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了GA731织机送经机构半径调节和张力调节所分担的送经比例,讨论了近用送经机构张力调节的一般工艺要求。然后分析了GA731织机张力调节特性,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该机织造牛仔布的送经张力调节动态特性进行了测量。该机的张力调节采用了缓冲弹簧,有利于送经量的稳定调节;送经无级变速器盘片间距只有在较为稳定的经纱张力信号连续作用下才能发生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滤掉了高频经纱张力信号对送经产生的不良影响。但该张力调节有一定的迟缓性,会造成一定的经纱张力积累,使送经量出现较大的波动。并指出该机送经量调节的优化在于改进送经机构的结构尺寸,加大半径调节的送经比例,尽可能地降低张力调节的送经比例。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形成民族特色经济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保护工作方针十分明确.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发展为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特色发展并使其发展“反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3.
1 项目背景 目前的考古资料表明,纺织品中金箔条的使用始于北周,而捻金(银)线始于唐代早期,与捻金线相关的蹙金绣和织金锦等工艺,对纺织品中的用金技术以及后世的唐锦、蜀锦、宋锦、云锦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对于唐代捻金(银)线的系统科学分析与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4.
梁带村遗址M27出土铜铁复合器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第27号墓(M27)是梁带村两周墓地发现的唯一带有两墓道的大型墓葬, 是陕西地区建国以来发掘的未被盗掘的规模最大的周代墓葬. 墓葬保存完好, 随葬品丰富, 为研究墓葬的年代、墓主身份等级以及诸侯封国史提供了相当珍贵的实物资料. 尤其是该墓出土铁刃铜削和铁刃铜戈两件铁器是自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及山西曲沃曲村遗址出土西周末~春秋早期铁器后的中原地区又一批年代最早的铁器, 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本文利用金相组织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 判定两件标本的铁质部分系采用块炼渗碳钢锻打而成, 然后通过铸接将铜质部分与铁质相结合, 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为春秋早期. 根据梁带村遗址、三门峡虢国墓地与曲沃曲村遗址的地望, 本文提出等黄河中游的豫陕晋交界地区可能是我国中原冶铁技术起源地, 值得今后的考古学研究中注意.  相似文献   
5.
石阡,是中国工农红军两次经过的地方。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谴队,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下,从湘赣根据地出发,首次转战至石阡,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震等率领下长征到石阡。在此进行了自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后的第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整。本文拟就红二、六军团在石阡的革命活动及其意义进行记述和探讨。一 1936年1月11日拂晓,红二、六军团分三路直取石阡县城,其中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军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取现场勘查、走访调查以及科学的调查手段,包括显微照相、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对保存于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壁画的基本信息、壁画的价值评估、壁画的保护修复情况、壁画的材质工艺研究、壁画的病害状况及成因分析等。这些科学调查对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保护方案是非常关键的,能够使壁画得到合理且科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