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214篇
教育与普及   4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3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5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957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绘画艺术历经千年演变,在思想和技法上已各成体系,分别代表各自民族文化的审美主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文章结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审美意境上的差异,通过对比9世纪中国画家郭熙和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艺术成就,分析中西方绘画所采用的不同透视观察方法,研究中西方艺术家在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别,阐释中西方艺术品鉴标准。客观理解中西文化艺术差异,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走以人为本、高效包容、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顺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江苏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要求,促进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2014年12月2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八届学术大会"苏北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关键举措"学术聚焦专场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5,(5):55-57
技巧是一切舞蹈训练的基础,具有舞蹈的一般性和共性特点。中国古典舞学科包含了广义上舞蹈学习必备的技巧共性特点,也体现了自身的个性特点。文章通过探讨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中所起到的作用,使舞者通过掌握技巧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了技巧的种类,研究跳、转、翻等技巧的特点,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以及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并以古典舞蹈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舞技巧在舞蹈内容、情感表达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3 年,国际术语学研究所举办了东西欧术语学基础理论比较研讨会,在此会议上,来自东、西欧的术语学研究者畅所欲言,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奥地利(代表欧洲中西部地区)和苏联等东欧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术语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讨。俄罗斯女学者阿莱克谢耶娃做了“术语学和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主题发言,国际术语学研究所副所长布丁教授也以“对术语哲学的展望”为题做了演讲,它探究了术语学的哲学源头,分析了术语学理论与“知识工程”和“知识本体”的内在联系,以此作为对东欧学者的呼应。文章旨在介绍布丁教授这篇演讲里的重要观点,以期为广大读者充分了解术语学的理论基石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6.
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不创作,毋宁死"!作为自己的创作动机,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为人生的艺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以真诚、朴实的创作风格完成了其"生死攸关"的事,最终成为西方欧洲世界的文学家.在他作品永远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他歌咏的人类在精神方面所追求与超越,经历的艰险、对人类最终臻善的信念和博爱的精神,也许罗曼·罗兰在勾勒的那条精神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更具某种标尺性涵义.  相似文献   
7.
小说《认罪书》是著名青年作家乔叶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在创作方法上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坚定和成熟:注重开掘非常情境中人物的心理世界,塑造与人们阅读习惯迥异的人物性格,大胆地用一些偶然的故事和戏剧性的情节进行描写。结构上敢于打破常规,采用了"编者按""编者注""碎片"和正文(第一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在不断调整读者阅读情趣的过程中,造成一种灵动而摇曳多姿的艺术美感。作品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觉,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一步步揭开作品中扑朔迷离的谜团。小说在情节和细节的设计上费尽心机:它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群沉沦与救赎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中又存在矛盾波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纠结,折射出具有未来向度的审美批判性。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提出"人生艺术化",并指诗之美在情趣饱和的意象。艺术是情趣的活动,但有人情趣丰富,有人情趣干枯。在情与理孰轻孰重的论辩中,朱光潜认为纯任理智的生活,趣味剥削无余,且道德亦流为下品,"人生应有若干喜剧才行"是他的回答。艺术貌似无所为,却弥补了道德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3):F0003-F0003
一、本刊接受网络投稿,网址为:http://jdn.ucas.ac.cn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刊登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研究、人物评传等方面的稿件,并围绕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开辟专栏,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历史哲学视角的考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在应然性上,"中国梦"内蕴着真、善、美;在实然性上,实践和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梦"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