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现行的理工科教学中,matlab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在电子类的核心专业课信号与系统中,matlab的作用更加值得教师关注。文章就信号与系统这一课程中牵涉到的一些典型matlab程序,进行了注解和说明。试图在信号与系统和matlab的应用两方面找到了一个更为恰当的结合点,使学生和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应用性工具方面,得到一个更好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及其资源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废弃物,其产量大、占地多,易形成扬尘,并污染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特点,及其国内外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并从工业建筑、农业利用和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的三个方面做了分析与探讨,最后对粉煤灰的未来利用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一类非局部扩散方程解的局部存在性和唯一性.由于非局部扩散的特殊性,采用Banach不动点定理分别得到了Cauchy问题,Dirichlet和Neumann初边值问题下解的局部存在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电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及课程的特点,提出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光电子学教学体系的思路,并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克服基础课程难点的同时,锻炼了个人的综合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将巴斯德毕赤酵母异源表达出的疏水蛋白rHGFI和rHFBI修饰硅化玻璃后进行玻璃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蛋白处理的硅化玻璃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蛋白溶液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rHGFI和rHFBI是表面活性非常强的蛋白,均可使表面张力降低.以常用的食品乳化剂酪蛋白酸钠为对照,检测rHGFI和rHFBI蛋白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0.1%的rHGFI和rHFBI蛋白溶液发泡能力明显高于同浓度的酪蛋白酸钠溶液,rHFBI蛋白溶液的泡沫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烟草愈伤组织和花椰菜这花序为材料,分离纯化钙调素。所得CaM的纯度用SDS-PAGE鉴定;生物活性用其对牛心肌环腺苷酸磷二酯酶(PDE)的激活作用测定(CaM)的产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了上Phneyl-SepharoseCL-4B柱前对CaM溶液的不同处理。纯化的烟草愈伤组织和菜花CaM,具有牛脑CaM所特有的一些性质。它对牛心肌PDE有明显激活作用,在含有Ca^2+  相似文献   
7.
钙调素是一种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钙结合蛋白质,其免疫原性很弱,本文采用两次基础免疫和多次加强免疫的方法,获得了免疫花椰菜天然钙调素抗血清,用免疫双扩散法鉴定,其效价为1:32钙调节不易与固相载体结合,我们先用0.2%戊二醛处理聚苯乙烯板载体,再用于包被钙调素,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定量测定植物钙调素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及检测动物血清中抗钙调素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红芪总皂甙(RadixHedysari total saponins,RHTS)对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以及免疫细胞的功能与其胞内钙调素(CaM)水平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RHTS能显著提高被环磷酰胺抑制的机体免疫功能,与环磷酰胺组相比,RHT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腹腔巨噬细胞(MΦ)的蚕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的免疫粘附作用明显改善(P〉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堆肥的肥力效应、生物效应和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城市垃圾堆肥的肥力效应: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特性。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环境效应:造成土壤的沙化、盐渍化、重金属积累等,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的修复作用。最后提出提高垃圾堆肥的质量,发展有机无机复合肥是今后垃圾堆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中国土地利用/上地覆盖变化研究中时空变化、动力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等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