曲霉产酶的影响。当变压范围为0~0.15MPa,选取适当变压周期时,黑曲霉木聚糖酶酶活以干料计高达3690IU·g-1,比静止固态发酵高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