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5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本文对在不稳定的温度制度下涡轮叶片的叶型弯角对其温度情况和热应力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评述,表明:当不均匀受热时,弯角对叶型上的温度分布和温度水平存在不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内部关系在叶片的边缘上热应力的程度变化很明显。显示出当由于不均匀受热外部关系限制到它们的热弯曲时,在涡轮导向器叶片和工作叶片上产生高强度热应力的可能性与弯角的值无关。  相似文献   
2.
A new method to design interleaver based on Henon chaos model is presented. The designed interleaver is with rather random behavio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henon interleaver make a magnitude of im provement in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by 0.4 dB compared with the S-random interleaver for AWGN channel respectively. The S-henon interleaver may be adapted to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合理的轴向游隙会恶化轴承的工作环境、降低轴承寿命并影响到涡轮泵球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问题,根据轴向游隙与接触角间的数学关系,将轴向游隙引入轴承部件的几何分析中,并基于Hertz接触定理和各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考虑轴向游隙的涡轮泵球轴承动态特性计算模型。依据部件间变形几何关系进行变量缩减,简化了解析形式刚度矩阵的建立流程,降低了迭代计算的复杂度。以涡轮泵某型号球轴承为例,对不同载荷工况下轴向游隙对接触载荷、刚度和旋滚比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轴向游隙增大,滚球与内、外滚道间的接触载荷均会降低,轴向刚度增大,径向刚度减小,所有滚球旋滚比均会升高,各滚球旋滚比之间的差异也会增大;当轴承所受径向力较大或转速较高时,轴向游隙越大,轴承刚度和旋滚比随外载荷改变而变化的程度越明显。所建立的模型和动力学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偏差最大不超过2.02%,整体偏差较低,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在轴承动态参数计算上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表明了在数值求解及迭代矩阵建立上采取的简化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台1.5 L带废气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电动增压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协同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转速的上升而下降,在4个试验转速下分别提升了17.7%、15.2%、13.84%和0;部分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负荷的提高与转速下降,在6个试验工况下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分别被提高了23.63%、30.31%、0、14.09%、19.74%和0。全负荷与较低的3个转速下电动增压介入后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降低近10%,最高转速下废气涡轮增压完全取代电动增压;部分负荷下的两组工况内,电动增压介入后,最高BSFC降低了10.8%和8.4%。结论表明合理应用电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可以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平衡激励下密封对火箭发动机液氢涡轮泵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的影响;采用Muszynska模型描述密封流体激振力,根据Timoshenko梁-轴有限元模型离散化转轴,建立了实际液氢涡轮泵转子-密封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结合Floquet理论和打靶法,分析了该不平衡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和非线性行为。研究表明:密封诱发的次同步进动造成的系统失稳破坏首先发生在涡轮端轴承;轴承阻尼、密封轴向雷诺数和密封长度对系统临界失稳转速有显著影响,随着轴承阻尼和密封轴向雷诺数的增大,系统临界失稳转速增加,随着密封长度的增加,临界失稳转速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6.
涡轮桨搅拌槽内流场的数字PIV测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机械搅拌槽内的流场特性,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仪对桨叶直径与搅拌槽直径比约为0.5的涡轮桨搅拌槽内流场进行了测量。实验发现测量值随时间的随机脉动非常剧烈,为准确获取时均速度场,确立了多采样点平均的实验方法并进而找出了最佳采样点数。在获取的时均速度场的基础上计算了流量准数、涡量和湍动能的分布,考察了转速和测量面位置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湍动能分布不均匀,在叶轮区较高,而在主体区较小;由于自由液面的作用,湍动能在高度方向上呈非对称性分布,并且这种非对称性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柴油机恢复功率对提高高海拔地区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模拟计算程序和模拟实验台对风冷BF8L413F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了海平面和高原的模拟计算与实验。提出了两种恢复功率技术方案:一种方案是把涡轮流通截面由16cm2减小到11cm2,另外一种方案是在减小涡轮流通面积的同时采用可调涡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高海拔对柴油机性能有很大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案均能把柴油机在海拔4.5km的功率恢复到海平面功率的85%水平。  相似文献   
8.
结晶器搅拌桨采用船用螺旋桨结构,桨叶为复杂曲面.应用Delphi7开发了搅拌桨叶面型值点计算模块,并以CAD/CAM集成系统UG软件为平台,应用其二次开发工具OPEN GRIP建立了搅拌桨的三维实体模型;在分析搅拌桨数控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搅拌桨多轴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利用UG的CAM模块完成搅拌桨的数控编程,实现了搅拌桨CAD/CAM集成.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搅拌桨生产,搅拌桨的设计一制造周期缩短了70%~80%;几何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搅拌桨加工精度显著提高,搅拌桨导边与随边几何误差小于0.05mm;经静平衡检验,不平衡量小于搅拌桨质量的0.05%.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柴油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故障、故障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使用和维修时的注意事项.为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出现早期涡轮损坏提供了依据,对实际的维修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分离涡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某可调阻尼式涡轮阻尼器多个挡位、多个转速工况的内部三维黏性流场,预报了其阻尼特性和轴向力特性.阻尼器内部紊乱的流动造成其转矩、轴向力等外特性参数波动较大,大挡位工况超过10%.阻尼系数随挡位的增大而增大,除小挡位外,预报误差在5%以内.随着挡位的增大,转子轴向力增大,调节挡板轴向力也呈增大趋势.定子轴向力是一个小量,其方向与调节挡板轴向力相同.腔内复杂的不对称流动造成各挡板块受力不均,但每块挡板的轴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平均值相差±2.5%以内.大挡位高转速工况产生较严重空化,而小挡位时空化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