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评述农业产业化及其地域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烟台市栖霞蛇窝泊果品专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例,分析论证了集聚-扩散机制在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和城镇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烟台市域城镇群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域城镇产生、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讨论和总结烟台市城镇产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烟台城镇群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AVS-M的目的是为迅速发展的无线网络、手机和PDA等移动设备提供音视频编解码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主要基于AVS-M,面向移动设备,需要为其提供高压缩比、低复杂度的视频编解码器.对AVS-M整数变换算法进行了分析,采用快速算法提高了解码速度.AVS-M软件具有高编码效率可以适应低网络带宽、低计算复杂度和低内存需求的手持移动设备,算法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从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对烟台地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烟台地区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客源市场的广阔程度等方面,阐述了该地区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业的优势与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该地区开发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产品档次较低等,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城镇规模等级分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台市主要城镇规模等级分布的分析,论述了其分布特点,得出有关结论,并对城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3DLCS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基于FPGA的可重构实时三维激光彩色扫描仪.介绍了系统基本测量原理和系统总体构成,设计了基于FPGA处理器的硬件系统结构,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由FPGA处理器完成提取图像中激光带中心线、人头轮廓线和中心颜色线等算法.对三维重建有用信息经计算机接口送入主机,在主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和三维构型.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目标的三维和色彩信息,并在计算机上重建和显示立体三维图形.列出了实验结果.采用FPGA专用集成电路和主从式系统结构,大大提高了物体三维信息获取的速度,显著的改进了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指出了农业产业化日益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省是中国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 类型复杂多样, 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 因 此, 研究贵州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和分类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32个表型性状和36个微卫星位点对贵州省537份栽培稻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分子标记所做基于模型和基于遗传距离的遗传结构表现一致, 将贵州省栽培稻划分为籼稻、粳稻和中间型3大类群. 遗传结构分析显示, 所划分的籼、粳类群中的材料与前人通过表型判别的籼粳存在一定差异, 在粳稻类群中混有的表型性状判定为籼稻的材料数明显多于在籼稻类群中表型性状判定为粳稻的材料数. 在籼、粳亚种内的遗传结构并不像前人所提出的均分为不同气候生态群和土壤水分生态型, 而是籼稻类群内以中偏早、中偏晚类群的气候生态型为主; 粳稻类群内以水、陆稻类群的土壤水分生态型为主. 贵州省栽培稻在形态和微卫星标记水平均检测出丰富的遗传变异, 黔西南自治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且资源数量最多、类型复杂, 是贵州省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首先概括总结了目前山东省人口性别比三方面特点,即建国后性别比先升后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儿组人口性别比偏高以及性别比尤其是少儿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明显.然后根据上述特点做了较为客观和全面的成因分析,并指出可能导致的三方面的后果~直接导致婚姻拥挤、间接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结构的优化.最后在从人口转变理论角度对山东省出生性别偏高现象做了合理解释的前提下,针对山东省人口性别比的现状特点提出了大力发展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严格控制异常出生性别比的产生和积极应对未来婚配失调等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