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研究杨梅酮的抗氧化和抗膀胱癌活性,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结果表明,杨梅酮能有效抑制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且效果呈浓度依赖性,80μmol/L杨梅酮的溶血抑制率达到(93.67±0.01)%.研究表明,杨梅酮可通过增强细胞内SOD、GPx的酶活来调控ROS水平,减少MDA产生,避免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杨梅酮对膀胱癌细胞EJ和T24以及正常膀胱细胞SV-HUC-1的抑制效果也有剂量相关性,IC_(50)分别为(39.8±1.0)、(49.0±0.9)、(75.9±1.8)μmol/L.进一步细胞吸收量分析表明,可能是EJ对杨梅酮有更强的细胞吸收导致了杨梅酮对EJ的IC_(50)比T24更低(更敏感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杨梅酮对EJ细胞周期DNA分布的影响,发现杨梅酮主要通过诱导EJ细胞产生凋亡及S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通过Caspase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ROS介导的A375细胞凋亡和G0/G1细胞周期阻滞中相关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HMF通过清除细胞内ROS激活了DNA损伤介导的P53磷酸化、AKT通路和MAPKs通路,这些通路共同作用于相应的下游底物,激活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的线粒体通路导致细胞的凋亡,其中,5-HMF通过上调线粒体中的促凋亡因子、下调抑凋亡因子并活化Bid而激活內源性途径;此外,P53、AKT等也可以抑制或增强G0/G1期主要调控因子的表达,导致G0/G1期阻滞,证明了5-HMF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3.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淀粉在SPCL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聚己内酯(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用.  相似文献   
4.
以异氰酸酯(MDI)作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百分比含量的PCL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作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衍射研究SPCL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质, 表明随着淀粉含量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用DSC法研究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所得数据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淀粉在SPCL中起到成核剂作用,加快了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到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合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合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法制备氟苯尼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分别采用差热分析法(DSC)、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R)、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运用Chem3D程序初步探讨包合物的形成机制.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氟苯尼考与HP-β-CD投料比(mol/mol)为2.5∶1,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5h.在该制备工艺条件下包合物的得率为82.82%,包合率为91.88%.同时经DSC、FTR和XRD确证其包合物已形成.通过Chem3D和红外数据初步确证包合物的形成是由于氟苯尼考与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筛选临床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扩增及整合子分类。方法:采用多重PCR对21株来自临床的耐药菌株进行了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筛选。结果:16株携带第一类整合酶基因;1株携带第一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2株含第二类整合酶基因;1株含第三类整合酶基因;1株不含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结论:筛选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分类的多重PCR方法简便可靠;整合子广泛存在于临床耐药细菌中。  相似文献   
7.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右旋龙脑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法制备了右旋龙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右旋龙脑含量为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挥发性、热稳定性、抗光解性和相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光和热的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右旋龙脑的含量明显高于混合物,这表明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性和热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的右旋龙脑,便于长久贮存而不改变疗效;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0 ~8 mol/L时,右旋龙脑的浓度随着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右旋龙脑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耐药菌的增加与新药研发进度的缓慢,需要开发新的抗菌替代物。柠檬醛是一种天然广谱抗菌剂,但其稳定性和适用性欠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比表面大,其金属离子可抗菌、有机配体官能团丰富。鉴于此,文中采用醋酸锌法合成带有氨基的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IRMOF-3)颗粒,并在其表面接枝柠檬醛(IRMOF-3-C)。傅里叶红外光谱与电喷雾质谱分析表明,柠檬醛与IRMOF-3形成了具有酸响应的席夫碱键。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和柠檬醛、IRMOF-3相比,IRMOF-3-C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性能均显著提高,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豆11S球蛋白代替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酶联免疫检测的新型免疫原载体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将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同大豆llS球蛋白、大豆7S球蛋白和BSA交联起来作为免疫原,得到抗SDM-大豆llS球蛋白、SDM-大豆7S球蛋白和SDM-BSA的多克隆抗体;然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3种抗血清的效...  相似文献   
10.
分提棕榈油的相容性及非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提棕榈油的相容性及非等温结晶性质对以其为基料油的塑性油脂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应用分提棕榈油,文中通过脉冲核磁共振仪及等温结晶曲线研究了棕榈硬脂(44℃)与棕榈软脂(24℃)的相容性,并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对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复配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实验表明:二者整体上相容性较好,当棕榈硬脂比例高于50%及温度高于33.3℃时存在轻微共晶现象;非等温结晶过程中,在同一降温速率下,随着棕榈硬脂比例的增加,结晶峰变宽,峰值温度逐渐升高,在棕榈硬脂含量相同时,随降温速率的升高结晶峰焓变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