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93篇
综合类   1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云海  尤玉成 《河南科学》2002,20(3):286-289
通过沥青路面玻璃纤维加劲格栅的理化性能试验 ,给出了格栅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材料属性、抗张强度、弹性模量、温度对强度的影响等试验结果 ,为产品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平滑模水泥混凝土无侧限压缩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配比、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放置时间下新拌滑模水泥混凝土无侧限压缩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 ,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结果作了进一步分析 ,揭示了新拌滑模水泥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与材料配比、加载速率、放置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水平滑模摊铺施工和摊铺机相应工作装置的开发研究提供了试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温多雨地区高等级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与应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气候特点 ,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后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这两个突出的问题 ,依据本单位的一个工程实践 ,从集料、沥青、级配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说明高温多雨地区高等级沥青路面只要材料科学选择、严格控制、应用措施得当 ,质量是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原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论述了高速公路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及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从施工技术角度提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控制新集料掺加比例、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集料温度和抗剥落剂等,研究各因素对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水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旧料利用率、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和抗剥落剂宜分别控制在50%~75%、 2.5%~3.0%、 1.0%~1.5%和0.5%左右.此外,适当提高集料温度,有助于提高泡沫沥青分散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剂量是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关键因素.尽量使泡沫沥青分散均匀,避免产生结团现象,是保证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水泥补强作用,可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路面整体结构性能评估是公路养护或重建决策优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路面的服务能力指数降到可接受水平以下,就有必要对当前整体性能(剩余寿命)进行评价,决定是否需要延长寿命或者进行重建设计,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了沥青路面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由此程序可以由落锤弯沉仪(FWD)弯沉数据快速预估路面的剩余寿命,这种方法直观、准确,并且不需要反算模量,对于道路工作者的养护和补强罩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物理和化学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及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车辙和APA(沥青路面分析)车辙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类型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产生的不同影响.由车辙试验结果可知: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5倍以上,表明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好于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而美国SHRP的APA车辙试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