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区68块(30 m×30 m)蒙古栎林标准地的调查数据,统计蒙古栎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对影响林分更新的林分条件和地形条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天然蒙古栎林更新树种37种,平均更新苗密度达到7 219株/hm2,其中蒙古栎数量占更新总量的近40%,山楂、花曲柳和春榆占更新总量的1/3;从更新类型上看,幼苗和幼树所占比例分别为22.2%和77.8%.同时发现,林分平均胸径达16~20 cm、密度为400~800株/hm2(郁闭度为0.60~0.69)的林分更新数量最高;从不同地形条件更新数量上看,山坡中上部更新数量较高,坡向的影响表现为半阳坡半阴坡阴坡阳坡,坡度的表现为平坡缓坡斜坡陡坡.  相似文献   
2.
基于荷青花在药用、观赏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利用全株收获法采样,经分选、烘干、称重和数据统计后,获得了荷青花生物量及分配特征,并以其易测生长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总生物量的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荷青花群丛在营养生长停止期,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分配在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但平均丛高和根冠比变化较小;地下部分所支持的丛幅冠、丛株数和花果数等存在一定的供给限制,且这种限制与地下生物量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虽然荷青花生物量随各生长指标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根冠比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荷青花存在权衡有限光合资源分配的能力.荷青花生物量模型以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结果较好,但考虑自变量过多带来的系统误差,生物量预估模型可选用以丛株数和花果数为自变量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上马架子铀矿尾渣特性的深入研究、分析试验,得出了一套合理的浸出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n级行列正式     
本文主要给出一个n级方阵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n个元素乘积的新的和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全收获法研究多被银莲花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多被银莲花在株高达12 cm以上时开花、结果;随株高级的增大,茎叶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果生物量增长明显,花生物量呈单峰型变化;根冠比呈整体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物候期的推移,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4.31,5.30和3.45倍;生物量分配表现出由地下向地上转移和由生长向繁殖转移的特点,体现了多被银莲花将有限资源再分配于生长和繁殖之间的生存策略.采用直线、指数、对数和幂函数拟合的多被银莲花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方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但验证结果仅有幂函数均达到了建模标准,为多被银莲花生物量预测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8.
磨盘山次生杂木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两种理论分布模型,对取自磨盘山的次生杂木林群落花曲柳、蒙古栎和春榆种群的样方资料进行了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 表明,3种树种的实际频数符合负二项分布,因此判定种群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通过对种群的聚集强度指数的计算,求得3树种的各参数为:扩散型指数(Iδ)为1.219 8,0.527 2,0.208 1;丛生指标(f)为2.622 5,3.586 9,2.505 4;负二项参数(K)为7.149 8,0.464 7,0.628 3;Cassie指标(CA)为0.139 9,2.152 2,1.598 7;扩散系数(C)为3.622 5,4.586 9,3.505 4,均表明为聚集分布(除蒙古栎、春榆的扩散型指数(Iδ)表明其属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白山次生蒙古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动态的研究发现:4月末~9月末细根总生物量介于4.023 3~4.916 3 t/hm2,随时间逐渐增加;各月平均有67.2%的细根生物量集中于土壤表层0~10 cm,仅7月末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的比例(59.3%)偏低.细根表现为向深土层生长,不同土层内活细根所占比例的变化与活细根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最低值出现在4月末;该群落细根年生长量为2.228 0 t/hm2,年死亡量为0.782 0 t/hm2,年分解量为0.119 0 t/hm2,年周转率为0.54次/a.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实验林场1983年和1985年营建的紫椴人工林为对象,调查不同坡位和疏伐抚育林分的生长状况.采集紫椴个体年轮样品,分析胸径生长特征,明确紫椴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以及坡位和疏伐抚育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下紫椴人工林林分密度、林分蓄积、种群密度、蓄积均相对较大,种群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也以坡下和坡中显著高于坡上;随着时间推移,各坡位紫椴胸径生长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前期下降较快,后期相对平缓,胸径生长整体以坡下高于坡中和坡上,坡下紫椴胸径生长率不仅在生长初期相对较高,在后期也呈现出小幅的生长加速;坡上、坡中及坡下的胸径连年生长量稳定时间分别为20、20和16 a.疏伐抚育后,紫椴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均显著高于未抚育林分,胸径生长率和5 a平均生长量也有显著提高,但疏伐抚育对紫椴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