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定位予以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基础性实训室、建设生产性实训室等方面阐述了产教融合下的机器人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分析了建设产教融合的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体教结合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的重要方式,而“一般混合型”是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中的重要类型。“一般混合型”模式尽管在我国有快速的发展,但存在着管理模式不到位、学生训练和学习时间冲突、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教练员的心理压力大、训练积极性不高以及经费投入等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制约着高校体教结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应该采用多种措施,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训练时间、加大师资投入、挖掘自身优势、缓解经费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体教结合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举措,是培养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智慧,促进其尽快适应幼儿园岗位要求的有效途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包括:明确办园定位,加强专业建设,彰显教学示范作用,最终实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4.
"光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电子技术”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把握光电子领域发展动态;介绍光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给出学生评教信息结果。  相似文献   
5.
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学校增强办学动力和活力、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注重教学质量管理是现代大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行客观的学生评教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成宁学院学生评教的实践经验出发,谈谈对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后高职院校将如何发展,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地定位以及提升院校自身在社会上的形象,推行产教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教育引导,提高就业率才能使高职院校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淑一 《科技资讯》2007,(13):19-20
本文针对在一线检查工作时的情况,有的放矢地介绍了防雷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简单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是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错误观点加以纠正。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8.
教考分离工作是高校考试工作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实施教考分离的模式入手,阐述了教考分离模式、完善教考分离的措施、实效及教考分离存在的问题,对当前教考分离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证明了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y'+P(x)·y=f(x)三个求解方法:参数变易法、积分公式、积分因子法之间的等同关系.从参数变易法中引出一个简化的积分公式.事实上此公式恰是对用参数变易法解高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时对n=1的拓广.最后以实例验证此公式的简易.  相似文献   
10.
阿峨新寨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城南22公里处.距仁和镇5公里.寨子周围绿树成荫.层层梯田中.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四季气候温和。全寨164户人家500余人口.属壮族依支系。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有保留得较为完好的语言和文化。这里的女人心灵手巧.自幼喜欢绘画刺绣,她们身上穿的、头上藏的均是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