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植物病原物接种技术是植物病理学研究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病原物接种技术,归纳和总结了教学实践和SRT中最常用的方法:喷雾接种法、剪叶法、摩擦接种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病原物接种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中间环节.实验的课堂教学是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要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必须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新鲜实物标本的应用、更新和补充、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植保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文章结合农业昆虫学精品课程建设,从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农业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基础,标本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而标本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中针对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标本现状、标本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着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激发植保专业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出兼具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植物保护实验中心充分调动和争取各种资源,加强了实验室软硬件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完善了实验室仪器设备,扩充了病虫害标本,普及了多媒体课件,增强了教学基地及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加强了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高效教学实验平台,在大学生人才和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骨干课程.结合普通昆虫学精品课程建设,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标本建设,完善实验考核制度等措施,不但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普通昆虫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标本是植物病虫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其中玻片标本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实物玻片标本在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合理运用数字化标本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将实物玻片标本通过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制作成数字化玻片教学资源,上传至存储服务器,教师及学生通过访问数据库网址,登陆数据库浏览标本资源。实践表明,通过构建植物病虫数字化玻片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学法应用于植物保护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可使新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得到充分地提高。文章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实际论述了和谐教学法应用于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制度保障,以及多元化、和谐化、自主化的3大特点,并总结了和谐教学法应用于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植物病害诊断技术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病害诊断技能,归纳和总结了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症状观察法、临时玻片制作及显微镜镜检法、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四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病害诊断的操作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图像数码化处理技术及高速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应运而生,并逐渐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植物病理学、医学等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之中。在这种全新的模式实践过程中,通过运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强大功能,充分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实现了资源共享。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