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申素芳 《科技信息》2010,(3):I0219-I0219,I0230
当前,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日语(二外)教学学生多、教时少、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短期内如何(尽量多地掌握耳语),尤其是提高“听一说”这两项实际操作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单词、句型、兴趣、对比、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班"是指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而进行创作的艺术者.但现今衡量一个人艺术才华和艺术价值尺度,不在于他是否"科班"出身!我们具有专业素质固然很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略"非专业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广泛涉猎,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己的兴趣!在抛开"门户论"的同时,走出"科班情结"的误区.要把"科班"与"非科班"的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钦 《海峡科学》2009,(3):84-85
统计学课程在大部分本科院校中的开设率都比较高,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率还有待提高。目前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认为该课程的难度不逊于高等数学,对课程思想负担较重,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据了解,已有个别院校的部分专业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开始对统计学课程喊停。笔者认为统计学作为工具学科,为适应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此课程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不可否认,目前此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故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核心学科,对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新疆高校多数民族学生入校时英语零起点的背景,结合教学实践对非生物信息学专业民族学生本科教学中的具体的教学实施作初步探讨,为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非专业美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人才的知识质量观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如何才能培养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完整人格的新一代大学生,已成为高等学校目前改革的重要内容。非专业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必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当前广西对掌握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形势,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分析非专业学生的泰语教学模式,指出泰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探讨针对此类学生的泰语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泰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Reid的英语学习风格研究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非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风格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学生学习风格两年间整体表现平稳,但是比较偏爱触觉型的学习风格,不喜欢群体型和视觉型的学习风格。其中,学生在听觉型和动觉型学习风格方面分别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通过原因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斌 《科技信息》2010,(1):145-145
目前,全国的高等学校都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独立学院也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也分析了独立学院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必将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大学英语一年级非专业学生中针对同伴反馈的合理性、采纳率、同伴修改和采纳的不同类型所进行的一次行动研究。结果显示:同伴反馈的合理性和采纳率都较低,由此得出同伴反馈应在精心准备和反复指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以便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国玺  赵学琴 《科技信息》2013,(24):124-124
本文以许昌学院为例,提出结合理工科学生专业课程的素质培养,以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思想列车"为抓手,以创业为导向,以非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