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引起的脑海马及大脑皮层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CCAO)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以改良Ellman法测定AChE.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7和14d,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 0A.结果:实验后第7d,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在缺血-再灌流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其电针组的AChE活性则基本恢复;第14d,缺血-再灌流及其电针组的大脑皮层AChE活性恢复,海马AChE活性有所恢复.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可能与脑内AChE的活性有关;电针能提高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从而可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观察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47只大鼠在建模后3周,第2次剖腹,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和卵巢切除术组(n=24),对卵巢切除术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分别观察两组动物成模后2、4、6和8周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结果:与建模后3周时相比,成模后2、4、6和8周对照组大鼠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基本保持一致,而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出现萎缩退化并且体积明显缩小,术后4、6和8周与术后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百术后4、6和8周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仍可见异位内膜组织存在。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呈增生状态,而卵巢切除术组呈萎缩状态。结论:卵巢切除术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退化,但未能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波幅问比率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IZ)腹腔注射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ED)动物模型。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连续10周动态观测BAEP的波幅间比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D组大鼠在病程2周时出现BAEP Ⅰ、Ⅲ、Ⅳ、Ⅴ波幅增高;在病程4周时出现BAEP各波波幅增高;病程6周时BAEP Ⅰ、Ⅱ、Ⅲ、Ⅳ波幅增高;病程8~10周时:BAEP Ⅰ、Ⅲ、Ⅳ、Ⅴ波幅增高。病程8周后BAEPⅤ/Ⅰ波幅比率下降;病程10周后BAEPⅢ与Ⅴ波幅比率降低;Ⅴ与Ⅰ、Ⅳ与Ⅰ波幅比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BAEP的波幅和波幅比率有明显变化,这有助于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在正常人体刺激胫神经条件下观察诱发比目鱼肌(慢肌)和腓肠外侧肌(快肌)的H—反射和M—反应电活动的变化,分析慢肌和快肌直接反应和反射活动的差异,从而阐明脊髓何种类型α—运动神经元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M—反应在阈下刺激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阈值几乎相同。增加刺激强度但不出现M—反应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振幅增加,但前者比后者大得多,有明显差异。当M—反应在阈上刺激时引起M—反应和H—反射,并随刺激强度增大二者振幅逐渐加大,但慢肌H—反射振幅比快肌大得多,而M—反应变化二者无明显差异。比目鱼肌属红肌,几乎完全由慢肌纤维组成,腓肠外侧肌属于白肌,主要由快肌纤维所组成.前者由Ⅰ—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后者由Ⅱ—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由此说明Ⅰ—型α—运动神经元是主要调节慢肌活动的,它由Ia传入纤维所去极化,而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法 ,建立实验性糖尿病 (ED)动物模型 并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MLR的变化 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ED)组出现MLRP0 、Na、Pa、Nb、Pb波峰潜伏期 (PL)延长 (P <0 .0 5) 6周后出现MLR各波PL、Pa-Pb 波峰间潜伏期 (IPL)延长 (P <0 0 1) 8周后MLR各波PL、P0 -Pa、Pa-PbIPL均延长 (P <0 .0 5或P <0 .0 1) ED组血糖与MLR的PL、IPL变化之间无相关 ,ED组病程与MLRNa、Nb、Pb 波PL变化有正相关 结论 :糖尿病早期MLR出现PL和IPL延长 ,该变化与病程进展有相关关系 ,MLR是早期诊断DCN的客观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温过高对耳蜗电图(ECochG)的影响及其波的起源。方法:体表物理升温法逐步升高豚鼠体温(36—42℃),观察系列体温过高时豚鼠BAEP和ECochG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问潜伏期(IPL)及波幅的动态变化。结果:随体温逐步升高(36—42℃),BAEP的Ⅰ、Ⅱ、Ⅲ、Ⅳ波PL和Ⅰ-Ⅳ波IPL与ECochG的N1、N2、N3波PL和Nl—N3波IPL随体温升高而逐渐缩短,体温越高,缩短越显著;代表脑干中枢传递时问的BAEP的Ⅰ-Ⅳ波IPL的缩短总值明显大干代表外周传导时间的Ⅰ波PL的缩短总值,且源自脑干中枢的Ⅱ、Ⅲ、Ⅳ波的PL的缩短总值明显大于源自听神经的Ⅰ波PL的缩短总值,ECochG的N1-N3波IPL的缩短总值也明显大干代表外周传导时问的N1波PL的缩短总值,N2、N3波的PL缩短总值也明显大于源自听神经的N1波PL的缩短总值;BAEP的Ⅰ、Ⅱ、Ⅲ波和ECochG的N1、N2、N3波波幅在体温40℃或高过40℃以后出现显著降低。结论:体温过高对ECochG的显著影响与BAEP相似,ECochG的N2、N3波较源自听神经的N1波有更高位的神经起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