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黑果枸杞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黑果枸杞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汁8.20%,白砂糖9%,菌粉0.91%,42℃发酵4.94 h,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黑果枸杞酸奶感官评分与预测值接近,色泽适宜、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具有黑果枸杞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模糊数学对三种不同来源的发酵剂制得的酸奶的感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借以评定出三种发酵剂的优劣,结果表明,其优劣为2号>3号>1号。  相似文献   
3.
酸奶的质量与风味,组织状态,口感有关。本文从原料乳的预处理,均质,热处理,发酵剂的选择,接种置,发酵温度与时间等因素讨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香蕉浆、花生浆和复原乳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凝固型酸奶,即花生香蕉复合酸奶。确定了香蕉浆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0.1%Vc、0.05?TA和0.05%半胱氨酸。花生烘烤的最佳温度为120℃,时间20min。酸奶生产的主要工艺条件为香蕉浆、花生浆和复原乳按3∶4∶6比例混合,均质压力为25 MPa,接种量4%(L.b/S.t=1∶1),加糖量6%,发酵时间4.5h。实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感官、理化、卫生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实验结果表明:在能够打碎酸凝乳条件下,以慢速短时间搅拌效果较好;添加8~10%的芦荟果粒,3‰的变性淀粉,产品均匀细腻,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应用于搅拌型番茄酸奶生产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灵芝酸奶”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灵芝酸奶”的生产工艺.在传统的酸奶中添加灵芝提取液进行乳酸菌发酵,除具有酸奶的营养和口感外,还具有灵芝的预防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初步建立一种较简单而有效从市售酸奶中分离乳酸菌来发酵酸奶的分离方法,采用MRS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经革兰染色、葡萄糖产酸、接触酶和石蕊牛奶试验分离鉴定出乳酸菌.以正交法优化厌氧培养采用L9(3^3)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B2组合的改良MRS配方(葡萄糖8%,蔗糖1.5%,维生素B20.005%),并用来活化、扩大培养菌种,发酵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9.
以莲藕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市售酸奶作发酵剂,制成具有双重营养与保健功能的酸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莲藕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及配方:莲藕汁/纯牛奶=5:5(V/V),加含量为5%的蔗糖、0.02%的安赛蜜,加入10%市售酸奶作为发酵剂,在43℃下发酵6h,以此工艺生产出具有莲藕特有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10.
薛新花  顾建勤 《甘肃科技》2013,29(1):137-138
花粉,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植物生命的精华”,素有“微型天然营养库”的美称,在许多国家已被制成保健食品作为强身、健美的最佳选择.但其采集困难、不易储存、加工成本较高以及人们的认识等原因,至今没有成为一种大众化产品.同时,个别花粉吃起来略显腥涩,食用不方便,产业界也一直没能找到解决花粉口味与食用不便的有效途径.就玉米花粉的采集、采后处理、加工及营养酸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