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建立输血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HEV) 兔模型,了解 HEV 全血输注传播的可能性,并观察感染后的指标动态。 方法 以兔 HEV 接种 4 只 SPF 兔,经腹腔静脉窦采集抗凝血,然后立即以约 10 mL / kg 经耳缘静脉注射输血方式分别给予正常 SPF 受体兔 5 只,每周监测受体兔粪便和血清抗原、抗体和核酸,连续 13 周。结果静脉输血后,5 只受体兔均出现粪便排毒,其中 3 只受体兔引起慢性戊肝,排毒时间超过 13 周,同时出现病毒血症和 HEV 抗原阳性,HEV 抗体阴性或弱阳性;2 只受体兔引起急性戊肝,排毒时间均小于 6 周,同时 HEV 抗体检测 Sample / Cut-off( S / CO)值均大于 13、HEV 抗原阴性、无病毒血症。 结论通过输全血方式可以感染兔,并引起急性或慢性 HEV 感染。  相似文献   
2.
猪血中抗菌肽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酶解、脱色等技术,从新鲜猪血中分离提取抗菌肽,再经SephadexG-100凝胶层析纯化,收集各组分并检测其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猪血抗菌肽对大肠杆菌O88、金黄色葡萄球菌ACTT25923株、绿脓杆菌ACTT27853株、鸡巴氏杆菌、鸡致病性沙门氏菌自然分离株等5种细菌的作用;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猪血抗菌肽与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共同培养20min后细菌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猪血抗菌肽对以上各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抗菌肽作用20min后,这两种细菌的形态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细菌干瘪、皱缩、表面粗糙不平、分裂繁殖停止。这表明猪血抗菌肽不仅对供试细菌的形态结构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同时还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揭示了在细菌刺激下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作用。用圆小囊离体培养大肠杆菌O78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和巴氏杆菌作为刺激物,观察在细菌刺激后不同时间间隔下,圆小囊的黏膜部、黏膜下淋巴组织的圆顶部和滤泡部ecNOS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四种细菌刺激下,圆小囊中ecNOS的表达量均有变化,但是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以提示,在对抗感染过程中,ecNOS的表达量和造成感染的细菌抗原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各个实验组之间非统计学上的细微差别还是存在的,这可能与圆小囊器官在处理不同抗原物质上还存在一些差异有关。即使同种细菌在整个实验区间内,圆小囊不同部位的ecNOS表达量也有一些差别。提示由于不同细菌表面的抗原表位的不同,可能对圆小囊产生了不同的分子水平的刺激形式,从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24只1d龄从肉鸡随机分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锌1000mg/kg、硒5mg/kg)、低锌低硒(锌34mg/kg、硒0.08mg/kg)和常锌常硒(锌50mg/kg、硒0.15mg/kg)的日粮45d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尤其是高锌高硒组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和杯状细胞数正常。结论:日粮中按锌50mg/kg、硒0.15mg/kg的比例添加,对于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屏障结构是合适的。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肠黏膜有毒性作用,破坏其屏障功能;而且高锌和高硒可相互促进以增强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60只1日龄的SPF 鸡随机分为两组,来评价添加外源性抗菌肽对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从第21日龄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自21日龄起,在抗菌肽处理组可以见到明显的肥大细胞,而在对照组少见(p<0.05).3)抗菌肽的处理能显著增加各段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4)使用抗菌肽处理后,能提高各段肠道的sIgA的表达.添加外源性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提高SPF鸡的肠道黏膜免疫参数,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抗菌肽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值得警惕的重要人兽互传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人类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动物模型和自然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情况。简述了笔者的研究室在动物病毒性肝炎方面的研究进展。引起人类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复杂多样,病毒性肝炎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作为一种人兽互传病——病毒性肝炎已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畜禽中的分布,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类病毒性肝炎的蔓延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可能与动物有关,特别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家畜和家禽有关。动物病毒性肝炎的存在已对公共卫生造成显著影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建议相关主管部门重视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工作,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组织研究动物,特别是畜禽病毒性肝炎与人的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其间的传播问题,为防制此类疾病的进一步蔓延、流行,保证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并尽快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家兔呼吸道肥大细胞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只健康家兔,按大小分为两组,即2月龄的和4月龄者各5只,处死后采取鼻粘膜、喉、气管和肺等呼吸道组织标本,固定于Carnoys液,用甲苯胺蓝染色,以显示肥大细胞(Mast cell,MC)。结果表明,呼吸道肥大细胞大致上分布于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结缔组织内。单位面积呼吸道粘膜的肥大细胞数,在鼻腔粘膜显著高于喉,气管和肺(P<0.01)。同时,呼吸道肥大细胞随年龄而增加,4月龄的明显多于2月龄者(P<0.05)。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家兔圆小囊组织中的SYP阳性细胞和胞间阳性反应物的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圆小囊组织中大量分布着SYP阳性表达细胞和胞间阳性突触小泡样结构,这一结果为证明圆小囊作为外周神经免疫内分泌器官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圆小囊离体培养,使用大肠杆菌O78、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和巴氏杆菌作为刺激物,观察不同时间间隔下,圆小囊不同部位胃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圆小囊中胃泌素的表达量在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刺激下,均有剧烈变化;而对于沙门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刺激变化不明显,趋势较为缓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物质、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胰多肽、生长抑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降钙素、胰岛素、突触素、血管活性肠肽等11种脑肠肽类物质在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的分布及定位。研究发现上述物质在兔圆小囊淋巴组织及粘膜内均有分布,但在淋巴组织中上述物质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部位各不相同。其中降钙素、胰岛素2种物质,在粘膜下淋巴组织中分布很少,只可偶见阳性细胞;突触素阳性细胞稍多于上述2种物质;P物质、胃泌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阳性细胞较多,尤其是在圆顶上部淋巴组织和淋巴滤泡中均大量散在分布;促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阳性细胞也比较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部位,圆顶上部淋巴组织虽然也存在阳性细胞,但数量明显少于淋巴滤泡部位;胰多肽主要分布在圆顶上部的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处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