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从头计算的全势缀加平面波理论方法研究了3C-SiC的能带结构和基本的光学函数,得到了Si、C分波态密度和能带结构.介电函数的虚部由能带结构的计算直接得到.经带隙校正后,由Kramers—Kronic(K—K)色散关系计算了介电函数的实部.由得到的介电函数计算了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反射率.经比较,计算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个比较特殊的半开环服装剪裁数控系统.系统采用一片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8097BH作主机,以两片8位单片机作副机,构成模块式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以中断方式完成数控系统的各种实时控制任务;后台程序负责原始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协调各子系统等.由于软、硬件系统皆用模块式构成,所以系统维护简单、扩展方便、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二期工程建设的表面物理光束线的设计参量和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站的基本配置、调试结果和自对用户开放以来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测试和开放使用结果表明,NSRL表面物理实验站能够满足部分用户开展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步辐射和铁磁共振研究了经硫代乙酰胺硫钝化处理的GaAs(100)表面生长的Fe,Co超薄膜与衬底的界面形成及磁性。实验结果表明,硫钝化能阻止As向Fe,Co超薄膜扩散,减弱As和Fe,Co的相互作用并增强在GaAs(100)表面生长的铁磁金属薄膜的磁性。  相似文献   
5.
β-SiC(110)表面原子与电子结构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全势缀加平面波方法(FPLAPW)计算了β-SiC及其非极性(110)表面的原子与电子结构。计算出的β-SiC晶体结构参数。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用平板超原胞模型来计算β-SiC(110)表达的原子与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表面顶层原子发生键长收缩和旋转豫特性,表面阳离子Si向体内移动而阴离子C向表面外移动,这与Ⅲ-Ⅴ族半导体(110)表面弛豫特性相似,表面重构的机制是Si原子趋向于以平面构型的sp^2杂化方式与其三配位C原子成键,C原子趋向于以锥型的p^3试民其三配位Si原子成键,另外表面弛豫实现表面由金属性至半导体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同步辐射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对NRSL光电子能谱站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并设计出由3个16bit D/A转换而成的精度较高的18bit D/A.经过对其稳定性、重复性进行测试表明18bit D/A达到设计要求.经过对Au 4f的XPS测试,改造后的总分辨率优于400meV.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的光电子衍射技术 ,采集了GaAs(0 0 1 )面能量扫描的光电子衍射谱。通过对光电子衍射谱的傅立叶变换分析给出了各个发射体近邻原子的正确位置 .经过多重散射模型计算并对实验曲线的拟合验证了Biegelsen提出的Ga双层模型的正确性 .结果显示 ,最外层构成二聚体的两个Ga原子沿 [1 1 0 ]方向移动聚拢 ,偏离体材料格位 8.3% .同时最外层的Ga原子向内收缩 2 .1 % .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二期工程建设的表面物理光束线的设计参量和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站的基本配置、调试结果和自对用户开放以来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测试和开放使用结果表明,NSRL表面物理实验站能够满足部分用户开展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同步辐射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对NRSL光电子能谱站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并设计出由3个16 bit D/A转换而成的精度较高的18 bit D/A.经过对其稳定性、重复性进行测试表明18 bit D/A达到设计要求.经过对Au 4f的XPS测试,改造后的总分辨率优于400 meV.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以同步辐射光为激发光源的高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NO2与Au(997)单晶表面的相互作用. 芯能级和价带光电子发射结果都表明170 K低温条件下, 低暴露量时NO2在Au(997)表面上发生分解, 形成NO(a)和O(a)的共吸附表面物种. 当样品在300 K退火时, NO(a)发生脱附, 而O(a)依然吸附在Au(997)表面上. 退火温度升至750 K时, 表面上O(a)的信号完全消失. 结果表明, 在超高真空条件下, 利用NO2的热分解是在Au(997)表面上制备原子氧吸附物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