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2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太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拥有最大广泛的用户,以太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又给传统以太网注入了活力。深入理解以太网技术,对改造原有以太网和构造新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以太网建设中的重要技术问题及建网实务。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太网络技术在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实现智能化一卡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IC卡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将区内的各项服务设施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举例说明了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EPON的物理层(其中包含物理编码子层)在上行方向尚无ASIC芯片可以直接使用,该文提出了EPON物理编码子层在上行方向的设计思想,并用FPGA实现,功能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逻辑功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串口设备和丰富的现有的以太网资源,使测控数据能实时传送,达到对测控设备的实时测量和控制。利用芯片RTL8019AS制成基于普通单片机的廉价的网络数据传送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直接实现单片机将带有RS-232、RS-485自自测控设备变成以太网测控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送,做到对被控制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校园网的技术要求,给出了延安大学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以及校因网的总体分屡设计、网络设备的选用、网络软件的选用和网络系统的安全设计。并讨论了校园网的预期效益和可实现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优化而可行的系统结构,并以硬件实现了千兆以太网物理编码子层.该系统主要电路模块包括:递归式系统卷积码和网格编码器,以达到约6 dB的编码增益;优化的逻辑电路,以实现符号映射,替代了约6 KB的ROM;并行搜索阵列电路,以实现物理编码子层的训练.仿真及FPGA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关键路径时延小于7 ns,符合802.3标准.  相似文献   
7.
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把建模、仿真和实现集成在NetCon系统中,提高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首先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然后使用NetCon系统模板快速生成可执行代码,通过以太网或因特网下载到控制器硬件中,最后使用监控软件通过网络实时在线监控模型的运行状况,如观察结果、修改模型参数等.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增量式PID控制器模型,增加自动手动无扰切换功能,完成了液位过程控制系统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可以应用在类似的过程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IPv6和未来移动通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因特网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移动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数据服务和计算能力,已成为通信行业感兴趣的问题。虽然i-moded等业务的成功,推动了基于WAP/IPv4的无线应用的发展;但是,IPv6的增强功能才是未来移动网络的重要支持。因此,在无线/移动网络中研究和采用IPv6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介绍了IPv6的增强功能,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的升级与改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中南民族大学校园网建设需求、目标及设计原则,论述了在校园网升级改造中的网络技术选择、设备选型,设计了网络拓扑图.在实施时,实现了以千兆以太网为核心技术,千兆交换为主干、百兆交换机输出到桌面的宽带校园网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设备MSTP的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了MSTP在镇江电力通信传输网以太网业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