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铁、锌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学生对比实验,不但弥补了演示实验的不足,而且还加强了实验教学,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观察能力,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离子极化的观点阐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同时指出稀硫酸变具有氧化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浓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稀硫酸和硫化钠试法鉴定铅时,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消除银和亚汞的干扰.与传统的稀盐酸法相比,不会造成铅的损失,操作更方便.  相似文献   
4.
硫化铋溶解性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化学热力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了硫化铋在无氧化性强酸和可溶性碱金属卤化物溶液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硫化铋只能溶于氢卤酸(除氢氟酸外)、稀硫酸与碱金属卤化物的混合液中,不能溶于稀硫酸中.硫化铋能溶于氢卤酸,主要是溶液酸效应及配位效应同时作用的原因,也就是该溶解过程发生了"复分解--配位"二步反应,而不是硫化铋的碱性所为.  相似文献   
5.
徐东 《甘肃科技》2007,23(7):60-61
为满足化工工艺对稀硫酸泵的特殊要求,文章介绍了稀硫酸泵用机械密封的试验研究过程,并列出了一系列试验数据和测试数据,对橡胶波纹管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回收工艺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问题,根据活性物质、基体和黏结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别以物理法、高温焙烧法和稀硫酸-旋流联合法进行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法与高温焙烧法均不易于实现活性物质与基体的有效分离,而稀硫酸-旋流联合法的分离效果较好,在H2SO4物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稀硫酸溶解稀土尾矿,稀土尾矿中难溶的稀土矿物和钙的溶解产物硫酸钙存在于硫酸不溶物中,固液分离后用稀盐酸进一步溶解硫酸不溶物,使固态的硫酸钙溶解在稀盐酸中.尾矿中的稀土富集于盐酸不溶物中,盐酸不溶物中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为43.60%.采用乙醇结晶的方法制备硫酸钙晶须,确定结晶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室温下,硫酸钙的初始浓度为0.009 mol/L左右,pH为1.0~1.5,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静置时间为2h.在此最佳条件下,稀土尾矿中钙的回收率大于85%,产品硫酸钙晶须纯度达98%以上,晶须平均直径为1 μm,平均长径比达80.  相似文献   
8.
以冕宁县稀土废弃矿渣为研究对象,经随机采样,测定其废弃矿渣中稀土的含量.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温度和时间浸取条件下,对稀土废弃矿渣反复浸取寻找其最大浸取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T=323 K,t=60 min,硫酸溶液浓度为0.5 mol/L的浸取条件下得到的浸取液中含稀土量最大,其含量为20.21 mg/g(La:7.20 mg/g,Ce:9.10 mg/g,Pr:1.07 mg/g,Nd:2.84 mg/g).用木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对矿渣浸取液进行吸附回收量实验得到:当T=303 K,t=3 h,pH=6.0时,单宁量为0.4 g的条件下,加入乙二胺,其最大吸附率为:98.5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废弃矿渣中稀土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烷左膦酸单-2-乙基己酯从稀硫酸溶液中萃取铁伯机理和萃取平衡时间,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推断了萃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研究表明,萃取机理与溶液中铁离子的存在形式有关,Fe^3+、Fe(SO4)2^-和Fe2(OH)4^2+皆可参与萃取。当pH值小于1.5,铁离子浓度不大于0.01mol/L时,主要为Fe^3+,Fe(SO4)2^-参与的2种萃取机理,萃取平衡时间分别约为10mi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缓蚀剂烯丙基硫脲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下的缓蚀性,初步探索了缓蚀剂烯丙基硫脲的吸附机理,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缓蚀剂烯丙基硫脲和苯基硫脲缓蚀作用的差异,初步分析了缓蚀剂分子的结构对缓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