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丙烯酸酯/双官能团共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ZA-6)存在下,MMA/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2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经分析,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特称为周期成核现象,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百是处于成核一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2.
几种甲基/苯基聚硅烷的光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聚硅烷的发光性能,找到紫外区上聚硅烷吸收光和发射光的规律以及与其结构的关系,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和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合成了几种不同组成及结构的甲基/苯基共聚物聚硅烷,并研究了其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FL)性质.探讨了聚硅烷组成和结构对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取代基中苯基的含量逐渐增加,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峰位置都呈波长逐渐增加的红移趋势.聚硅烷链的侧链组成对光谱性能起决定性影响,增加侧链中苯基的含量可以增加主链电子离域范围,从而使聚硅烷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峰向长波移动.  相似文献   
3.
用30%乙二醛与叔丁基胺反应,生成双核乙二醛缩叔丁基胺西夫碱,在THF中,与锂、四氯化硅反应,生成1,1-二氯-2,5-二叔丁基-1-硅杂-2,5-二氮杂-3-环戊烯,再与金属钾反应,生成2,5-二叔丁基-1-硅杂-2,5-二氮杂-3-环戊烯硅烯,用元素分析和1H-NMR(C6D6)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4.
用苯甲醛缩苯胺在氰化物催化下的氧化偶合法和二苯乙二酮与苯胺直接缩合法等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同一种原料二苯乙二酮缩双苯胺,并用元素分析,IR、UV和MS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将四苯基环戊二烯酮或吡啶基三苯基环戊二烯酮分别与七甲基乙烯基环四环氧烷进行Diels-Alder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四苯基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吡啶基三苯基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用元素分析,IR,Raman和^1H-NMR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门市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正常人群1385例中男784例;女658例,分别作前臂、股骨上端及腰椎正位测量。骨质疏松者重点检测股骨上段和腰椎正位。结果: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分别为(0 539±0 107)、(0 438±0 090)g/cm2,均处于20~29岁年龄组;股骨上端的峰值骨量分别为(0 933±0 129)、(0 981±0 119)g/cm2,腰椎峰值骨量分别为(1 007±0 097)、(0 956±0 072)g/cm2,两组峰值骨量均处于30~39岁年龄组。男性60~69岁年龄组腰椎正位骨量为(0 969±0 122)g/cm2,骨密度的变化较特殊,其余各组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江门市区正常人群20岁以前男、女各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部位骨密度(BMD)值持续增长;20~39岁男、女各部位骨量均达到峰值,40~49岁仍保持接近峰值的骨量,随后随年龄的增加BMD逐渐下降。女性由于受绝经的影响50岁以后BMD丢失更快,男性组在60~69岁由于普遍存在骨质增生、韧带及软组织钙化,腰椎BMD又有轻度回升后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7.
8.
用苯甲醛缩苯胺在氰化物催化下的氧化偶合法和二苯乙二酮与苯胺直接缩合法等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同一种原料二苯乙二酮缩双苯胺,并用元素分析,IR,UV和Ms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聚甲基苯基硅烷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锂与甲基三氯硅烷反应制得了甲基苯基二氯硅烷,氮气保护下,在甲苯号金属钾反应生成了聚甲基苯基硅烷,用元素分析,IR,UV,^1H-NMR和GPC作了表征,并测定了它的非线性谐波极化率X^(3)的值为5.8*10^-12esu。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