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交通信息下网络交通动态路径选择行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从道路网络层面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有效诱导,达到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在一个典型路网上,研究利用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提供不同交通信息内容条件下的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针对地面道路上一块文字式VMS和快速路上一块图文混合式VMS,采用陈述偏好调查法采集交通行为数据,并用离散选择行为方法分析数据,建立了提供路径行程时间信息、交通状态信息和交通事故信息条件下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变信息标志发布路径交通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驾驶员的个人属性等,是影响路径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信息发布策略的制订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实时信息对于出行行为的影响,探索了手机APP提供多交通方式实时出行者信息下的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采用意向调查方法,获取了上海市居民在提供包含两条自驾路线(以高架为主和以地面为主)和一条停车换乘地铁路线的实时交通信息情况下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得到了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勤者的驾龄、家庭私家车数量、开车频率、获取交通信息频率、停车换乘设施使用经历等个体属性,行程时间和车厢拥挤程度等信息内容,会显著影响出行决策。此外,提出了对交通规划与管理和多交通方式出行者信息系统研发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的基本概念,从交通出行者、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规划部门三个方面分析了对ATIS的信息需求。分析了ATIS的组成,ATIS组成包括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交通信息传输子系统、交通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指出为了解决不同交通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的接口和数据冗余等问题,必须建立共用信息平台,文章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框架结构。从ATIS交通信息资源的沟通和共享以及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方面探讨了共用信息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为我国ATIS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动态配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出行者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提出一种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动态配流模型的框架。将出行者分为被诱导和未被诱导两类,未被诱导的出行者选择静态最短路径,而被诱导的出行者选择随时间变化的最短路径。出行者在交通信息影响下选择自己的最佳出行路径,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通过对交通网络各种交通状况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为出行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交通信息。该模型框架为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通方式选择的公交出行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立足于影响公交乘客意愿和出行选择的公交服务水平因素分析,应用期望偏好(SP)调查方法得到国内2个城市出行选择行为特征数据,分析国内城市出行者意愿和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慈溪市的数据建立了考虑个人特性和出行时间及成本等选择特性因素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对公交出行需求进行了预测,并结合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调查数据和出行比例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公交优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居民出行特性,探索在出行链过程中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对出行方式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RP-SP融合调查获取出行者基本属性、实时交通信息属性及出行特征属性,建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巢式Logit(Nested Logit)模型,对桂林市居民展开出行方式选择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在出行链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个体的出行活动和交通行为与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关系愈发紧密;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对居民出行方式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对私家车出行影响最大,其中实时路况信息属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拥堵延误时间;交通信息获取的满意度越高,越能促进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该结论能够作为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推动移动互联交通信息下的路径选择与交通出行诱导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出行者在可变导行信息影响下的宏观行为规律,把出行者分为传统型、固定路径型、理性型、用户均衡型、系统最优型以及VMS(可变信息标志)型,基于VISSIM微观仿真器,利用COM接口开发了各类出行者的出行效益评价模型,最后以小型路网为例,针对VMS型用户进行可变导行信息的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基于仿真的模型可以对不同的可变导行信息进行有效性评价;相同交通需求下的有无对比表明,VMS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路网主要干道的行程时间,行程时间降低21%;不同交通需求下的有无对比表明,VMS信息可以提高路网的平均速度,路网平均速度提高约3.97%。  相似文献   

8.
交通流状态辨识是智能运输系统,尤其是其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和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道路交通流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挖掘交通流动态信息,及时、准确地辨识未来和实时交通流状况,是制定正确诱导和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我国制定的"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以动态交通管理为基本思想,构建了交通流状态辨识系统框架。介绍了在交通流状态辨识中所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利用实测数据以及交通仿真系统VISSIM的模拟数据分别对所建立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算法和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为交通流状态辨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上海市公共交通走廊内的乘客出行调查,利用离散选择理论,建立了现状调查/假设意愿调查(RP/SP)融合数据的Nested Logit模型.通过模型参数标定、敏感性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研究了在城市公交走廊内,来自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对于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行为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转移适用性;最后,通过算例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研究可知,在城市公交走廊内,影响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因素不尽相同,其区域差异性不容忽视;其次,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对于各公交方式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再次,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在走廊内选择交通方式时,对于同一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从数据获取、模型建立、标定分析及仿真验证四个步骤逐次展开,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出行者在城市公交走廊选择行为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性,对未来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规划和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因工程在先进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人的因素与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交通监控系统为ATMS实例,对闭路电视系统(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ATIS)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研究,在CCTV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于摄像机的选择、操作和控制模式的建议;在交通信息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于ATIS主界面和可变信息标志的驱动、文字诱导信息发布、图形诱导信息发布等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设计和开发ATMS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分析可变信息标志(VMS)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采用SP调查进行调研,使用SPSS 20.0分析数据,建立了VMS诱导信息下驾驶员改变路径频率的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同时针对有重叠路段的路径选择,构建了考虑VMS显示状态的C-Logit模型。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影响驾驶员改变路径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车辆类型、出行活动、VMS准确率。C-Logi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驾驶员对路径的理解时间与实际行驶时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驾驶员选择路径比较集中,没能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道路可变信息板布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可变信息板单点选址与设计问题,对交通标志视认过程进行了分析,从可变信息板视认时间与布设环境两个方面对现有布设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引入可变信息板信息量-视认时间模型,建立了城市环境下可变信息板前置距离模型和最小字体模型.该模型可以确保驾驶员有充分的时间接受可变信息板发布的诱导信息,并在接受信息后有充分的反应距离.此外,还给出建成可变信息板的评价方法和可变信息板前置距离与字体高度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对含有多起点多讫点的快速路进行了建模.使用二阶宏观交通流模型,其通过路径诱导的可变信息标志来实现.控制过程是动态、非线性及离散的最优控制过程并提出了改进梯度算法.仿真实例论证所提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火车、公交车和客运巴士等是市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为了提升大众交通工具快速、便捷及安全服务功能 ,并使大众交通运输资讯透明化 ,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 ,民众才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种资讯 ,并更愿意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文章针对市区内公交车运输服务内容 ,利用调频广播电台副载波 ( FMSCA)和低功率行动电话 ( PHS)的无线电话网络 ,建立了先进旅行者资讯系统 ( ATIS)及先进公共运输管理系统 ( A PTS) ,并从技术角度对它们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可靠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是优质出行体验的基本保障,为了探究不同属性出行者、不同出行活动需求条件下的合理预留时长,通过SP调查实验获取出行者在各类典型出行活动场景下的期望预留时长,采用卡方检验与非参数秩和检验验证出行者的个人属性与出行活动类型对期望预留时长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受出行活动的价值或惩罚影响,不同类型出行活动的提前到达需求程度以及与之对应的期望预留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出行活动价值或惩罚越高,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越长;(2)相同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出行者的个人属性亦会显著影响期望预留时长,不同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影响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需求的属性类别存在差异,同一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出行者属性的不同分类水平影响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需求,其差异程度可高达32分钟(103%)。研究结论对于开展精准出行用户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路网中诱导策略的设计,以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 VMS)的开关切换为控制手段,把交通诱导归纳为一类最优开关控制命题.通过元胞传输模型建立实际路网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给出了一种VMS诱导策略的最优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给出的VMS控制律可以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缓解局部拥堵.特别是对路网流量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效果较好,路网总耗费时间可降低32.39%.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小鼠趾部组织中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和P物质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炎症组小鼠趾部P物质在真皮网状层及血管和腺体周围随着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增强,多呈网状走行,且与肥大细胞串联及相邻排列;炎症组小鼠趾部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随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在给药后14 h三者达到峰值,而后减少,给药后72 h又出现上升趋势;同时,在真皮出现了许多增生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由此推断,P物质参与小鼠趾叶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移动点对点协议(CMPP)规定了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开展过程中包括ISMG、GNS和SP各网元之间的消息类型及定义,文中讲述了基于CMPP3.0标准的短信网关系统设计,较为清晰的阐述了什么是CMPP协议、接收长短信的过程、如何识别长短信、如何合并长短信。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利用灌流技术观察了3种脑-肠肽(P物质,CCK及NT)对新鲜人工流产的绒毛hCG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P物质,CCK及NT均明显刺激绒毛释放hCG,并发现CCK作用大于P物质及NT。提示,hCG的分泌可能受这3种脑-肠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交通网络VMS发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发生时路段因通行能力下降会产生拥堵,在事故路段上游合理布置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VMS)能有效疏导车流。研究了道路网络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分析了VMS在路网诱导中的转移率模型和VMS对于减少拥堵效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路网中VMS发布点的优化模型,通过VMS信息发布点的优化减少出行时间;提出应用离散离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在虚拟路网中的数值实验表明,模型能有效减少总的出行时间,但是随着VMS数量的增加,出行时间的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