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2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992篇
系统科学   1193篇
丛书文集   782篇
教育与普及   7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0篇
现状及发展   103篇
综合类   18674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317篇
  2013年   1029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380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1383篇
  2008年   1636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013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52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595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基于共享单车出行数据,对用户总体出行时间和强度进行分析,并据此对高频用户出行日期和路线进行分类,针对用户出行目的地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工作日和休息日出行时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出行强度具有频率低、距离短的特征;高频用户出行轨迹在工作和休闲两维度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基于共享单车历史出行数据,建立用户出行目的地预测模型所得的准确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地震响应概率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推导了地铁车站结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的计算公式,以评价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地震强度指标进行正交化和降维;为了克服传统地震响应概率模型中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指标服从对数空间线性分布假设的局限性,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趋势模型以预测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误差模型以描述基于统计的趋势模型与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模型之间的误差,以拓展残差的齐次方差正态分布假设的严格限制。最后,以上海典型2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算例,计算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趋势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建立的误差模型准确地描述了趋势模型预测值的残差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方差非齐次特征。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云计算图书馆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研究现状,概括了其主要特点,并对5G时代云图书馆大数据知识服务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D-S证据理论可应用于多源数据融合领域,但在处理高度冲突的证据时,可能会出现反直觉的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异信息量的概念及融合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熵表明证据的相对重要性,采用散度获取证据可信度.然后利用证据可信度优化证据差异度以得到差异信息量,经过计算获取数据的最终权重,并将其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分配进行决策.在处理冲突证据、一致证据及不同数量证据等方面的数据融合问题时与其他方法对比,所提方法收敛更快,准确度更高.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表明,所提方法的不确定性更小,优于现存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5):107-11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专业,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培养方案不合理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上述现实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大数据专业建设方案、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性地研究。本文提出的大数据专业建设方案及模式在实际课题申报与教学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震预警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P波与S波的速度差来实现震前或震后报警。基于此,本文对地震预警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常规的无约束平差与近代的秩亏自由网平差,并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城市的GPS监测网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对各种方法解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在精度、未知参数的改正数和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上存在差异,并对其使用条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资源,就是话语权。近年来,网络爬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数据的获取,国内也出现了不少非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案例,监管部门亦在完善立法、加强监管。无论如何技术革新,都应严守依法合规的边界,做到个人信息安全,不得侵害个人隐私。本文从爬虫技术的概念入手,在对现有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爬取数据行为进行了法律界定,并提出爬虫技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综合管廊工程面临的震害威胁十分严重,开展内置大质量管道对管廊地震响应的研究很有必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完成了水平地震波入射下,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分析。在建立4种不同工况下L形三仓综合管廊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管廊在水平地震波入射时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管廊主应力与剪应力最大值均位于中隔墙上,大质量管道引起结构动应力显著增大,但对结构水平位移几乎不产生影响,管道置于管廊下层且远离震源的分仓内对结构抗震最有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