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相关献的回顾、总结VEGF及VEGF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VEGF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因素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结论: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刺激微血管因子,针对VEGF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给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D-半乳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衰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含D-gal(10 g/L)DMEM培养液培养PMVECs, 经内皮细胞鉴定后, 再通过下述鉴定建立了大鼠PMVECs衰老模型: (1) 约90%的细胞呈现b-半乳糖苷酶活性阳性染色; (2) 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细胞周期分布变化, 90%细胞停留在G0/G1期, 而S期和G2/M期细胞近于消失. 与未诱导的对照组细胞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1) 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可见D-gal诱导的PMVECs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和凝聚, 并可见凋亡小体; (2) 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 /PI双染色的D-gal诱导的PMVECs中, 早中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其细胞凋亡率为(39.8±2.8)% (对照组为(14.0±3.7)%); (3) PMVECs在衰老终末阶段出现典型的晚期凋亡亚二倍体峰. 实验表明: D-gal可诱导体外培养的PMVECs老化, 从而复制细胞衰老. 经D-gal诱导的衰老PMVECs易发生凋亡, 提示细胞凋亡参与了D-gal诱导细胞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一个世纪来小肠绒毛血管构筑的研究概况。小肠绒毛血管构筑大致可分为四类;喷泉型、簇型、梯型和虹吸管型。  相似文献   
4.
周朝生  孙小力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48-149,156
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世人论说多就景而景、就法而法。其实这诸多造园手法,许多根本就是筑园者从诗、画等艺术形式中借鉴所得,它和中国山水诗画的演进息息相通。本文立足于从诗、画与园林构筑关系的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能够实现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在纳米或分子水平上的复合,在发挥各自组分特性的同时,体现出特有的协同效应,如新性能、多功能.该原理同样适用于有机/有机杂化体系.随着产业用纤维材料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随之拓展,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实现纤维的多功能化成为研究热点.根据纤维多功能化的发展需求,结合有机/无机杂化机理,在分子水平上设计构筑杂化功能材料,采用结构设计、界面构筑的方法建立杂化功能材料与成纤高聚物杂化体系.以成纤高分子的结构设计及凝聚态控制、纳米纤维和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可控制备及其功能化复合为例,简要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原理在纤维多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多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引起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骨架蛋白(F-actin)排列变化.方法:培养正常的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浓度PFOS作用30分钟,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变化.结果:PFOS可使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发生重排,这与PFOS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自由能-氧化态图的构筑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界面分子组装与表面图案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勃  张丽  吴立新  迟力峰  张希 《科学通报》2001,46(6):441-443
表面图案化是指在至少一维的方向上生成纳米级的规则表面结构. 它在超分子科学、材料科学, 微电子学及细胞生物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1]. 表面图案化主要用于表面性质的调控. 微观尺度的表面结构可以用来控制黏附、摩擦及浸润等材料表面性质, 该性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表面拓扑结构密切相关. 选择性吸附和表面特异性识别更是要求控制表面的各向异性性质. 在微电子领域, 人们已经开始探讨图案化表面材料用作高密度磁性存储介质的可能性. 量子点阵激光、量子级联激光和单电子二极管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器件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细胞水平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观察了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H/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酶消化法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1:2传代。采用荧光标记乙酰化Dil-Ac-LDL的方法鉴定。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常氧环境下培养,不给予任何处理;②H/R组,改培养液为D-Hank,s液,于37℃、5%CO2、95%N2 密闭缺氧鑵内培养2h后,弃D-Hank,s液,改为完全培养液,放入常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③PHC预处理组,在细胞缺氧2h前给予PHC(终浓度为0.1μm•L-1)预处理,④H/R +PHC组,在细胞H/R后,给予PHC(终浓度为0.1μm•L-1)孵育2h。MTT自动比色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成功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用荧光标记乙酰化Dil-Ac-LDL的方法鉴定为微血管内皮细胞。②成功制备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H/R模型 将试验细胞培养液改为D-Hank,s 液,置于37℃、5%CO2、92%N2 密闭缺氧罐中环缺氧2h,后改为完全培养液放入常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可制备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I/R模型。③. H/R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H/R组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HC组与对照组相比,虽然细胞的死亡率和凋亡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预处理对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H/RI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胰腺的微循环。胰腺的微血管构筑显示其内、外分泌部间存在联系,为胰腺内、外分泌部功能上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形态学依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