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针入度指数P1的历史,探讨了P1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P1应用基础是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这一假设,中国的规范中P1是根据一个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出来的,不同于欧洲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中国的规范方法计算P1,P1受是否预冷、温度及温度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针入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P1更大的波动,回归时很高的相关系数并不能说明由试验数据回归的P1是可信的,由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P1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路面的行为函数包括结构行为和功能函数两个部分.路面的结构行为,是指路面损坏状况、结构强度随使用时间或累计荷载作用次数而衰变的规律;路面的功能函数,是指路面的行驶质量、结构强度和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所积累的路面使用性能数据,建立了沥青路面结构强度在路面使用过程中的衰变模型;与路面使用性能模型相结合,首次导出了沥青路面的行为函数.该行为函数反映了路面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路面性能衰变过程中主要参数之间的同步相互作用过程,在路面性能、强度、结构组合和环境因素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为基于性能的路面设计、评价和管理提供了通用、简便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罩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外罩面或改建设计方法的不足 ,借助于同济大学对新建和罩面改建后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成果 ,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引入罩面设计 ,提出了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基于使用性能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佳罩面时机和最佳罩面厚度选择方法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鉴于传统的路面结构设计不能很好地控制路面损坏状况 ,故对先前建立的路面结构行为方程进行了验证 ,分析了不同沥青材料对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旧路面的结构状况对罩面路面结构的影响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路面结构的全寿命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 .根据所建立的全寿命路面结构行为方程 ,提出了一套基于路面使用性能的新的路面设计方法 ,并试图根据路面在整个分析期内的使用性能来设计路面的结构组合 ,给出最优的、唯一的路面结构厚度组合 .为了保证按上述方法设计的路面结构具有期望的寿命 ,最后给出了路面材料选择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系统框架,将其中的血管表示为具有一定逻辑结构且保持原血管拓扑结构的特征树,先通过预处理提取出血管并进行三维细化,再递归跟踪血管骨架生成特征树并进行遍历提取出血管的分支点和端点.考虑到实际图像的复杂性,进一步引入森林来完全描述血管树.利用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实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血管的三维重建,对于临床血管图像的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现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纷杂的早期损坏现象进行了归纳分类,又通过对若干条高等级路面的实地调查发现了4种新的损坏现象.试验分析表明,大空隙率增大了沥青混凝土的透水性、降低了耐久性和抗拉强度,对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常用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设计处于这一不利的空隙率区间.大空隙率与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是诱发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道路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宴例——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了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针对一块实地运行的中型图文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VMS),采用偏好陈述调查法(stated preference survey)采集途中改道行为数据,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数据,估计了描述途中改道行为的多元罗吉特模型.分析表明,交通信息会影响改道行为,不同的信息内容对改道行为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事故信息的影响较大),驾驶员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属性也是影响改道行为的因素.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设想.研究结果可为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投资、运营和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路面弯沉盆惰性点,可以用于反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模量.为此论证了惰性点在沥青路面弯沉盆中的存在性,并利用惰性点方法开发出一套反算沥青路面结构地基模量的程序.首先论证典型的沥青路面3层体系可以简化为2层体系,在此2层体系中存在惰性点.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路面结构信息与惰性点参数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此关系,可以在实测弯沉盆中找到惰性点,并求解地基模量.  相似文献   
9.
公路管理单元动态划分技术与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单元是公路管理系统中一切管理工作的基本分析单位 ,是决策分析的对象 .管理单元划分得是否合理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后期开发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决策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实用程度 .在管理单元划分方面 ,目前尚无实用的原则和科学简洁的数据模型可供遵循 .为此在对公路管理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管理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